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静 《今传媒》2014,(7):50-51
自《超级女声》开启了中国电视节目的"选秀"时代以来,歌唱类选秀节目风风火火走过了近10年,其中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节目案例。从早期盛行的"草根"选秀到新兴的明星真人秀,歌唱类选秀节目似乎有种独特的"魔力"总能吸引观众的眼球。本文以《超级女声》《中国好声音》和《我是歌手》三档节目为例,从"祛魅"与"造神"的二元分立与融合来解析中国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创新逻辑,以期对该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阎安 《东南传播》2011,(12):67-68
电视选秀节目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收视表现在海外荧屏上占据一席之地。本文从海外新近选秀节目案例入手,对电视选秀节目的常见形态以及创新思路予以解析,发现当前海外的成功选秀节目在节目模式、精神主题和游戏规则方面正不断发生变化,而在变化中呈现出的节目形态特征和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马冲 《青年记者》2012,(32):51-52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于2012年7月13日播出的选秀节目,首播一炮而红,之后收视率不断创出新高,逆转了低迷的选秀市场,成为里程碑式的力作。《中国好声音》带动历经繁华和低潮的选秀节目,在颓势中涅槃重生,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现象,本文借由《中国好声音》,梳理出我国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并解析该节目的创新点。选秀节目的初次繁荣及理论援引(一)选秀节目的诞生与初次发展高峰选秀是指普通民众通过媒体,展示自己并赢得观众支持的带有目的性的活动。2003年,湖南电视台娱乐频道在本地推出了《超级男声》,标志着内地的才艺类选秀节目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4.
电视选秀节目是近年来比较受欢迎的一种节目类型,目前已成为几大主流卫视提高收视率的一个重要手段。选秀节目以其娱乐性、平民化、趣味性等特征满足了大众的娱乐需要,但是国内的选秀节目严重缺乏创新,一档选秀节目火起来之后很多电视台马上跟风效仿,一时间屏幕上出现了一大批面孔相似的选秀节目,以至于选秀节目开始走向泛滥,甚至趋于低俗化,这种现象在社会上和学术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本文首先梳理了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定义及其在我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将《我是歌手》与其他音乐选秀节目进行对比,进而研究《我是歌手》的内容创新,及其引进中国后进行的本土化融合,并总结出《我是歌手》对国内电视音乐选秀节目的启示,试图以此找到电视节目制作的创新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朋进 《视听界》2006,(6):24-26
在国内电视节目创新不力以及才艺选秀节目一哄而上的局面下,江苏卫视的《绝对唱响》能够赢得一席之地确实难能可贵。由此也引发了我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同样是选秀节目,为什么有的大红大紫,有的却名落孙山呢?电视才艺选秀节目,再扩大一点范围,电视节目创新和成功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本文将从电视节目创作的思路出发,结合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问题,从电视选秀节目的历史经验入手,以《绝对唱响》为个案,探讨其中的规律和奥秘。国内电视节目发展的现实困境国内电视节目近年来呈现出创新乏力的整体态势。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可以称得上是我国电视…  相似文献   

6.
音乐类电视真人秀节目在我国已经走过十几个年头,从模式引进+本土化的道路走向自主创新的道路,从草根选秀模式到专业歌手竞技表演秀模式再到明星+素人同台或竞技或切磋等模式.无疑电视节目自主创新的道路不仅是一条必经之路,而且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梦想的声音》诞生于浙江卫视原创元年之初,它有着很多创新因子,值得深入研究,当然也需要反思.  相似文献   

7.
程奇芳 《传媒》2016,(3):57-59
目前,我国音乐类选秀节目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十多个春秋,而就电视改革规律来看,音乐类选秀节目已经进入转型期.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涌现,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与推广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大众传播格局,媒介生态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此背景下,我国音乐类选秀节目应该依托新媒体的技术与平台优势实现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何月、丁庆芳、李金辉在《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1期(下半月)撰文认为,伴随着电视娱乐时代的到来,全球刮起了一股泛真人秀的旋风,我国的真人秀也从一开始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到现今的"遍地开花"。但目前选秀节目在我国还处于一种比较年轻的状态,它的出路和发展仍值得我们深思。表演选秀节目要想在众多的娱乐节目中脱颖而出,笔者认为走品牌化经营道路是电视表演选秀节目的最  相似文献   

9.
英国学者Annette Hill在《流行真人秀——真实电视节目受众的定性与定量研究》一书中曾指出:表演与真实性是一对孪生问题,因为在通俗事实电视里,非职业演员的表演经常构成真实性视觉证据问题讨论的框架。①那么观众到底怎样看待真人秀节目的表演?他们评判节目参与者表演真实与否的标准又有哪些?笔者对目前喜欢看我国电视荧屏上较为知名也具有一定争议性的三大类(音乐选秀、冲关竞技类、婚恋交友)真人秀节目的观众进行了深访。从深访结果来看,节目类型的不同导致了  相似文献   

10.
有线数字电视推广应用缓慢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阻碍了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应用的原因有很多,如国家标准、节目内容、宣传扩散等,本文提出标准问题的解决是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应用前提,强调节目内容的创新是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应用的关键,并认为加大宣传、扩散是有线数字电视的推广应用的当前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学术创新的扩散过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知识扩散能促进知识创新,从过程而非结果的视角研究学术创新的扩散,能够还原学术发展的轨迹,为学术研究及科研管理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选取结构洞理论为学术创新实例,采用包含时间维度的扩散理论和分析时间流的主路径分析方法进行创新扩散实证研究。通过建立扩散时序网络,分析扩散曲线、路径与关键节点和学科分布与信息交互模式,定义扩散广度、速度、强度及延时,并进行测度,认为可将创新扩散过程研究归纳为五个步骤,其内容涵盖研究方法与分析维度、分析层次和分析视角的整合。  相似文献   

12.
在众多歌唱类的选秀节目火热过后,各大卫视几乎同时盯准了喜剧类节目的选秀。相比于直接拷贝外国节目形态的歌唱选秀,喜剧节目必须更加本土化,也必须面临题材、内容和尺度等方面更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内地音乐类选秀节目走过十年风雨路,在摸索、效仿其他国家同类节目中诞生,在问题、争议声中成长,在跨文化、全媒体背景下突破。文章将电视节目《中国好声音》作为突破口,实证探究了中国内地音乐类选秀节目发展过程中瓶颈的突破途径。  相似文献   

14.
区别于其他表演类的选秀节目,《顶级厨师》提供给选手的是追求美食梦想的机会。该节目因其精巧的创意构思和成熟的电视表现手法获得了稳定的收视人群。美食作品不能通过电让观众感知,但是节目中的人物特色鲜明,形象丰满,已然成为了节目的收视亮点。在塑造这些人物上,节目重点运用了冲突和悬念两大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选秀类电视节目普遍陷入困顿的大背景下,《中国好声音》异军突起,以优异的成绩让处在迷茫之中的选秀类电视节目看到了希望。本文通过对《中国好声音》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从选秀理念、导师团队、机制创新、节目质量等方面归纳提炼出《中国好声音》受到观众欢迎、获取成功的真正原因,从而找到提升选秀类电视节目制作水平着力点,对我国选秀类电视节目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电视产业现有的盈利模式下,电视台最主要的现金流入源来自广告投放,而电视台依赖节目播出所汇聚起来的注意力资源则是其赢得广告投放的交换条件。中国电视市场正处于不断成熟和多元的发展过程中,观众媒体消费习惯的变化和消费选择的增多使其对单一节目的选择度和耐受度降低,电视节目的生命周期缩短,任何“金牛”节目都不可能在一成不变中常居强势,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考虑如何进一步优化现有资源,提高节目资源的更新能力,创新在行业中蔚然成风。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电视台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追逐价值,但业内却很少有人关注创新的价值走势以及观众市场变迁对创新价值的影响。本文将节目价值研究与产品生命周期和创新扩散理论相结合,初探观众市场变迁与节目创新价值周期演变的关系,以期业内人士在关注节目模式创新和节目编排创新之余,能更多地考虑如何在遵循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实现创新价值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7-18世纪巴黎宫廷奢侈风气的产生及其扩散的过程的考察,文章认为,在这个漫长的传播过程中,这种风气的产生同技术的传播一样,也依次出现了五类创新采用者,也具有技术扩散的诸种特点。随后,文章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探究了此种传播现象发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4年,湖南卫视《超级女声》在中国选秀节目中横空出世之后,大量的选秀节目如《我型我秀》、《好男儿》、《东方天使》、《全家都来赛》、《快乐男声》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的6年之间,选秀节目在各大电视平台中经历了兴盛和衰落再到改革的过程。这些选秀节目无论从节目定位、节目形态、受众群体、赛制赛规等方面都大相径庭,而且每一次的改变都是在当下的选秀节  相似文献   

19.
边吟 《新闻实践》2014,(4):105-106
《中国好声音》是浙江卫视于2012年7月13日播出的选秀节目,首播一炮打响,之后收视率不断创出新高,成为里程碑式的力作.本文借由《中国好声音》,梳理我国选秀节目的发展历程,并解析该节目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20.
张聪聪 《今传媒》2011,(11):84-85
英国达人自开播以来以发掘英国业余表演人才为宗旨。这个英国独立电视台制作的选秀节目给了每一个普通人追求梦想、改变命运的契机,而从这个选秀节目走出的平民明星在世界范围内也掀起阵阵热浪。本文将从节目内容的吸引力、节目主角的个性化和节目呈现方式的多元化三个方面分析《英国达人秀》,对西方真人秀节目成功要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