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测量了Er3+:YVO4晶体的吸收谱,得到Er3+离子在YVO4晶体中的光辐射特性.通过Dexter理论计算得到了4I13/2+4I13/2→4I9/2+4I15/2和4I11/2+4I11/2→4I7/2+4I15/2的交叉弛豫几率分别为P1=6.718×105s-1和P2=1.676×105s-1,同时建立了描述Er3+离子跃迁的动力学模型,利用速率方程讨论了P1、P2对1550nm荧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1.62at%-Er^3+ Y0.5Gd0.5,VO4晶体的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谱,光谱显示该晶体在382、525、1536nm有很强的偏振光吸收峰,且偏振光(E∥C)吸收远强于σ偏振光(E⊥C)吸收;通过计算可得,吸收截面分别为2.95013×10^-20cm^2、2.57757×10^20cm^2和1.15504×10^-20cm^2;其荧光发射(^4I15/2→^4I11/2跃迁)峰值波长在1524nm,半高宽度为72nm;415/2^I→^4I11/2跃迁的荧光寿命为3.1ms,光谱特性表明Er3^+:Y0.5,Gd0.5,VO4晶体是潜在的高效率激光晶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应用燃烧法在较低温度(600℃)下成功合成了CaAl2O4:Eu^2+,Nd^3+荧光粉,并研究了稀土离子Eu^2+和Nd^3+含量及点火温度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合成余辉亮度大、持续发光时间长的荧光粉时.稀土离子的最佳掺量和最佳合成温度。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燃烧反应前驱体溶液中物质的结合情况。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含Eu^2+的硼酸盐蓝色荧光粉,测量了该荧光粉的真空紫外(VUV)及紫外(UV)激发光谱和相应的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和紫外光激发下Eu^2+离子在该基质均呈现f→d的宽带跃迁,其峰值位于437nm和467nm处,分别对应于基质中Ba^2+和Ca^2+格位上的Eu^2+离子.在真空紫外区域160nm和200nm附近,有两个弱的窄带,来自于基质里BO3^3-基团和Ca—O的吸收,基质和激活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5.
用硝酸钆、钨酸钠、聚乙二醇为基本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_4)_2荧光粉,然后通过掺杂Yb(3+)、Er(3+)、Er(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和高分辨扫描电镜对样品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实验研究了稀土离子掺杂比和反应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980 nm近红外激光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6.
在77K测定了标题配合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在配合物的^7F→^D0激发光谱里,580.14nm和580.68nm处呈现两个锐锋,说明在该配合物中存在两种Eu^3 格位,选择激发配合物的^5D0能级,得到两组完全不同的^5D→^7FJ(J=1,2)荧光光谱,表明配合物中Eu^3+离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两种格位的可能点群是C1,C2或Cs,可能具有与Y2(P-CH3C6H4COO)6(C12H8N2)2类似的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1]讨论了三角形的一个向量性质并将其推广到三棱锥中. 命题1如图1所示,已知△ABC及其内部一点P,若λ1^→PA+λ2^→PBλ3^→PC=^→0,λ1,λ2,λ3都是正实数,过点P作直线与AB、AC两边分别交于M、N两点,且^→AM=x^→AB,^→AN=y^→AC,则λ2/x+λ3/y=λ1+λ2+λ3.  相似文献   

8.
Tm3+掺ZBLAN玻璃的吸收与发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测量了Tm3 掺ZBLAN玻璃的吸收谱,确定了Tm3 离子在ZBLAN玻璃中的部分能级位置.测量了266nm紫外激光激发1I6能级的荧光光谱.利用463nm激光激发1G4能级,发现340-370nm上转换荧光带,峰值波长347和362nm,分别对应于1I6-3F4和1D2-3H6跃迁.并根据Judd-Ofelt理论计算了强度参数Ωλ(λ=2,4,6),给出了Tm3 离子在ZBLAN中的振子强度.  相似文献   

9.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合成了Ca5(PO3)4F:Re(Re=Ce,Tb)荧光体,并研究了其结构特性和真空紫外、紫外激发下的发光特性。在紫外激发下,Ca5(PO3)4F:Re(Re=Ce,Tb)中Ce3+离子可以将吸收的能量直接传递给Tb3+离子,使得Tb3+的绿色发光强度大大增加。在真空紫外激发下,Tb3+离子将吸收的能量传递给Ce3+离子,使得Tb3+的绿色发光强度减弱。  相似文献   

10.
《河西学院学报》2019,(2):24-28
用W/O微乳液水热制备Yb,Er掺杂α-NaYF_4上转换纳米粒子,并对合成的产物α-NaYF_4:Yb,Er纳米粒子进行了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上转换发光表征. XRD分析表明产物晶格常数a0为5.423?,SEM、FTIR分析证明粒子表面覆盖着一层CTAB.通过研究上转换发光证实了α-NaYF_4:Yb,Er纳米粒子中Er离子的电子跃迁从~2H_(11/2),~4S_(3/2)——~4I_(15/2)和~4F_(9/2)——~4I_(15/2)均为三光子过程.  相似文献   

11.
瞿兵 《新高考》2006,(7):66-72
1.实验室定量分析某样品中亚硫酸钠的一种方法是: ①在1.520g样品中加入碳酸氢钾溶液、0.13%I2的氯仿溶液,在分液漏斗中振荡15min。离子方程式为SO3^2-+I2+2HCO3^-=SO4^2-+2I^-+2CO2↑+H2O  相似文献   

12.
使用水热法合成了NaGd(WO4)2:Yb3+,Er3+,Tm3+荧光粉,借助PMMA胶体模板自组装法制备了三维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并表征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和结构特征。样品具有四方晶系NaGd(WO4)2的晶格结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规则排布的微球蛋白石模板和退火之后形成的正六边形空腔结构。光谱测试发现,在反蛋白石光子晶体微孔直径185 nm左右时,得到了相对最强的发光增强效果;实验样品中光子带隙的存在显著增强了蓝光发光而抑制了红光发光,导致光子晶体样品整体发光从荧光粉的暖白光转变为偏绿色。对比荧光粉样品,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样品中Er3+离子4S3/2→4 I15/2的发光寿命显著增加,但光子带隙的变化对寿命影响不大。与参考样品相比,反蛋白石光子晶体样品对温度淬灭现象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借助水热法,以氯化钇、柠檬酸钠、磷酸钠为基本原料合成了YPO_4纳米颗粒,然后通过掺杂Er(3+)、Yb(3+)、Yb(3+)、Tm(3+)、Tm(3+)稀土离子获得上转换发光性能.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掺杂比和烧结温度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在红外激发下,可以发出暖白光的稀土上转换纳米发光材料.  相似文献   

14.
2010年全国高考辽宁卷理科第20题是: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右焦点为F,经过F作斜率为√3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两点A,B,已知^→FA=-2^→FB.(1)求椭圆离心率;(2)若|AB|=15/4,求椭圆方程.  相似文献   

15.
通过相平衡的方法从四元体系CeCl3-CdCl2-HCl-H2O中发现和合成了化合物9CdCl2.CeCl3.19H2O,对该化合物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化合物以250 nm波长光进行激发时,在波长335 nm和645 nm处具有荧光光谱;以9008、607、80、535 nm波长光激发时,在波长335 nm处具有上转换发光光谱。  相似文献   

16.
用溶剂热法、150℃反应12h成功合成了分散性良好的LaP04:Ce^3+/Tb^3+荧光晶体.XRD数据表明,合成了六方晶系的LaP04:Ce^3+/Tb^3+晶体(PDF 84-0600).pH为9.0时,合成晶体的离子最佳摩尔比为nLa^3+∶nCe^3+∶nTb^3+=6∶3∶1.根据荧光光谱可知,LaP04:Ce^3+/Tb^3+在270nm处有最强激发峰,在545nm处有最强发射峰,对应于Tb^3+的5 D4→7F5跃迁.  相似文献   

17.
报道了用ECR离子源的高电荷态离子^40Ar^10 入射到P型Si表面的实验研究,通过实验测量到的Si原子和Si^2 离子的200nm-1000nm光谱,研究了谱线产生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低速高电荷态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中,可有效地激发原子和离子的特征谱线,分析了这一现象和相互作用过程的发光机理。  相似文献   

18.
采用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Ce3+:ZnO - Al2O3 - SiO2(ZAS)微晶玻璃。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透射电镜(TEM)和荧光光谱仪(PL)系统研究了铈离子掺杂浓度与热处理温度对ZAS微晶玻璃的结构与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900℃热处理后在非晶基体中析出了平均晶粒尺寸为13nm的ZnAl2O4尖晶石纳米晶;ZAS微晶玻璃的荧光发射峰峰值位于381nm,属于Ce3+离子的5d→4f跃迁,当Ce3+掺杂浓度为3%时发光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9.
错在哪里?     
《中学数学教学》2013,(4):F0003-F0004
1 陕西师范大学附中 申祝平 (邮编:710061) 题设z、Y∈R,且2x^2+3xy十2y^2=1,试求xy+x+y的取值范围.解命S=xy,t=x+y,u=xy+x+y=s+t,则有2x^2+3xy+2y^2=1→2t^2-s=1.u=s+t=st^2+t-1=2(t+1/4)^2-9/8.故xy+x+y的取值范围为[-9/8,+∞).解答错了!错在哪里? 错解 求函数u=2(t+1/4)^2-9/8的值域时,没有考虑自变量t(即x+y)的聚会范围!  相似文献   

20.
稀土元素铕与双Schiff碱N,N’-二(亚水杨基)-1,4-二氨基丁烷(L1)、N,N-二(亚水杨基)-1,5-二氨基戊烷(L3)和双Schiff碱还原产物N,N'-二(水杨基)-1,4-二氨基丁烷(L2)形成配合物的荧光是以配体发光为主.当双Schiff碱和TTA共存于同一配合物时,配体的协同发光效应使得络合物的发光表现为强的Eu^3 特征光谱,其最大荧光量子产率为0.21.络合物的能量传递过程主要是由配体的n→π^*跃迁吸收辐射能并直接向中心离子转递能量,中心离子被激发至激发态^5LJ(J=10,8,7,5),然后无辐射弛豫至^5D0,发生^5D0→^7FJ(J=0,1,2,3,4)的跃迁,发射出Eu^3 特征光谱.络合物Eu(Lx)(TTA)(NO3)3(x=1,3)分子发光器件是由络合物中配体的苯环和噻吩环——天线的底座,S、O和N原子——接受光信号的原子天线和中心Eu^3 离子——原子信号发射器所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