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痛并快乐着     
第十八届世界杯足球赛即将开赛,被称为“球迷的节日”的日子又要到来。足球报道也将成为近期媒体的关注热点。足球记者引人注目,但足球报道的采访方式,足球报道中存在的问题,足球记者的深层思考,人们都关注不多。本期我们走近这个群体,以期理解和更好把握足球报道。  相似文献   

2.
我是个老记者,我确实很喜爱新闻工作。解放后,每次填表的时候,一般象我这种情况,填“本人成份”时都填“职员”,我觉得这个词儿太抽象,我向来都填“记者”。我想,倘若死后在阴曹地府要我填表申请下一辈子干什么的话,我还要填“记者”。新闻工作不但能使我们接触广阔的天地,它本身也是个广阔的天地。只要一个人有一点点擅长之处,都可以在这里得到充分发挥。我有过一个同学,不用功,光好玩,是个球迷。他却把体育版编得十分活泼出色。报道一场足球赛,也得是个行家才成。旧社会管新闻记者叫“无冕皇帝”,那  相似文献   

3.
周果 《新闻前哨》2001,(4):26-27
中国男子足球队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许多球迷赌咒发誓,再也不看中国队比赛,可他们一次又一次地违背“誓言”。究竟为何?笔者认为是“期待”在起作用。这种“期待”蕴含着亿万中国球迷的百种萦思,千种情结。因此,各媒体都想尽办法在足球报道中抢得先机。本文是笔者几年来在足球报道采写中“悟”的记录,旨在抛砖引玉,更好地开发足球报道的“能源”。 一、目击挖掘选准切入点 目击,是人们通过视线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方法。视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身上最灵敏的器官是眼睛。一个正常的人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85%以上是从视觉…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的价值体现在时效性方面。而这种时效性需要记者抓住新闻发展的动态。在日常的采访工作中,很难避免遇到突发事件。在新兴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唯有现场播报才能够保证媒体长久的生命力,而这也是体现记者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方面。突发事件性质不同,牵扯到的人群利益也就不相同。记者在报道突发现场的时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报道不及时将会影响民众对媒体的信赖度。本文就记者在突发事件中如何做好现场报道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提与伤亡重大的地震报道不同,洪灾的一个特点就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内涝严重。虽然记者已尽快赶到现场,但很难见到惊心动魄的洪灾现场,所以媒体记者一般是来看看做一两天的报道就收兵,很难产生有影响力的洪灾报道。这是困扰突发新闻记者的现实命题。经历过后,记者又有怎样的收获,发现了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6.
"皇马"报道媒体失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永利 《青年记者》2003,(10):10-11
2003年夏,西班牙皇家马德里足球队访华成为“非典”后又一重大的“媒介事件”,国内各家媒体“蜂拥而上”,纷纷开辟专栏、专版以至专刊加强报道声势力度。通过媒体集中聚焦的“议程设置”作用,皇马访华一时间成为球迷欢乐的节日。在此次新闻大战中,媒体为了市场化炒作需要,有意渲染球迷的疯狂行为,记者表现也缺乏职业素养。媒体不经意间“塑造”了“扭曲”“变形”的中国人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传播着非理性的中国国家形象。教训深刻! 球迷形象——从疯狂到崇洋媚外  相似文献   

7.
5月8日,中朝两国国家足球队杭州之战,引起了全国球迷的极大兴趣,通过电视现场直播,球迷们目睹了比赛的实况。5月9日,新华社播发了一条消息,称这场比赛精彩、激烈,“在亚洲说来也算是高水平的。”然而,同日的上海新民晚报却在体育版显著位置同新华社唱了个反调。该报记者从杭州发回专电说,现场观众对这场比赛很不满意,议论纷纷,一是贾秀全、柳海光“留学”南斯拉夫之后,中国队的攻防实力明显减弱;二是场上双方失误太多,几乎没有出现什么精彩场面,技术特点和战术打法远未正常发挥出来;三是友谊气氛太浓,竞争场面不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些违法开办的小煤矿接二连三地出安全事故。其中,尤以山西为甚,称得上“接二连三”了。如今兴讲“透明度”,政府尊重百姓的知情权,媒体遇突发事件也都派出记者及时采访。可是,对于这类“报忧”的采访,总有人怕得要死,恨得要命。 有报道说,山西沁水县湘峪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14人死亡,有关方面隐瞒不报。当记者闻讯赶来采访时,竟有人暗中要出4万元让记者离开现场。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运动员数量预计将达到10500人左右,而注册的报道记者达到了21600人之多,远远超过了参赛运动员数量。可见,奥运新闻报道是名副其实的除了运动员竞技场外的“第二战场”,毕竟能到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是少数,全世界数十亿公众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奥运会的。在本届奥运会的报道大军中,  相似文献   

10.
所谓单边注入点,就是记者以新闻现场做报道点,通过电子媒介和光纤或微波作直播报道的一种现代电视节目制作方式.①“单边注入点采访是一种现场实时的采访手段,记者可以在比赛现场对刚比赛完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其他的新闻人物进行实时采访.”②随着体育比赛的规范与发展,电视报道技术的革新与完备,单边注入点采访在大型体育赛事报道中被广泛运用,并逐渐占据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这几年来,我们的新闻改革抓短、快、多,在这方面确有改进。现在一些有时限的新闻,最先到现场的往往是电视台的记者,或者广播电台的记者。但是,社会上也有反映,认为广播、电视新闻份量不够,轻飘飘,人们看了、听了,印象不深,不满足。所以今后广播、电视新闻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入,就得抓“四个度”:速度、广度、深度、高度。第一是速度。电磁波的速度是每秒三千万公里,在速度上没有别的传播工具可同它比拟了。这是广播、电视的优势。这就创造了一种条件,使我们广播、电视的新闻有可能跟新闻事件同步进行,可以做到“同步报道”、“现场直播”(即记者在现场直接作口头报道)。上海电台从1983年全运会起,许多报道都是在现场直播的。观众、听众认为这种报道很真实,使人如身临其境,感染力也特别强。比如,朱建华破跳高世界纪录,记者用报话机和转播车从现场向两台传  相似文献   

12.
前一段时间,北京各报报道了首都某报一名记者因涉嫌敲诈18万元被捕的消息,死活不肯说“某报”是谁。类似“为同行讳”的报道还看到过不少。看来不得公开媒体名,似是传媒界的“行规”。媒体如何对待同行短处呢?我不把媒体想得多复杂———被人摆平了,如果真那样,媒体可能稿子都不发了。但因是同行,碍于面子,手下留情的事确是有的,要不为什么不敢点媒体的名呢?也可能想给自己留条后路,谁敢保证属下众多记者不出“丑闻”,以免到时被别人“报复”。新闻界有问题该不该揭,有没有勇气曝光同行“家丑”,这是对每个媒体职业道德的挑战,也是检验媒体…  相似文献   

13.
张伟 《军事记者》2006,(11):11-11
对亲历报道,不同媒体的记者或同一媒体的不同记者,采写出来的报道都是不一样的。这个“不一样”,就是其独特性。对于电视记者来说,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是“亲历”。下面结合我自己报道“神六”发射的经过,谈点这方面的体会。2005年“十一”长假还没有过完,我们中央电视台担负“神六”发射采访报道任务的记者便打起行李,前往大漠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前往酒泉采访的各媒体记者,大多是从事军事报道的资深记者。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参与了“神一”到“神五”的宣传报道,可谓是对酒泉、对“神舟”了如指掌,但毕竟“神六”不是“神五”的…  相似文献   

14.
无视舆论关切和现场媒体记者的强烈诉求,是巨大的策略漏洞. 今年全国“两会”一如既往是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这里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很多媒体都派出精干的记者队伍扑上“两会”现场,“两会”现场成了新闻媒体的赛场,各路媒体记者各显神通,竞争异常激烈.但是,并不是每家媒体都有均等的机会,有的媒体近水楼台,有的媒体的则山高水长.为了不虚此行,不少媒体记者拼了,甚至用上“美人计”,用美女记者“诱敌深入”,可谓用心良苦.新闻信源稀缺,僧多粥少,稍有一点新闻资源,媒体记者就会扎堆上去抢食,一些媒体人“吃相”难看,影响观感.这固然与媒体人的职业素养有关,但实在是生存压力太大,一些媒体记者顾不上举止斯文、端庄了.  相似文献   

15.
盛曼 《视听界》2012,(3):109-110
体验式报道是张扬电视媒体特长和个性,利用电视媒体独特的视、听、读三位一体的表达元素,把服务做到位的报道方式,目前巳成为电视新闻常见的报道手段。在县级电视台,这种记者深入现场进行报道的形式,更能吸引观众、服务观众。  相似文献   

16.
围绕“思索”这两个字,也许能做一打文章。我这里要谈的记者的“思索”,专指一种作风。思者,思考也,索者,探索、研究也。记者要想经常不断地写出广大读者都喜欢看的作品,就必须养成这种不断思考、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孜孜以求的作风。人们批评记者的“懒”,总要说“腿不勤快”、“怕跑”云云。这样鞭策记者,以养成勤勉作风,当然是完全必要的。但我还以为,记者最忌的“懒”恐怕莫过于怠于“思索”了。比如,同样的题材,有的记者写出的报道就事论事,淡而无味,有的记者却能见微知著,从中提出具备“宏观”意义的问题;跑同样的行当,有的记者虽然报道也写得不少,但却很少引起波澜,而有的记者却能“连珠炮”似地提出打得  相似文献   

17.
借助不断迭代更新的“新技术”,媒体向外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无线电波将声音传播得广远,网络更是将地球变成一个“村”.新闻采集设备也不断更新,为了克服环境限制,在记者们难以落脚的危险地点进行报道,无人机进入了媒体的视野.用无人机采集新闻,可以让记者远离危险,报道的人力成本也会降低. 但是,新闻采集的“机器自动化”“无人化”也给媒体带来困扰.比如,无人机的电池续航能力与新闻事件报道时长不匹配,电池如果没电,报道就要中断,对媒体是一个潜在的隐患;此外,利用无人机采集新闻还可能遭遇“侵犯隐私”的指控.  相似文献   

18.
从2008年南方特大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到2009年西南大地百年不遇的特大干旱,再到2010年舟曲特大泥石流、各地洪灾,几年间,特大自然灾害频发。同时,国内自然灾害新闻报道也日趋成熟,电视新闻报道中记者现场出镜报道在大幅增加。那么,出镜记者如何做好自然灾害的现场报道?笔者认为,在自然灾害报道中,出镜记者把握好了“入”与“出”,就可以把报道做得既有“生气”又有“高度”。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丰田杯足球赛开赛的前一周,本报文体部电话铃声不断,数以百计的球迷朋友询问有关丰田杯比赛情况。一位鄂州的球迷几次打来电话说:“湖北日报体育版历来关注大赛,而且每逢大赛报道有声有色,不可能对丰田杯一无所知……”这位球迷朋友虽然肯定了本报对于大型体育活动报道的成绩,但却一语道破了我们在日常体育报道方面存在的不足。由此可见,除了继续搞好战役性报道外,在日常体育报道上下功夫,力争将体育版办出特色,全方位满足读者需求,是摆在我们体育记者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一提起“经济报道”,大家的第一个反应就立即会想到“观点+例子+数字”。正是在这种旧观念的影响下,“经济报道”也因此成了枯燥乏味新闻的代名词。但是从记者多年从事经济新闻报道的经验来看,经济报道也可以写得妙趣横生、引入人胜。现在在国内发行的多份经济类专业媒体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