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许洁 《考试周刊》2011,(31):96-98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成功的词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地提升语言使用的质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核心,在语言使用中起决定作用。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将词汇的文化内涵意义融入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词汇能力和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效率很有作用。明确培养学生重视文化信息的阅读策略能提高大学生的英语词汇运用能力,本文提出了解决目前大学生词汇习得问题的可行性阅读策略训练教学模式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新课改背景下英语词汇教学的文化导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要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就必须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按照英语课程标准对文化意识培养的要求,英语词汇教学应注重词汇的文化内容,通过各种途经、方法,按照一定的原则,在词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文化导入,从而提高学生的词汇文化意识,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词汇教学一点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词汇教学的重点往往集中于词汇意义的教学。其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词汇的意义,对词汇所蕴含的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涉及很少。这样的词汇教学使学生无法在日常交际中得体的使用语言。而且对一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也不够深入,无法理解表层语言现象里所隐藏的深层文化含义。本文对在英语词汇教学中运用文化移入策略进行探讨.目的是要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中得体性,提高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语言的学习是和文化背景分不开的,文化根植于语言系统中,而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因此词汇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国的英语词汇教学,往往忽略了对文化背景的教学,因此就产生了文化"负迁移"现象。为了改变这样的一种状况,就需要将文化迁移引入到词汇教学过程中。在当前的词汇教学中教师已经开始注重让学生通过文化迁移来实现对词汇的掌握,使学生感受到词汇不再是没有逻辑的字母的组合,而是一个个的背景故事,这样学生在学的时候就不会感觉到那么枯燥而是  相似文献   

5.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词汇是语言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词汇教学在语言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分析词汇教学的地位与现状入手,拟通过对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来探讨如何融文化知识于英语词汇教学中,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并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词汇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的民族特性自然会由词汇反映出来,这就使得不同民族的词汇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中职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同步进行,让学生真正领会词汇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语言组成的基本部分,语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词汇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是有必要的。在西藏初中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固化等问题,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两者的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化视野。  相似文献   

8.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英语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的差异又影响着不同语言之间的正常交流。因此,学习一种语言必然要学习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通过对比词汇在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不同涵义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融入文化知识,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语言词汇方面。本文首先介绍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研究的意义以及对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正确理解。其次分析影响词汇文化内涵的因素,再次对一些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常用词汇进行举例讲解,以确定对外汉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侧重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而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词汇教学不能仅仅是传达词汇的概念意义或者是传授学生学习和记忆单词的一些方法,文化差异也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教材内容,把词汇文化引入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11.
易春燕 《海外英语》2011,(9):68-69,93
The precondition of understanding the vocabulary of a language well is mastering the culture of that language.In China,vocabulary teaching has long been regarded as the core and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in English teaching by the majority of English teachers.With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ortance of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cademic circles,more and more scholars and English teachers have realized the necessity of instructing culture in vocabulary teaching.In order to improve English teaching,The article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instructing culture in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to put forwards its principles and methods.  相似文献   

12.
词汇是语言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的词汇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词的讲解重点在于它的音、形、义,而义的讲解仅停留在字面意义上,对词汇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讲得甚少。因此,学生学习词汇只是重复进行枯燥无味的记忆,文化知识的贫乏导致了在跨文化交际中出现一些笑话和错误。由此可见,在讲解所学语言词汇时,导入其文化内涵及产生这一词义的历史文化和背景知识显得尤为重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词汇教学等方面内容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3.
语言深深扎根于文化这块土壤,要想真正掌握一门语言,就应系统了解该语言所属的文化。文章以一次调查为依据,论证英语语言教学中,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中,导入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较大,同一词汇在不同文化中的内涵可能大相径庭,所以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引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对于学生真正掌握英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在阅读、视听说、词汇和语法等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加入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适当避免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  相似文献   

15.
文学作品是训练语言和思维技能的载体,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有助于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哲学观念和艺术传统。在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中融入英语文学阅读与欣赏,可以改变非英语专业研究生拘泥于词汇和语法等语言形式的被动式学习,促使他们主动通过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来加深对语言文化的了解,并借助内隐认知的自发性成效更好地掌握语言的内在规则,增强语言学习的自信,体会语言世界的快乐。  相似文献   

16.
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学生缺乏文化背景知识的现象显得尤为突出,如何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导入文化已成为当务之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从词汇、历史典故、以及篇章结构等三个方面将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又影响着语言。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或文化敏感性是英语教学值得重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结合日常会话、词汇、阅读等的教学,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阐明中西文化的差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英汉词汇文化差异探索,对比英汉词汇在两种语言文化背景下反映在结构、内涵、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探讨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如何融入文化知识,加强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相似文献   

19.
论英语教学中词汇文化因素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民族文化语言形式折射后的焦点。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词汇上。本文在阐释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的同时,重点论述了词汇的文化色彩,提出了将英语词汇文化知识的教学融入英语语言文化教学之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英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教师必须重视跨文化教育。教师应采用文化剖析的方法传授篇章、词汇、语法等方面的文化信息,来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和语言的关系、文化的差异,加强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