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星计划”是由我国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院士等科学家1997年提出的。2001年,中国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启动该计划,这是首个由我国提出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 双星计划将对人类历史上从未  相似文献   

2.
2005年,南非实施的"首席科学家计划"对提高南非的国际竞争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从首席科学家计划的实施背景、战略目标、实施方式、实施范围,首席科学家的评选、管理、评估等方面入手,介绍了首席科学家计划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总结了其有益经验,提出了加大对人才的资助力度、注重国家科研规划、重视高层次后备人才培养、加快开放步伐以吸引国际人才等建议来实施我国人才计划。  相似文献   

3.
S——863是近日在京开幕的“863”计划10周年工作会议上,冒出的一个新词汇。有科学家比喻说,它将成为中国的跨世纪“护照”。 这一信息是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在讲话中透露的。她解释说:“S——863就是超级863,是我国下广世纪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据悉,这一跨世纪的规划是宋健提议制定的。本次会议召开前,有关部委已开始研究这一规划,并将于1997年定成《计划纲要》。 众所周知,863是一个将持续15年的高技术发展规划,已经过去的十年并没有给它划上句号,因此提前5年便开始制定的S——863,将使中国的高技术得以永续发展。 实际上,863与S——863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10年前,向邓小平建议发展中国高技术的4位科学家之一王途昌曾旨说:“我们当时提出这样一个建议就是为下个世纪作准备的。”由此,863与S——863唯一的不同是,863使我国高技术进入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而S——863将从它起步时起,便基本可能与国际水平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4.
国际     
<正>四名中国科学家当选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日前在维也纳正式成立,4名中国科学家当选为该科学院终身院士。这是中国科学家首次成为某一专业领域全球性科学院的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是系统工程领域中的最高学术荣誉称号。在首批当选的13名院士中,中国系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由美国科学家提出,后来成为一项国际合作研究,这其中也有我国科学家的参与.人类基因线计划是对人体的30亿对核苷酸全序列进行作图、基因定位并对主要基因功能进行分析,为全面认识和了解人类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提供详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琼花 《成才之路》2012,(9):98-I0015
正俄罗斯媒体大亨伊兹科夫近日披露正组织科学家研究一个"阿凡达"的高科技项目,计划在10年内将人类大脑思维下载到机器人身上,以使人类"永生"。伊兹科夫表示,该项目是一条通往"永生"的道路。但他承认,科学家们  相似文献   

7.
用垃圾造岛     
蓝树  神舟夜航 《高中生》2010,(25):58-59
荷兰科学家日前提出了一个将海洋垃圾"变废为宝"的宏伟计划。他们计划从太平洋中收集4400万公斤漂浮的塑料瓶和其他塑料垃圾,然后用它们建造一个面积如同夏威夷,并将依靠太阳能和海浪能提供能源的"人工岛"。它  相似文献   

8.
留学搜索     
《神州学人》2004,(2):5-5
中国将制定留学人才回归计划 http://www.cyol.com 人事部部长张柏林日前透露,中国将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重点吸引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通过培养和引进造就一批跻身国际前沿的科学家、学术技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和精通国际规则的高级专门人才。张柏林介绍,中国将加强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开发引进,形成符合留学人员特点的引才机制。健全完善吸引、使用留学人员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已加入外籍留学人员在申报科研基金、享受社会保险、子女回国就学、购买住房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张柏林说,中国还将制定和实…  相似文献   

9.
科技博览     
《科学课》2006,(4)
·我国成功绘出中国人21号染色体遗传变异图谱·我国科学家继成功参与并完成国际遗传变异图谱计划之后,又成功绘制了中国人21号染色体的遗传变异图谱,这项重要的科研成果论文日前已发表在国际权威杂志《美国科学院院报》上。基因变异与人类各种疾病密切相关,国际协作组于2002年正式启动了“国际遗传变异图谱计划”(即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中国科学家承担了其中约10%的工作量。目前,这一国际计划已完成了第一阶段任务。在国家863计划、973项目和上海市科委等支持下,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黄薇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在参与完成国际合…  相似文献   

10.
一个出众的音乐才女:4岁半开始学钢琴,5岁登台演出,长大后不仅在纽约、上海举办过个人演唱会,而且还出版了个人专辑,甜美的歌喉让她拥有众多粉丝;一个时尚漂亮的上海姑娘;一个令人敬慕的女科学家;近年来在早期胚胎发育的基因表达与调控、重编程的分子机构以及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其科研成果分别入选"2006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2009年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此外,她还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荣获第六届"中国女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奖项,……看似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不可思议的竟然在她一个人身上重叠.  相似文献   

11.
“双星计划”是由我国空间物理学家刘振兴院士等科学家1997年提出的。2001年,中国航天局与欧洲空间局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启动该计划,这是首个由我国提出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旅美科学家饶毅领导的实验室7月22日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篇论文,报告他们发现了决定神经细胞运动方向的导向性分子.这一发现被国际权威誉为"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发现",是发育神经生物学领域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
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并提出命名申报,经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议通过,将该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704号小行星正式命名为"高士其星",以表彰中国科学家和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对中国科普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据悉,"高士其星"命名仪式将于12月13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为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即"双高计划"),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将国际化提升作为建设任务中的子项目来进行,全面围绕"引进来""走出去"和"再提升"三个方面,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农业高职院校.同时,对后疫情时代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提出了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5.
<正> 艾伦·斯特恩:如果一群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聚到一起,并一致投票说天空是绿色的,那毫无效果,因为投票在科学中没有意义。这是"新视野"号探测计划的首席研究员、行星科学家艾伦·斯特恩,"新视野"号如今正在驶向冥王星。斯特恩博士不同意国际天文联合会的意见,该组织由一万名专业天文学家组成,他们在2006年投票决定将处于行星地位的冥王星降级。  相似文献   

16.
正3月底,国务院印发《积极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方案》的消息在科学家群体掀起了热烈讨论。"我们身在国外的科学家听到《方案》出台的消息都备受鼓舞。"美国匹兹堡大学物理天文系教授、清华大学物理系千人讲席教授韩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兴奋地表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有重点选择参与了国际大洋发现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国际热核聚  相似文献   

17.
国际大洋钻探计划(ODP)是一个有21个国家参加的科学组织,目的是通过大洋科学钻探,探索地球的历史和结构。十余年来,该科学组织共打钻1414个井位,取得了173268米的岩芯记录,对板块俯冲作用、气候变化、地震灾害、高压流体、极端环境下的生命及6500万年前的陨石撞击事件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第184航次是根据中国科学家提出的钻探建议、设计的井位和研究思路,在中国学者主持下,由海内外和海峡两岸九位优秀中国科学家参加而实现的,首席科学家是同济大学教授汪品先院士。承担该航次任务的“地球深部取样…  相似文献   

18.
超主权国际货币构建方案的比较与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金融危机不断发生和美元趋向贬值,国际货币制度改革又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而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20世纪40年代以来,关于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曾经有"凯恩斯计划"、"怀特计划"、"特别提款权方案"和"蒙代尔方案"四个有影响的方案。"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很有创意,但他们提出"班柯"和"尤尼它"都与黄金存在密切的关系,而恢复国际金本位已不可能。"特别提款权方案"适合于黄金非货币化的现实,但特别提款权没有实际资产作为保证,难以成为世界货币。"蒙代尔方案"通过建立稳定的汇率体系来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则存在难以实施的问题。有鉴于此,用五个经济大国的货币资产来构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的设想被提出。如果这样的超主权国际货币能够创立,这将是人类历史上第二次通过政府之间的合作来建立的国际货币制度。当然,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需要协调各国的利益,这将是一个长期和艰难的过程。但是,现行国际货币制度的矛盾越激化,这个过程就会越迅速。  相似文献   

19.
国际顶级医学杂志<自然免疫学>2004年11月号发表了一篇有关"新型树突状细胞亚群的调控功能"的文章,这是该杂志首次发表由中国科学家自主完成的创新成果.国际著名免疫学家肯·萧特曼在同期杂志发表评论:"这是一项令该领域的绝大多数研究者惊奇和关注的工作.这一发现是免疫学理论新的重要突破,将带动免疫学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以乔治·莫德尔斯基、罗伯特·吉尔平和马克·布罗利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学派认定,在"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作用下,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为争夺世界霸权而引发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新时期这种论点的盛行旨在为"中国威胁论"张目.现实的国际政治中,全球化、非传统安全和国际机制将增加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扩大其利益面,从而消解这种"规律",使新兴大国与霸权国家的关系走出历史的循环.中国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历史上,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内敛型国家,现在选择的是和平崛起的发展战略,共建和谐世界是中国实现崛起的终极目标.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对"国际政治周期性规律"的有力破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