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打造精品栏目 提升广播品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听众服务是广播工作不变的宗旨。在频率林立、栏目迭出的竞争中,谁精心打造精品栏目.多办精品栏目,谁就能够抓住听众,赢得市场,就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喉舌与产业功能。2004年中广学会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首次设立“十佳栏目”奖,获奖的广播“十佳栏目”,是全国广播系统精品栏目的荟萃,对广播精品栏目的标准和如何打造精品栏目等问题,做出了示范性回答。  相似文献   

2.
我国广播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广播电台先后实行了专业化系列广播,由原来的综合台转变为分设若干个专业频率,实践证明.它的优越性是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能够更充分地满足广大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需要。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专业频率迅速增加的同时,不少专业频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定位欠佳,特色不强,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广播频率专业化优势的发挥。可以说。我国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已从数量的扩充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几年的实践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播频率的专业化水平,使之更加特色鲜明,已成为广播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白玲 《中国广播》2007,(1):14-16
2003年初,广东台提出要实现广东广播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路。在短短的几年内,广东台开创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目前不仅拥有9个广播系列频率、两家报纸、一个影音公司,还有了由广播人自己办的两个数字电视频率;广东台的经营创收增幅近几年都超过了20%,2005年达到3、2亿元,提前实现了广电总局提出的翻一番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詹旭 《中国广播》2005,(11):39-40
新闻综合频率在我国各级广播电台中几乎都是主频率,承担着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重要任务,同时,大多数新闻综合频率目前在各系列台中也是广告创收的主力台之一,在创造广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都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分析新闻综合频率的优势、现状和不足,对于在现有条件下制定新闻综合频率的发展目标,打造品牌栏目和频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个地方根据党的宣传任务和群众生活的客观需要开办具有不同功能的专业化的广播电台系列频率,形成系列广播,是我国80年代中期以来广播事业发展中可喜可贺的现象。尤其是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办,使各地系列广播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广播战线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系列广播(原称系列台)的出现、发展和完善,正在使广播电台的功能、节目模式和管理体制发生着深刻变化,广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28日,陕西农村广播频率开播,使我国农民有了自己的专业频率,此后江西科教农村频率、山西农村广播、河南农村广播、河北农村广播、安徽农村广播也相继开播。农村广播频率开播后很快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如果把农村广播频率的节目放到中国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转型的历史背景下,运用现代化理论审视农村广播频率的节目,其中还存在一些缺失,这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进一步挖掘现有资源潜力,以开展频率文化建设来盘活电台基础资源,已成为各广播系列合浴火重生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视听界》2011,(1):F0003-F0003
与共和国同龄的南京广播,沐浴六十余载浩荡长风,忠实记录感动中国、感动世界的声音! 时下,南京广播下辖新闻、经济、交通、音乐、体育、城市管理六大系列广播10套频率,每天播音230小时,强劲放送节目229个,美丽声线穿越都市上空,勾画出璀璨的电波风景。  相似文献   

9.
万曦 《声屏世界》2001,(8):15-16
1986年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带广东的创建及其随后的一系列改革,标志着广播业界一次深层次的观念变革。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国内许多电台纷纷走专业化路子,逐步形成以新闻综合频率为龙头,经济、交通、音乐、教育、健康频率等为组成部分的系列频率格局,这表明广播市场的分众化时代已经到来。但随之而来困扰广播界的频率定位不清、节目设置重复、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迟迟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在频率专业化被广为提倡的今天,各地新闻、交通、文艺、音乐等系列专业频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大部分电台中,长期以来,经济广播虽然也作为一个专业频率命名且存在着,但时下大多数经济广播都面临着同一种尴尬:即经济广播作为专业广播的非专业化形象,与作为窄播媒体的大众化生存状态。通俗地  相似文献   

11.
为听众服务是广播工作永远不变的宗旨,在频率林立、栏目迭出的竞争中,谁精心打造精品栏目、多办精品栏目,谁就能够抓住听众、赢得市场,就能更好地实现广播的喉舌与产业功能。近年来,齐齐哈尔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倾力打造频率品牌,逐步形成了品牌栏目拉动广告经营、广告增收反哺品牌栏目的良性循环态势,进而提高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其核心竞争力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2.
民生频率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六大系列专业频率之一,2005年7月1日正式开播,每天播出21小时。开播五年来,频率充分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瞄准精确的频率定位,大胆创新广播宣传形式,将专业传播与广播文艺结合起来,有效提高了节目传播和频率品牌传播效果;与此同时,  相似文献   

13.
转眼间,我来山东电台已28年了。作为一个广播人,我见证了山东电台的兴盛、低谷和崛起,我与山东广播的命运时时连在一起。1993年4月15日,山东台第一个系列专业频率——经济频率诞生,我们开始了从低谷的攀升,而如今七个专业频率的建立,正是山东电台踏上振兴之路的标志。在广播频率专业化定位与经营方面,我写过一些文章,有过不少“猜”想,把这些点点滴滴的东西凑到一块,或许有点价值,也不枉一个广播人的称呼了。  相似文献   

14.
李国君 《中国广播》2005,(11):25-2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及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广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广播也迎来许多新的发展机遇。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新的发展,这是摆在广播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作者试图从改革和发展的角度做些有益的探讨,写了如下七篇文章:《强化行业战略协作提高广播整体优势》、《加强战略规划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农村广播发展填补舆论宣传缺失》、《适应社会生活节律变革发展高速公路同频广播》、《细化频率资源管理拓展广播发展空间》、《数字化与广播的变革和发展》、《以收听率为量化依据推进广播管理机制改革》。本刊将系列连载,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在的听众,分众化倾向日趋明显。就县(市、区)广播听众而言,有的是为了寻求致富信息而关注广播;有的是为了掌握政策、关心会不会出现农民负担、学生负担新动向而听广播;也有的可能会为了喜爱某个音乐节目主持人而经常打开收音机;还有的是一些干部晨练、坐小车无聊怕打磕睡而对广播情有独钟。至于哪个台哪个频率?谁的功率强,就听谁的。这不能不说是值得县级广播从业人员深思的一种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细究起来主要是我们广播节目办得没有地域特色和个性特色,“百台一面”、“千频一腔”,听谁的还不一样?县级广播新闻要形成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时至今日,广播频率专业化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以交通台、音乐台等专业化电台(频率)的成功运作为代表,目前,国内数百家市级以上广播电台基本上都进行了以建立系列台为方向的专业化改造。但遗憾的是,作为体现广播媒体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频率却多数尚未形成专业频率的节目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般而言,省级电台由于其贴近受众省份听众的切身生活,具备国家级媒体所不拥有的亲和力,而又以其系列频率在频率资源方面占有地市级城市电台所不具备的优势,使得省级电台在全省广播收听市场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省内其他城市电台的覆盖主要以所属城市为主,其听众群也以所属城市为主。故此,省级电台系列频率在全省广播市场份额中占有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打造广播广告核心竞争力成为各省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本文以河北电台为例,希望走出省级电台一条切实可行的提高广播广告核心竞争力道路。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汽车时代的来临,一度低迷的广播又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频率由综合向专业、系列频率发展;受众由中老年为主向各层次人群延伸;经营业绩逐年攀升,广播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然而,在广播一路高歌猛进的形势下,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在:节目运行的随意性,管理工作的失范性,服务水准的浅表性。  相似文献   

19.
《中国广播》2007,(2):40-40
道2007年1月8日,辽宁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广播正式开播。去年10月底,辽宁电台乡藉产磊磊故事广播的开播使该台形成了8套广播频率的新格局。辽宁电台根据广播听众的需求及市场细分的新形势,最近对8套频率的布局进行了深度整合,将原辽宁电台生活娱乐广播调整为辽宁电台音乐广播。同时将生活娱乐广播的名牌栏目《娱乐双响炮》、(《重案组出击))、《天天315))等调整到其他频率播出。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的激烈竞争,催生了广播的频率专业化。在这一进程中,各级电台纷纷设立新闻、经济、交通、艺等专业频率,大打专业优势战略。频率专业化确实迎合了广播听众分众化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播事业的整体繁荣。但频率专业化建设是否能成为解决当前广播电台生存发展问题的万能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