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渔夫的太阳     
还要从那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说起:一个去海边度假的富翁劝诫一位同在海边晒太阳的渔夫多去打些鱼,这样能慢慢买一条大船,再努力攒上一大笔钱,然后就可以在海边悠闲地晒太阳了。于是,渔夫就反问富翁:我已经在晒太阳了,为什么还要那样做呢?到这里故事就结束了,富翁没有作出回答。有一段时间,我身心俱疲,无力调试心中的挫败感,原因在于我希望生活能过得好一点。所以不断给自己加压,可心太急了,总觉得没有达到既定目标,以至于一时之间心情很糟糕。这时,我从朋友那里听来了这个故事,当时我也觉得很有意思,想想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个快乐的渔夫的,但很…  相似文献   

2.
关于钱,有这么两则故事。一则说的是一个富翁在沙滩上看见一位渔夫在懒洋洋地晒太阳,就问:“你怎么不去打鱼赚钱?”渔夫说:“赚钱干什么?”富翁说:“赚了钱就可以去观光旅游,像我这样在海边快乐地休闲。”渔夫说:“你以为我现在在干什么?难道我不是在享受这样的快乐吗?!”  相似文献   

3.
富翁和渔夫     
一个富翁见到一个渔夫在海边垂钓,就关切地说:“你这样怎能赚到大钱?如果我是你,就会想办法买一艘渔船,这样会捕到更多鱼,赚更多钱。”“然后呢?”“然后我会把赚到的钱再去投资。”“然后呢?”渔夫继续问。“比如开工厂。然后我再去投资,赚更多的钱,我就可以成为更大的富翁。”“你有那么多钱以后干什么?”“然后我可以到夏威夷海滩度假,享受悠闲的生活啦!”“那么,你看我现在不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吗?”选自《执著的手》富翁和渔夫  相似文献   

4.
中毒群体A—一异想天开者 他们肯努力但天资一般,经常渴望从“鸡汤文”中获得力量,内心容易盲从、不自信,经常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压力和困难,碎片化的“鸡汤”满足了他们心灵速补的需求. 富翁说:“你去买几条船做捕捞公司,再投资水产品加工厂,用赚的钱投资房地产成为亿万富翁,就可以像我一样整天在海边晒太阳钓鱼享受生活了.”结果渔夫不屑地回答:“可我现在过的就是你说的那种生活了啊!”  相似文献   

5.
快乐的理由     
快乐的理由其实很简单。近日,读到一篇关于快乐的文章是这样的:一位作家移居美国,他的儿子在美国出生,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儿子的思维方式常常令这个当作家父亲吃惊:有一次,正受案牍劳神之苦的作家,见儿子放学笑嘻嘻地回来,便奇怪地问, “什么事把你乐坏了?”儿子却说没什么事, “没什么事,那你乐什么呀?”“如果非得有快乐的事才乐,每天有那么多快乐的事吗?没有开心的事整天绷着脸不难受?”父亲觉得儿子说得有道理,又问是谁教的,儿子说,这么简单的道理,还要有人教吗?作家目瞪口呆了。在儿子的启发下,作家学会了找理由让自己快乐,愉快的情绪使他写下了大量的作品。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个渔夫在沙滩上晒太阳,富人过来对他说:你为什么不去工作而在这里浪费时间?渔夫说: “为什么要去工作啊?”富人说:“赚钱。”“那有钱可以干什么?”富人说:可以周游世界、休闲渡假啊!渔夫说: “那么,我现在又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6.
人生一个圆     
一个商人在海边散步,看见一个渔夫躺在网边晒太阳,于是问:“正是大好天气,为什么不去捕鱼?”被吵醒的渔夫眯着眼说:  相似文献   

7.
已知: 在一个天气晴朗、和风煦日的下午,一位富翁到海边度假。他决定拍摄一些海上的景色,于是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拍摄声吵醒了一位正在睡觉的渔夫,渔夫抱怨富翁破坏了他的好觉。富翁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正是捕鱼的好时机,你怎么在这儿睡大觉呢?”渔夫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捕二十斤鱼,平时要撒网五次,今天天气好,我只撒网两次,任务就全部完成了,所以没事睡睡午觉。”富翁说:“那你为什么不趁机多撒几次网,捕更多的  相似文献   

8.
美国富有,有许多享受,又可以做一个局外人,与世无争地享受.但问题在于,我们自己享受不到的东西,对我们来说,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首先是不大可能“有钱”.我不会有玩彩票得个头奖一夜之间变成百万富翁的运气,也没有一个百万富翁的亲戚让我去继承遗产,更不可能像漂亮小姑娘那样嫁个富翁坐享其成,总之是得靠劳动收入过活.没有钱靠劳动挣钱吃饭,也就不大可能有闲,因为如果我每天为了挣钱、为了晋升而拼命工作,我又怎么有时间去四处周游.在国内忙一些不大在乎,因为国内可玩的东西还不很多,玩起来又太累、太麻烦,所以有时间多工作一点并不觉得很“亏”,但如果身边有那么多可以享受、值得享受的东西,而你没有时间去享受,你会觉得它们对你来说的确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9.
前言:《渔夫和他的妻子》是《格林童话》中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故事讲的是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忠实善良的渔夫,他在大海里捕到了一条有魔法的比目鱼。当渔夫把鱼放回大海后,他的妻子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去求比目鱼,以满足她无穷无尽的要求。1钓出比目鱼从前,有一个渔夫,他和妻子一起住在海边一间又脏又乱、破旧不堪的小渔舍里。渔夫每天早出晚归去海边钓鱼,从不愿休息。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一位旅行者在海边遇到了一位正在睡觉的渔夫。时值渔季,旅行者就劝渔夫多捕些鱼、多挣些钱,渔民问旅行者赚了钱又有什么用呢?旅行者说,可以躺在沙滩上晒太阳。渔民听了回答道,我现在不就躺在沙滩上晒着太阳吗?的确,如果只看结果,这个世界上每一件事情都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一个生字,为了让孩子记住,你可以精心设计,把字的音、形、义,乃至它的古今变化等巧妙融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幸福的真谛     
陈开江 《辅导员》2011,(29):5-6
引言:幸福是什么?这个问题并不好回答!原因是,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是不同的。作为一种心理感受,幸福感有着巨大的个体差异。幸福是相对的。中国人常说忆苦思甜,幸福总是作为比较而存在。获得幸福很困难,也很容易,就像那个富翁和乞丐的故事,用一辈子时间赚到钱的富翁去海边晒太  相似文献   

12.
那首外国民谣里怎么唱的?——“在那遥远的山那边,人说,幸福就住在那里……”自己也一直觉得:幸福对我们来说,似乎是一种太奢侈的东西,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可望而不可及。可是有一天,我却突然发现:幸福其实很简单,也离我们很近。 出门五天,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做到不想家,也没有一个班主任能真正做到不想自己的班级和学生——尽管在出发前,我“坚定”地对自己说:这几天,我就安安心心地开会,不去想那帮几乎天天要给我惹麻烦的小家伙了!可是,我还是做不到。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商人坐在墨西哥海边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与一个墨西哥渔夫攀谈起来。商人看到小船上有好几尾大黄鳍鲔鱼,就问:“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渔夫说:“才一会儿功夫就抓到了。”商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渔夫觉得不以为然:“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商人又问:“那么你一天剩下那么多时间都在干什么?”渔夫解释:“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跟老婆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跟哥儿们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过得充满又忙碌呢!”商人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14.
隐藏的财富     
我曾看过一本书,叫做《隐藏的财富》,里面讲了一个美国人的故事:有两个从德国移民美国的兄弟,1845年,来到纽约谋生。这兄弟俩觉得生活很艰难,就商量怎么样能够活下去。作为外来的移民,哥哥原来还有一技之长,在德国的时候,他做泡菜做得很好。弟弟太年轻,什么都不会。哥哥说,我们外乡人在纽约这么一个都市,太难生存了。我去加利福尼亚吧,我可以种菜,继续  相似文献   

15.
从前,有一个渔夫与妻子住在海边的一个小屋里,他们的屋子很破,里面又脏又乱。有一天,渔夫拿着鱼竿坐在海边钓鱼,突然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咬住了鱼钓,拿起一看竟是一条大鱼。这条大鱼说:“请别杀我!我不是一条真正的鱼,而是被施了魔法的王子,请放我走吧!”渔夫接着说:“你别担心!我对一条会说话的鱼呀,没兴趣,你快游走吧。”  相似文献   

16.
阿华是一个瘦小而清秀的男孩,明年毕业。他选修了我的心理学课程,在一次上完课后,他情绪低落地说想和我谈谈。进入大四以来,同学们都在四处活动。阿华也精心制作了简历、求职信,开始求职。刚开始的时候比较积极,发了很多求职信,也主动上门推销自己,但都没有结果。阿华开始悲观,觉得自己没有竞争力:家在外地县城,没有什么亲朋好友可以提供帮助;自己是学化学的,不是热门专业,成绩中等,不是很优秀;性格偏于内向,不善于表达。于是,有一段时间,他不做任何努力了,总觉得没有希望,但看到其他同学都在努力,心里又很着急。一听到别人谈论找工作,或听说某同学得到了面试通知,就觉得很烦。上个星期终于有了一个比较合适自己的单位,他把简历送过去,对方说有消息就会通知他,但等来等去也没有消息。他很想问,又不敢问,无数次把电话拿在手里,又放下。没有心思做任何事,也没有心思再找其他单位,惶惶不可终日,开始整晚失眠。他说:“日子太难熬了,我觉得自己快顶不住了。老师,你说我现在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从不做梦,一觉就能睡到天亮。没有梦中的故事,就学会去看别人的故事。我的第一本附有注音的故事书是表姐送的,我甚是珍惜。那时的我认字不久,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看,看得很慢却很满足。至今我仍觉得那时的我对文学所怀有的感情才是最真挚的。我喜欢故事,我总觉得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我们在自己的世界编造着故事,或有意或无意;我们也在别人的故事中客串,或路人或  相似文献   

18.
大S徐熙媛华冈艺校未毕业就出道,和小S组成A.SOS歌唱组合,唱歌不过瘾,又辗转做主持。印象中,她似乎变身工作狂。其实,关于工作,她只是摇头:“我没有期望,也不做计划。我是个很懒惰的人,太懒惰了。有什么工作来了,我才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接,不会勉强自己。不过我觉得,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接触村上的作品是《挪威的森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海边的卡夫卡》,觉得村上就是在面对面复述自己的故事。很想去看海,在我十六岁的生日时,终于达成愿望。大巴车上的人带着太阳镜,嚼着口香糖,举着相机对着车窗外的海面咔嚓咔嚓按下快门。我没有去拍集体照,没有去捡贝壳,也没有去游  相似文献   

20.
曾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农场主,养了一头驴为自己磨面粉。每天只要把驴牵到石磨面前,成袋的面粉就出来了。上帝觉得这头驴太辛苦了,于是教会它如何说人话,让他去和农场主理论。这天,驴终于鼓足勇气对主人说:"我不干了,你没有理由让我做这么辛苦的事。"农场主过了一会才反应过来:驴在为自己争取自由。狡黠地说:"对不起,我的朋友,这些年我对你是有些过份,作为补偿,今天我要请你大吃一顿。"说着就从外面抱回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