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 毫秒
1.
新疆汉语中的维吾尔语借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描述了维、汉两个民族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借入汉语中的部分维吾尔语词的借入原因、借入方式及借词的结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图古拉镇西白塔子嘎查为例浅谈了科尔沁土语中汉借词及其特点:从借词的词类上看,实词尤其是反映物质文化的名词动词数量最多使用时间也长,虚词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普遍;从汉借词使用的存在方式上看,有汉借词与固有词的并存,汉借词被固有词替换,汉借词与固有词无对应三种情况;从语法上看,汉借词加蒙古语词缀和蒙古语词根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位维吾尔族母亲,除了自己亲生的9个儿女,还含辛茹苦地收养了汉、回、维吾尔等民族的10个孤儿。如今这个大家庭已有维吾尔、汉、回、哈萨克、塔塔尔、乌兹别克6个民族的几十口人。她就是72岁的新疆青河县居民阿尼帕·阿力马洪。  相似文献   

4.
维吾尔人虽然接受了很多阿拉伯—波斯语借词,可是接受的大部分词是名词、形容词、代词和部分附加成分,基本上没有动词,而且把大部分词完全维吾尔化了,那些词已有了维吾尔化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在现代维吾尔语里正被使用的部分阿拉伯—波斯语借词及附加成分的词义变化和构词特点。  相似文献   

5.
壮侗语的汉借词问题,与汉台语同源论有很大关联。文章以时间为序梳理这几十年来壮侗语汉借词的研究进展情况,了解壮侗语汉借词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认识壮侗语与汉语的关系,同时也便于学者对壮侗语的借词作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回族文化本身固有的兼容性,使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除了常见的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外,还有维吾尔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和蒙古语借词等。和汉语中的其它借词相比,这些借词产生于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出于特殊的民族语用心理文化的需求,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是来源于回族先民语言的沉淀,二是来源于民族宗教需求,三是来源于民族心理文化。回族话中借词的特殊来源及其基本特征,使这些借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现代汉语中其它借词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教育与卫星电视教育马升明一、新疆少数民族教育的现状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位于欧亚大陆中心,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全区总人口1600多万,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62%以上,使用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锡伯、俄罗...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现代维语里正被使用的阿拉伯—波斯语借词进行分析,通过足够的例子说明在现代维语里正被使用的波斯语借词和通过波斯语借进的阿拉伯语借词的一部分完全被吸收,另一部分在词汇方面有了维吾尔化的变化,已经成了维语不可缺少的词汇成分,也极大丰富了现代维语词汇和提高了语言表达力。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时空》2010,(1):F0002-F0002
阿瓦提县实验小学位于新疆天山南部的阿克苏地区。学校里有维吾尔、汉、哈萨克等族师生。为了加强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增进各民族师生的团结与交流,在校长郑古蒙的带领下,学校根据不同年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列举了新疆汉语方言的维吾尔语借词及出处,分析了借词的特点及历史。  相似文献   

11.
新疆汉语方言形成的历史与新疆移民、屯田的历史紧密相连,不同的移民来源形成不同的方言特色。汉语在西域使用的历史可追溯到汉代,形成新疆汉语方言则是近二三百年的事情。文章从汉语在西域流传使用、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方言分布、发展演变等方面概述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2.
新绛方言中保留着一些古语词,本文借助古代典籍和现代汉语词典对新绛方言中的古语词进行说明和解释,阐述新绛方言和古汉语的传承关系,给汉语研究提供一些活的语料。  相似文献   

13.
摘要:通过分析吉尔吉斯斯坦新疆籍少数民族华人华侨文化现状和需求,以及新疆对其实施文化“走出去”的优劣势,以期形成新疆面向吉尔吉斯斯坦实施文化“走出去”的可行性对策,进一步促进双方之间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4.
新疆汉语方言的形成与使用这种方言人口的基础方言分不开。文章通过实地考察,查阅历史资料,参考前人研究成果,对新疆汉语方言北疆片形成情况进行研究。北疆片(包括东疆)有: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吐鲁番地区、哈密地区、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等八个地州市。  相似文献   

15.
在地方高校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以地域文化为切入点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从新疆地域文化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价值、具有新疆地域特色的《大学语文》教材建设、教学环节方面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三个方面,探讨了新疆地域文化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背景下,以新疆高校师资建设为基础,指向中、西亚和俄罗斯地区的对外汉语教育,应该体现出汉语的特点以及中亚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针对性。本文结合新疆高校教师状况,分析了新疆对外教学问题的实质,并提出了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教师素质观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相对于全国来说是比较晚的,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经过大量学者的不懈努力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进一步加强新疆汉语方言的研究,对于新疆的普通话推广和汉语规范化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是一个多民族共存、多文化共生的地域。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虽然带来新疆文化繁荣的景象,但是也对新疆的安全和稳定带来一些隐患。7·5事件之后,文化认同的危机问题在当下新疆显得尤为关键。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建立“中国人的文化”认同,以文化认同凝聚国家认同,是消解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文化安全威胁的一条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新疆的民族人口及其分布格局决定着新疆的语言格局,由此形成了不同语言在新疆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作用和社会交际的范围,并进而影响了清朝政府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态度,使之制定出了比较符合新疆实际的维汉双语政策,并作为民族语文政策的一项核心内容。这既肯定了维吾尔语的政治社会地位,也保证了维吾尔族在新疆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话语权,发挥了维汉语文的社会交际功能,便利了政府和民间的沟通,有利于清朝政府对新疆的社会管理。  相似文献   

20.
具体剖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重要性、影响因素与对策思考。通过调研、分析和研究以期对执政党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起到建言献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