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潘玉良(1895—1977),又名张玉良,祖籍安徽桐城,中国近现代著名女画家和雕塑艺术家。从小便热爱绘画艺术的潘玉良于1918年进入上海著名的图画美术院跟随王济远、朱屺瞻等名家学画。1921年至1925年,潘玉良先后在法国里昂大学、国立美专和巴黎国立美术学院留学,1925年获得意大利政府颁发的奖学金进入罗马国  相似文献   

2.
2010年3月31日,法国一位名叫克洛德·切尔图(Claude TCHOU)的出版商在巴黎与世长辞,享年86岁.时间流逝,虽然克洛德·切尔图已经离去,但他生前出版的图书始终畅销,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3.
一、巴黎文化政策的制定 巴黎文化政策的具体制定是由现任市长贝特朗·德拉诺埃(Bertrand Delanoe)指导,由主管文化事务的参议员克里斯多夫·杰拉德先生(Cristophe Girard)协助,再由下属的巴黎文化事务处(DAC)具体落实实施.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文汇报常驻巴黎记者郑若麟在发生3·14拉萨骚乱、4·7巴黎火炬受阻和4·19华人留学生集会等重大事件期问,多次应邀参加法国各大电视台、电台的辩论,为揭露并反驳法国媒体扭曲这些历史事实真相,起到了很大作用.在此期间,郑若麟是出现在法国视听和纸质传媒中最频繁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博物馆将于4月26日起隆重展出“一代画魂”潘玉良的精品遗作,展期预计两个月,画作约100余件,部分画作属初次亮相这是潘玉良画作首次在云南展出,是云南省博物馆与安徽省博物馆两馆多个回合的协商后这成的一次潘玉良画作云南巡展活动,  相似文献   

6.
安徽省博物馆收藏了我国近现代著名女画家、雕塑家潘玉良的数千件美术作品,其中两件白描有陈独秀的题跋。其一,《俯首背立体》,长45、宽27厘水。这幅白描简练地刻划出一位女性低头背体,画面左下角有款:“玉良”,钤“潘玉良”正方形白文印,右上角有陈独秀以蝇头小楷写的跋: 以欧洲油画雕塑之神味入中国之白描,  相似文献   

7.
画魂常香     
此次首都博物馆举办潘玉良画展,200幅作品,让人完全坠入潘玉良的世界里——她的才华、她的坎坷经历。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她那为数众多的女性人体画,潘玉良一生获奖无数,其中大部分也正是这类作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1895年12月28日 法国路易·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放映世界上最早的影片,正式宣告电影诞生.  相似文献   

9.
交叉视角、权威厚重、全景展示 1.主打栏目和重点项目:立体展示辉煌成就 多视角、多角度、厚重大气是江苏广电总台十八大报道的一大亮点.2012年上半年,江苏广电总台整合电视、广播、网络台等资源启动实施了全媒体大型新闻行动《新江苏新航程》,作为迎接党的十八大的重点宣传项目.《新江苏新航程》由"2012·行走新江苏""2012·飞越新江苏"和"五洲行·江苏企业出海记"三大系列组成,共68集,每集8分钟左右,8月l6日开始至12月10日在江苏广电总台"江苏新时空"等新闻栏目中推出.  相似文献   

10.
潘玉良是我国著名女画家,有着"女画魂"的美誉。出身贫苦的她年少时命运多舛,机缘巧合之下嫁得如意郎君,并进入绘画艺术的大门。天赋异禀、刻苦求学的潘玉良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国内外油画艺术领域声名鹊起,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师。  相似文献   

11.
《现代传播》2012,(11):1
2012年8月16-17日,以"发展·平等·开放"为主题的世界大学女校长非洲论坛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举行,来自14个国家的30位大学女校长出席·论坛由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组委会主办,非洲女子大学,江苏中外大学女校长教育  相似文献   

12.
英国王室情妇里,有一位值得一说的荷坦丝·曼西尼。她生在意大利,长在法国,结婚在巴黎,逃亡在英格兰,成为英国国王查尔斯二世的情妇,还让他的女儿爱上了她……荷坦丝·曼西尼生来就是欧洲名流,在聚光灯下长大。她是马萨林枢机主教五位曼西尼外甥女中的倒数第二位,巴黎人称她们为"马萨林姐妹花"。五位都在幼时从意大利被带来法国。交际花妮依曾在给圣·艾沃蒙侯爵的信中写道,她觉得她们的血缘中带有魅力因子。但即使在这群美丽佳人当中,荷坦丝仍旧艳冠  相似文献   

13.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哪几样东西多吗?"  相似文献   

14.
一 回顾江苏的历史,我们知识,在江苏这块人才荟萃、人杰地灵的地方,曾经孕育了范仲庵等65位文坛巨匠,顾恺之等130多位书画大师、祖冲之等40多位科学精英.近代以来,国内外知名学者中有近一半出于江苏,杰出者如朱自清、钱钟书、梅兰芳、徐悲鸿、胡小石等,可谓举不胜举.建国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796名两院院士中,每四人中就有一位是江苏籍人士.  相似文献   

15.
人们常说时尚速朽,潮流短命.但这样的定律对于伊夫·圣·洛朗并不成立6月1日,长年受病痛折磨的圣·洛朗在巴黎去世。对于中国人来说,伊夫·圣·洛朗应该不算陌生。早在1985年,圣·洛朗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时装展览,当然,那时候只有少数文艺青年去美术馆享受了  相似文献   

16.
一位久居巴黎的华人.姓蔡.绰号“老巴黎”。他笑呵呵地问我:“你在巴黎也住了不少天.能说出巴黎有哪些特别的东西吗?”  相似文献   

17.
雪莱袭人     
让·路易·雪莱(JEAN·LOUIS·SCHERRER)位于世界服装业金字塔的塔顶,用生物链类比,属于头数有限的肉食猛兽,有人甚至把它比做服装中的“劳斯莱斯”。毫无疑问,橱窗里标有梦幻般高贵价格的雪莱女装.亦有着梦幻般高贵的身世。 所有高级时装品牌的名称,都曾经仅仅是些人名,不同的是,这些人的头脑中装着的各种奇思妙想会在不同的点爆发。1962年.一个名叫让·路易·雪菜的时装设计师,在巴黎圣奥诺莱郊区大道182号创建了一家女士时装店。而后,在一个葡萄酒商的拱形地下酒窑里,雪莱展示了以他名字命名的第一季处女款。这位从小研习古典芭蕾的法国人,以时装为肢体在巴黎开始了他最优  相似文献   

18.
戴高乐是在一九七○年逝世的,而《巴黎竞赛画报》摄影记者维尔茨两年前打听到将军死后将埋葬在科龙贝公墓.他租了同公墓毗连的谷仓,搭起脚手架,并取下砖开了洞,将照相机伸出去试拍了几张.噩耗传来,他就穿上农民服装,事先躲在谷仓里.法国广播电视局摄影师米歇尔·勒塔克和让·皮埃尔·马塞躲在教堂钟楼上.马塞把摄影机对准木板的缝隙,拍下一张富有诗意的照片:灵柩上蒙着三色旗,六支长烛的火光在两旁微微闪动,吊灯的蒙胧光泽给照片蒙上一层虚幻的色彩.教堂周围的公墓上宪兵林立,四周的场地头天夜里就划分好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百名记者早就拥到了科龙贝.一位日本记者在巴尔车站乘错了车,到德国去了.另一位巴基斯坦记者赶了二十五小时路程,  相似文献   

19.
徐路瑶 《青年记者》2016,(14):115-116
“带着爱从巴黎来”源自皮埃尔·莫瑞尔导演的影片《From Paris with love》(国内译为《巴黎谋影》),讲述的是一名美国驻法大使馆雇员、法国青年理查德和美国FBI资深探员瓦克斯共同挫败恐怖袭击的故事.在巴黎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空军巧妙运用议题设置,将电影故事运用到了打击恐怖主义的舆论战中.“带着爱从巴黎来”包含双重意义,既表明了美国支持北约盟友的决心,又使美国的此次军事打击行动师出有名,占据了舆论、法理主动权,争取到了国内外民众的支持,削弱了IS组织的士气.这体现出美军反恐行动中舆论战的载体多样、反应迅速、目标精确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8,(6)
新闻宣传江苏改革开放30年·高端对话大型外宣活动启动10月28日,由江苏省委外宣办和江苏广电总台联合主办、江苏国际频道承办的江苏改革开放30年·高端对话大型外宣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议事园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