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新型方式之一。本文从移动学习内涵,以及国内外移动语言学习研究,结合武汉某大学移动英语学习现状和需求的调查分析,总结高校如何利用现有教学和网络环境,创建大学英语泛在移动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性、个性化、协作学习。  相似文献   

2.
李富 《职教论坛》2016,(6):76-80
为架构职业院校的移动教学资源库,促进泛在学习,通过对互联网时代对移动教学资源库的需求、移动教学资源库实践面临的问题以及国外移动教学资源库的应用实践等分析,发现有效的移动教学资源库架构要注重内容展现的多样性、组织的层次性、设计的人性化、教学的互动性,为此提出了一些列构建职业院校移动教学资源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手机与移动互联网的联姻开辟了移动学习的广阔空间。当代大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具有泛在化、个性化和交互性特征的手机移动学习深受他们青睐,手机移动学习兼具了天时、地利、人和。在大学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指日可待。  相似文献   

4.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学习具有泛在性、跨界性、强交互性,教师要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转化到借助网络、技术、工具以及APP等移动互联网新型资源,开展以学为主的系统化教学设计。本文初步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简要分析了以学习者为中心开展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提出了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教师做好教学设计应具备的主...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厘清了远程学习、泛在学习与移动学习之间的关系,并在分析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重新界定移动学习的定义,继而从移动学习者学习系统的构成切入,探析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历程,说明我国移动学习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将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基础环境建设、知识体系化建设及学习服务建设。我国的移动学习现阶段正处在知识体系化建设阶段,学习的有效性成为了研究的焦点,其发展正在开始“微”转向,这种徽变具体表现为学习时间零碎化、学习内容的片段化、学习工具微型化及学习方式微学习四个方面,最后笔者认为处在微时代的移动学习需要关切以下四个问题:学习者需要重构自我的学习时空;在学习内容的设计上要关注学习内容间的隐性关联;注重学习内容的质,而非以量取胜;注重思维的可视化设计。  相似文献   

6.
对高校传统教学现状及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针对“数字土著”学习的新特征,借助移动互联网模式,以Android、Java及MySql为技术手段,构建了基于泛在学习的系统网络架构,设计并研发了一款可用于支撑翻转课堂教学的APP软件。该软件实现了教学微视频在线点播、下载收藏、主题讨论、课程问答、学习笔记、资源搜索、通知公告、历史查看等功能,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进行课堂学习与互动交流的移动平台,能够满足个性化学习、移动化学习、碎片化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7.
移动学习是一种依托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一种新型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与以往的学习模式相比在灵活性、泛在性、情境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实时性、片段性方面的特征更为突出.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移动学习教学设计属于一种面向学习者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应围绕着学习者的意义建构展开并注重如何利用或规避淡化移动学习系统的特征对学习者意义建构的有利与不利影响,着眼于充分发挥移动学习系统的优势,规避和淡化其不足.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以及学习资源的多样化、开放化、共享化,大学英语教学也面临着新的发展和挑战。通过构建以移动互联网教育为平台、以微信公众号等APP为载体,将英语专业知识碎片化,充分利用学习者的碎片化时间,将课堂和课后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方式,改变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模式,建构新型学习心理,以期适应大数据时代背景和学习资源下的新型教学课堂。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多种学习与教学方式的并行发展。其中移动终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学习过程之中。随着高校无线网络的覆盖普及,高校网络教学支撑也有原来唯一方式的WLAN转向以wifi为主的无线网络覆盖,为移动学习提供了硬件基础。在具备了硬件基础的前提下,移动学习如何更好的融入高校网络教育便成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值得分析与应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移动学习以现代互联网技术和移动设备为依托,突破了传统学习模式在时空上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高校学生移动设备持有率又高,因此移动学习备受青年学生的青睐。以建构主义为理论指导进行移动学习辅助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前的情境设计、课中的教学活动设计和课后的任务设计,通过课前和课后移动学习环节,激发学生大学英语学习兴趣并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例,立足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概念、要素和应用模式,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研究分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探究式学习方式的实践效果和存在的不足,为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优化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泛在学习理论的指导下,超越课堂之外的"非正式"学习逐渐成为学习者获取学习信息的有效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覆盖和数字电视的深度应用,通过手机移动终端的移动学习(m-Learning)和通过电视节目传递的交互式电视学习(t-Learning)具备巨大应用潜力。该文通过对移动学习与电视学习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二者特点和优势,设计了基于交互电视和手机移动学习终端的双向设备的学习系统。并以语言学习为例,详尽阐述了该系统的硬件系统结构和软件界面设计,以帮助学习者建立一种学习材料丰富、学习情境真实、操作简便、个性化的移动语言学习系统,达到最优化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万众创新的常态下,泛在学习对于推动社会进步激发社会大众的学习热情的重要性更加凸显。移动学习时空上的泛在性、传播资源的丰富性、教学交互的及时性为学习者的学习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有效地将文字教材、移动终端和笔记合理搭配使用,是当前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实现泛在真正学习的有效方式,是参与创建万众创新型社会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移动学习是个体利用移动终端和网络,通过实时交互,定制化获取知识和信息,实现自主知识建构的一种社会活动.本文以资产专用性程度为横轴,以互动程度为纵轴,将学习方式分为四个象限,分析了课本学习、广播电视学习、互联网学习、传统课堂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的优势与不足.指出狭义的移动学习可借鉴课堂学习的特点,通过调整收费模式、设计专用的移动学习终端、加强反馈和考核、与其他学习方法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其资产专用性,以改进学习效率并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网络教育院校已建成数字化学习管理系统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并以需求和扩展移动学习管理系统为导向,笔者从系统架构、融合策略、功能结构等方面进行描述,勾勒了一种新的“复合型”教学支持服务平台架构模型.该架构模型能主动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满足多样化和个性化学习的需要,以及适宜泛在学习的开展.同时,它也能实现数字化学习和移动学习两种学习方式的深度依存与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和移动网教学平台的优势和互补性.进一步,文中对探索“贴身式”教学支持服务模式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以目前流行的一款教育类APP——UMU互动学习平台为例,分别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分析该平台教学过程的实现方式。利用该平台,简化了微课的创建过程,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大数据分析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线上线下学习更加紧密结合。通过探究"互联网+"时代新型移动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平台下的资源分享和联结,云数据资源已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文化学习者提供新的学习平台。分析新时期文化学习者的泛在学习模式,并将其与传统学习模式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新时代背景下泛在学习模式已成为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个性化、定制化学习模式结论。  相似文献   

18.
伴随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以泛在化速度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宽带、融合、泛在的基础设施正加速普及,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为载体的移动学习在教育的各个领域迅速升温并深化。  相似文献   

19.
联通主义学习理论是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它适应了当前移动学习的需要和社会变化,强调知识的联通、重组和再造。移动学习是互联网时代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通过网络将分散在各节点中的知识链接起来,内化形成学习者个人的知识体系,这也是联通主义所关注的,即学习是链接建立的过程和形成有意义的知识网络的过程。本文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引下,对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概述,发现两者存在内在一致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联通主义学习理论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要注重内容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交互性原则,期望能更好的为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以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移动终端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构建"问题教学法、泛在学习、讲授法"多元一体互动教学模式和"APP+移动互联网"多元一体互动教学系统,既能提高电路原理的教学质量,又能实现学生个性化、泛在化的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