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21,(94):151-153
美工区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区域之一。作为教师,要精心创设美工区的环境,发挥幼儿主体性,共同填充美工区的活动材料,为幼儿准备丰富多样的活动材料,使幼儿主动、积极、创造性地来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真正实现美工区的高质活动,促进幼儿的主动发展。从"家园共同收集适宜材料;材料投放有技巧;材料的动态性"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使教师能够合理投放美工区材料,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体验和情感,和材料更好地对话,享受创作活动的快乐,发挥材料的最大化价值,促进区域活动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美工区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独特作用.目前仍有部分幼儿园美工区活动低效.提高美工区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调整组织策略:通过统筹规划和设备调整,保证幼儿拥有适度的美工区活动空间;投放操作材料应结合美工区活动目标并充分考虑“四性”;运用多种巧妙方法创设能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境;重视提供差异化的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3.
区域活动是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创设立体化的育人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组织幼儿通过集体或者分组的方式来进行探索和游戏活动。由于幼儿园美工区的环境所致,深受幼儿的喜爱。幼儿园的美工区材料多种多样,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且美工区的环境较为轻松,幼儿可以在这种环境中选择自身感兴趣的内容和材料,从而在兴趣的驱使下获得直观的认知和感受。因此,在区域活动中材料的投放非常重要且复杂。作为幼教工作者,在区域活动中如何进行合理的材料投放,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幼儿的需求,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音乐区活动材料的投放是幼儿顺利开展音乐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影响音乐活动的成效和幼儿的发展。要保证投放的材料有效促进幼儿在音乐区活动的开展,教师必须注重投放技巧。装饰音乐区环境、选择合适的音乐磁带、投放生动的道具、提供多样化的乐器等,都是激发和保持幼儿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想象力和音乐感受力的有效方式。通过有技巧地投放音乐区活动材料,促进幼儿与活动材料有效互动,丰富他们的音乐审美经验,让他们在广阔的音乐空间中尽情发挥创造潜力。  相似文献   

5.
美工区活动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及个性的发展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当下仍有某些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比较低效。为了提高美工区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应该调整组织策略:投放适合的工具和材料;创设适宜的教学活动情境;重视提供差异化的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6.
王晓慧 《学周刊C版》2019,(22):168-168
所谓低结构材料,就是能够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想象力,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基本简单材料。在实际教学中,其深受幼儿的喜欢。然而,如果在区域游戏中教师投放的材料过于单一,缺少层次,那么幼儿在游戏中则无法与材料进行相应的互动。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投放的低结构材料应能充分调动幼儿“动手、动脑、想象、创作”等能力,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创意美工区的意义在于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创作氛围,同时形成了幼儿美术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观察发现,美工区活动既是孩子们的一种模仿创作,也是一种游戏和学习,为此我们把美工区创设成一个让孩子表现美、感受美的小天地,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条件,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让他们通过观察照片、实物等资料,选用不同的工具盒材料与同伴友好地进行合作,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创造以及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美工区活动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是幼儿顺利进行美工活动、提高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前提和基础,它直接影响幼儿美工活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发展。在主题背景下要保证活动材料能发挥其教育价值,促进材料与幼儿有效互动。教师在投放活动材料时,要注重投放的技巧,充分考虑主题的发展需要,随着主题的变化投放活动材料,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注重层次性、可操作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教学活动中,在幼儿活动区域内投放有效的活动材料,是学校和教师充分激发幼儿天性,促进幼儿在游戏中实现学习,在游戏中得以成长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幼儿园在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方面的现状及问题,我们提出了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有效投放的策略:一是创设"互动性环境"以提高幼儿活动积极性;二是创设"标识性环境"以激发幼儿参与兴趣;三是从不同阶段的幼儿的不同需求出发,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的投放材料,以期满足幼儿能力发展的需求和自主探索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发展,教师除了需要关注材料的投放之外,还应加强对其环境创设质量的思考.区域活动不仅为幼儿个性发展提供了机会,而且是幼儿习得活动规则的重要途径,为此教师应重视区域活动中标识性环境的创设,通过适宜的标识帮助幼儿内化活动规则,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同时减轻教师管理区域活动的压力.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仅应在材料上求多求新,更应善于发挥材料激发与引导幼儿探索的作用,采取多种策略,为幼儿创设支架性环境.此外,教师加强区域活动中与幼儿的互动反馈,创设互动性环境,对维持幼儿的探索兴趣与提高幼儿的探索能力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户外活动是幼儿园主要活动之一,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不仅有助于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需要,而且有利于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培养,使其身体机能协调发展。了解幼儿户外活动的特点,创设合理的户外活动区域,有效投放活动材料可以引发幼儿进行活动的愿望,让幼儿在运动中与材料、环境发生互动,从而达到体验运动的乐趣,增强幼儿的体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幼儿园开展草木染活动,能够帮助幼儿在作品欣赏中提升审美能力,在动手创作中提升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如何科学投放适宜的材料,如何帮助幼儿提升活动体验,则是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草木染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染液给纺织品上色的一种古老的染色方法,  相似文献   

13.
美工区是幼儿园区域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个班级都会开展的区域,也是幼儿最喜欢的区域,美工区的活动对幼儿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对S市S幼儿园大班的美工区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和幼儿在美工区的活动这三个方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围绕农村的自然资源材料,从收集——在美工区投放——运用,体现自然资源材料在美工区的价值,通过孩子在美工区利用自然资源材料进行游戏时的几个观察,教师进行分析和指导,充分体现孩子的自主性和材料的充分互动,通过本文的阐述,从而不断地挖掘更多的自然资源材料,体现美工区活动的多样性,激发孩子的创作乐趣。  相似文献   

15.
游戏化的泥塑活动深受小班幼儿的喜爱,从情感入手能培养幼儿对泥塑活动持久的兴趣,以家园互动、同伴互动的方式开展泥塑活动是激发幼儿创作积极性的最佳途径,将泥塑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整合,可大大提升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9,(A1):7-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充分尊重和保护其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对农村幼儿园而言,需要创设有效的园区环境,丰富幼儿区域活动内容与提高幼儿学习氛围,以真正提升幼儿教育教学实效。本文探讨通过创设闽南楼房样的区域活动环境、投放幼儿耳熟能详的农作物为活动材料,让孩子们在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材料的操作中进行学习、探索,引导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通过努力来解决难题。  相似文献   

17.
手工制作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是培养幼儿动手、动脑,启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兴趣是创作的源泉,手工活动中幼儿参与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因此,通过各种途径来激发幼儿参与手工活动的兴趣,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环境的设置、材料的共同收集、材料的有针对性投放、技能技巧的掌握、自信心的养成等都是培养幼儿对手工制作活动兴趣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学习性区域活动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要方式的个别化自主学习活动,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那么是否这项活动就是放任幼儿自由活动呢?可以利用活动前的讨论,让幼儿了解活动内容,明确活动规则;活动中的讨论,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有效操作;活动后进行交流讨论,帮助幼儿增加经验,激发活动兴趣。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主要采用自编问卷对安徽省巢湖市幼儿园美工区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教师认为美工区非常有必要,应进行个性化的设置,认同美工区活动体现游戏乐趣、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促进操作技能提升的价值意义,但理念与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美工区活动实际开展情况较为一般,材料投放的有效性较低,美工区活动形式单一。为提升美工区活动的开展质量,应通过园内交流、"走出去""引进来"等多种方式强化教师的相关知识与操作技能;加大美工区物力财力投入,丰富美工区活动材料,满足适合幼儿年龄特征与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20.
幼儿正处于形象化认知阶段,对于形象直观的事物有着积极、高涨的认知体验。纸盘绘画就是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在废旧的纸盘上进行联想,是一种深受幼儿喜欢的绘画方式。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纸盘绘画的方式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本文提出要营造氛围,在创设环境中唤醒绘画动力;创设游戏,在激发欲望中传授基本技能;链接生活,在丰富资源中强化主体意识;表扬鼓励,在正面激发中凸显创作成果,从而促进幼儿审美情趣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