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是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支撑。然而传统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亟需革新,需要在循证实践理念指导之下,围绕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利用相关证据形成解决方案并干预决策,引导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科学化,完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理论体系。面向循证的职业教育教师教育实践主要由追求“实践理性”的研究者、主张“交往理性”的实践者、认同“反思实践”的学习者、构建“行动网络”的管理者等主体构成,按照“依实提问”“依法获证”“依证应用”“依效反馈”等步骤开展实践。  相似文献   

2.
中国教育学研究的问题与改进路向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社会转型以及教育实践与教育理论的发展都要求教育学研究者重新审视教育学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做纯粹的概念研究;漠视实践问题,缺乏实践意识;用外来的理论去诠释中国实践;用既定的理论程式去说明、“规范”实践。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既有教育学理论发展历史的原因,也有教育学研究者成长经历及社会分工等方面的原因。教育学研究要走出困境,需要聚焦教育实践,即关注实践、参与实践、批判实践、改进实践。  相似文献   

3.
大力发展技工教育促进企业生产发展上钢一厂技工学校党中央、国务院最近明确提出“教育要优先发展”的战略方针,也就是说,经济要上,教育必须先上。就企业而言,技工教育能否优先发展,一靠市场经济与生产需要的内在动力;二靠各级领导重视的外部条件;三靠加强学校内部...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逐渐成为理工类高校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进行研究。在理工类高校开展“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不仅是未来世界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能够依托高校自身优越的条件顺利开展。同时也在科学化制定、加强专业师资等方面为今后高校推广“素质体育机器人”教育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众创”时代的来临需要外部条件的支持与推动,但真正的形成与维系还需要“创客”(创新者或创业者)内在人格的支撑.理想的“创客”人格是现代市场伦理与社会价值需求的内在反应,蕴含清醒的自我意识、独立与自主的精神、真诚与包容的品格、坚韧的信念与意志等四个核心品质.理想的“创客”人格本质上是平民化的、趋向自由的人格,某种程度上是“平民化自由人格”在现时代的具体发挥,因而可从前者的培养思路中汲取诸如:鼓励民众在创造性实践中培育稳定的“创客”人格;重视教育在培育理想“创客”人格过程中的地位;通过政策、舆论、法规等外部因素帮助、引导、规约“创客”形成稳定、理想的人格等启示.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族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日益认识到,民族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加强对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以正确的理念和确有实效的方法,去指导民族教育实践。尽管民族教育研究成果越来越多,民族教育的实践者却感到,学者们提出的许多“理论”离实践越来越远,甚至于实践无用。可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当前民族教育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那么,对策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加强行动研究是一个有效的策略。因此,本文对国外教育行动研究略作述评。 一、国外行动研究的兴起 在国外,尽管20年代就开始出现“作为研究者的教师”这一观点,但在该方…  相似文献   

7.
课外补习在国外被称为“影子教育(shadow education)”。国内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择教”,是与“择校”并列的教育选择形式之一。国内的课外补习研究主要是从课外补习的概念、成因、现状、影响和政策启示等方面展开的。未来该领域需要加强基础性理论研究、实证研究、比较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20年来,教育研究深受复杂性理论影响,在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研究方法论、课程、德育等方面取得不少成果.研究者突破传统哲学的本质观与规律观,对教育本质、教育规律有了非线性思维的新认识,突破简单思维、实证与思辨二元对立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局限,力求整体性、多元互补性、和谐共生性的教育研究发展走向,对课程改革、课程建构与德育也有诸多启示.未来需要加强复杂性理论本身的研究,实现“教育复杂性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中国教育学经历了“学习与借鉴”阶段、“生长”阶段、“消沉”阶段以及未来“本土化”阶段.教育学本土化既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教育改革的需要,既是解决教育实践现实问题的需要,也是教育国际化的需要,还是教师专业化的需要.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如教育研究者的文化选择意识差、大学教育学理论与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割裂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加强中国教育学者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解决教育学研究方法的问题,推动教育学研究的去功利主义等方面去努力.  相似文献   

10.
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政策的叠加,使得教育数字化转型如何立足新时代的特点与实践需求成为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的“国家队”,为学生带来了精准、普适且均衡的教育资源与教育机会,或许权威数字教育平台的出现,可以成为撬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点,推动解决基础教育中“教育何为”的问题。研究面向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需要,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多维需求,聚焦基础教育教学在教育资源的均衡性、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以及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与个性化三个方面中的现实困境,深入剖析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推进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平台进一步优化的方向,为推动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立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提供新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理解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北京市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经历了萌芽、探索、理论框架形成和地方课程建设四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国际理解教育的历史背景、理论框架、模式、教材、教师培训等方面。通过多年的探索北京市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实践推广和组建专业研究机构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我国出现了专门从事技术本科教育的院校,而技术本科教育当如何发展也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本文从发展背景、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课程四个维度进行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本科教育比较分析,以期把握技术本科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为我国的办学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世界各国均从战略高度认识海洋。从国家大战略层面,笔者提出海洋教育是海洋强国的战略基础,推广和深化海洋教育研究与实践是时代所趋。从海洋教育实践的紧迫性和研究深入性的视角,提出建设海洋教育学的内容、意义和价值,教育学是海洋教育学的第一属性。海洋教育研究需要有教育学、海洋学、历史学、地理学、社会学、法学、政治学等学科融合,形成立体式的跨学科研究视域。从研究内容上,海洋教育学研究涵盖了海洋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海洋教育史与海洋教育比较研究、海洋知识本体研究、基础海洋教育研究、高等海洋教育研究、专业海洋教育研究、社会海洋研究、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研究、海洋意识与海洋安全研究、“一带一路”专项海洋教育研究等十大研究领域,此十大领域构成了海洋教育学丰富的研究体系。同时,构建海洋教育学需要有国际视野和中国立场。海洋教育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覆盖、重点推进。当前,海洋教育学亟需突破的重点领域为:第一,海洋教育史和海洋教育比较研究;第二,知识本体建构研究;第三,中小学海洋教育的实践探索;第四,发挥智库功能,等。  相似文献   

14.
国别教育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划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对促进比较教育研究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基于"比较"概念的理解和马克思人类社会发展学说,可将国别教育比较研究的类型划分为单一民族国家教育比较研究、国别间教育比较研究、国际教育比较研究、发展教育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评价是职业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围绕课堂观察维度,采用“同课异评”的方式,让评课者泛中抓点,点中内化,让开课者梳理有效评价,促进专业成长。针对职业教育的课堂属性,梳理形成课堂观察分析点,并对教师从教研组及教龄维度划分归类,进行“同课异评”模式的研究探索。同时,以实际的案例来阐明“同课异评”的系统开发与实际应用,以期对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可借鉴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民族国家是当代世界最基本的组织形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主体,而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又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元开展研究的。本文着重指出了国际教育的双重性,并重点探讨了民族国家的生存方式如何决定或影响着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研究模式,最后强调民族国家对于比较教育和国际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兰英 《教育研究》2012,(4):140-144
教育实践活动是一种融入了多方面现实需求,多因素的现实条件和有着不同个体和社会心理的主体参与的,基于一定"场"的活动。对现实教育实践的研究需要研究者的在"场",对国外教育实践活动的研究更需如此,因为多了自身和他者文化因素的阻隔。比较教育研究中常见的问题是研究者对所研究对象"场"的缺乏,而仅依据对文献资料的解读无法较客观地把握真实情景中的教育事实。现象学研究方法中主张的悬置已有观念、直面与再现现实生活,还原事实本身、体察"场"中角色的境遇等做法无疑能更有效地形成对事实更客观和完整的把握。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比较教育研究中一项重要的议题,对"文化"意义的认知理解影响着比较教育的研究方法与理论。"文化"的意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出现过多次转变,从早期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研究者把文化作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控制变项,到把文化视作重要因素探求教育的发展力量;再从认为文化是影响教育政策的约束初始条件,到把文化视为探求人类行为意义的背景原因。如今,在多元文化思潮下,比较教育研究需要我们重新思考"文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劳韦里斯是提倡将哲学法应用于比较教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在其代表作《比较教育的哲学法》一文中,他阐述了比较教育哲学法的内涵及考察内涵的方法即因素分析法。在对上述两大主题进行探究和分析后,劳韦里斯指出:哲学需被纳入比较教育的研究范畴;哲学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哲学法需要和其他研究方法相互补充,以更好地进行比较教育研究。  相似文献   

20.
李慧 《江苏高教》2021,(2):108-11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它顺应了网络环境下育人工作的时代需求、符合育人工作的多元化要求以及有利于全环境育人的实现,从而推动“大思政”格局的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环境建设和队伍发展这四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关注,聚焦重点、问题导向,进而发挥高校网络育人价值最大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