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末农民大起义推翻了反动腐朽的明王朝,冲击了封建生产关系,大大改变了国内政治局面。在这次农民起义前,为什么张居正的改革终于遭到失败?在农民大起义后,为什么会出现清代一个时期的统一、安定和强盛?这说明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下面三篇文章就是试图从这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第八章讲《西汉前期的经济发展》。这章教村对前两章处于承前的地位,对后两章又起着启后的作用。在第六章教材中提到:“统一国家对人民是有利的,国家可以统一管理全国的水利事业,防御外来的侵略。战争减少了,人民可以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从事生产。”在第七章教材中讲道:“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但是,在这两章教材里,并未能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统一国家给人民带来的这些好处,也未能用史实说明封建社会里的农民战争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  相似文献   

3.
《陈涉起义》是我区新编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的课文。它节选自西汉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陈涉世家》,题目是节选者所加。 陈涉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农民革命斗争。它在打击地主阶级统治的同时,横扫了奴隶主复辟势力,以自己可歌可泣的英雄行动,有力地推动中国历史向前发展。毛主席对农民起义高度评价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相似文献   

4.
中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代至清王朝覆亡历时两千年有余,期间分裂与统一,战乱与繁荣凝铸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文明发展史.中国封建发展史同时也是中国农民斗争的历史.可以说,历代封建王朝的更替,莫不同封建农民起义或斗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的统治,诸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黄巾大起义、隋末瓦岗起义、唐末黄巢起义、北宋王小波起义、元末红巾大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以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规模较大,影响较深的农民斗争.农民斗争对当时的封建统治予以不同程度的打击,动摇封建统治基础,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东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建立在西汉末年农民大起义基础上的东汉王朝,其封建经济、统治政策、政治思想都发生了一些变革。其用人思想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仅就亲贤、德才和名实关系等三个问题,时东汉时期的用人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并分析用人思想变化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6.
“红军”是中国近代史上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统一称号。但是,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在领导武昌起义的时候,人民军队使用的仍旧是国民革命军的番号。1927年9月9日,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秋收起义,打出的旗号是工农革命军。那么,“红军”这一称号是什么时候提出和使用的呢? 1927年11月13日,共产党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曹学楷等领导湖北黄安(今红安)、麻城两县农民举行起义,起义军称“农民自卫军”。14日清晨,农民自卫军解放了黄安县城,活捉了伪县长贺  相似文献   

7.
<正>汉初思想家的时代感西汉初年产生了成批的著名史论,如陆贾《新语》、贾谊《过秦论》、晁错的言论、贾山《至言》、司马谈《论六家要指》等。史论活跃的局面,是汉初这一历史转折时期各方面社会矛盾推动的结果。汉初思想家处在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亡汉兴的历史转折时代,处在新的封建统一政权刚刚建立,必须解决它在政治上经济上所面临的矛盾以巩固自己的时代。这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 社会背景及文学概况一、社会背景:(一)隋的统一和隋末农民大起义:隋的统一。生产力稍有恢复。隋代的暴政。土地兼并。对外侵略。阶级矛盾尖锐化。隋末农民大起义,结束了三十年的残暴统治。  相似文献   

9.
关于光武帝刘秀评价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秀是历史上颇有建树的封建帝王。他的一生事业,始于参加西汉末反王莽的农民起义,立下大功;继而消除割据,统一全国;君临天下后,不骄不怠,将巩固统治的基础建立在与民休息,让人民安居乐业上面,成就中兴大业。他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时代的佼佼者,是地主阶级杰出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10.
汉武帝时期的财政改革是在汉帝国入不敷出的急切情况下进行的,虽然对形成强大统一的汉帝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对当时的商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却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而这种影响直接为西汉帝国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历史上,王莽曾以西汉皇室外戚的身份代汉建立新朝。新朝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但它却是连接西汉与东汉的一个朝代,而且还以曾经发生过不同寻常的王莽改制和声势浩大的绿林、赤眉农民大起义而著称于后世。总之,西汉末年王莽代汉建立新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件大事,而王莽建立新朝的时间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间。近几十年来,我国的中学、大学中国历史教材和许多中国史论著,以及《辞海》等大辞典,普遍把王莽建立新朝的公元纪年定在公元8年。然而,事实上王莽建立新朝的公元纪年应该定在公元9年,定在公元8年是错误的,必须予以订正。  相似文献   

12.
线索梳理一、线索与特征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到公元220年东汉灭亡,包括秦、西汉、新朝和东汉四个统一王朝,这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大一统的时代,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奠基时期。1.从政治上看。(1)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创建和巩固.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  相似文献   

13.
德里的起义     
研究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具体事件和具体进程,对于了解这次起义的性质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在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这方面的材料还不多,对于起义的完整的叙述还很缺乏,因而对于起义性质一些结论也是缺乏说服力的.这次起义经历了三个不同的时期.第一时期以米勒特起义为始,以起义者在德里建立政权为止.这是起义的开始时期.在米勒特起义前还有一个酝酿过程.第二时期从德里起义政权建立到德里不幸陷落,它包括了许多重大事件.这是起义最重要和到达高潮时期.第三时期是起义者由  相似文献   

14.
西汉末年,由于王莾纂权之后,实行了一系列脱离社会现实的政策,加之自然灾害的影响,加剧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发展。公元十七年在今湖北境内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绿林农民大起义。起义爆发后得到当地群众的广泛响应,到地皇四年(公元23年)绿林军等农民起义部队打败王莽官军甄阜、梁丘赐部后,队伍空前壮大,众达十余万。当时绿林军尽管人多势壮,但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文号、旌旗、表帜”,为了把反莽斗争推向深入,农民军“诸将会议立刘氏以从人望”,实行统一领导,指挥各部的反莽斗争。于是他们在淯水沙滩上拥立了刘氏后裔刘玄为帝,即为更始皇帝。但是史书对更始皇帝刘玄即位时间的记载都不完全一致。如:  相似文献   

15.
南宋一朝从公元1127年至1279年,共统治一百五十多年。教材中南宋历史主要叙述了三方面内容:抗金、抗元的民族斗争,国内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南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抗金斗争的内容,在课本的前一节己经叙述了,抗元斗争将在下节教材中简要说明,本节教材主要谈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和经济发展。下面分两个小题分析。一钟相、杨么起义南宋一朝的农民起义是相当频繁的,仅在南宋初期与钟相、杨么起义的同时,就有建州(今福建建瓯)的范汝为起义、信州(今江西上饶)的王念经起义和江西一带的彭友、陈顒起义等等。到孝宗以后各朝,农民群众反抗地主阶级的斗争,更是连绵不断,一直到南宋的灭亡。教材中叙述的钟  相似文献   

16.
1928年5月党领导的渭华起义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北方领导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中工农革命军和陕东赤卫队紧密配合,支持热情高涨的农民运动,支持农民群众开展对敌斗争,有力扩大了起义的斗争成果和社会影响。在渭华起义95周年之际,回顾渭华起义中党领导革命军队与农民运动相结合推动革命斗争发展的历史,总结其经验教训,对于新时代团结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封建社会的农民革命战争”是中学《中国历史》课本的重要一章。在这一章中,秦末、唐末、明末三次农民大起义又是重点。为了更好地使学生熟悉这三次起义的基本情况,了解起义农民敢于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史绩,我在复习这一章的时候,运用了比较的方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比较三次大起义的原因 毛主席说:“地主阶级对于农民的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迫使农民多次地举行起义,以反抗地主阶级的统治。”这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历次农民起义共同的根本原因。然而,这三次大起义发生在三个前后不同的封建朝代,各有它具体爆发的原因和导火线。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的主要原因是秦朝繁重的徭役和苛刻的刑罚。导火线是他们在被迫赴边境服役的途中,因遇雨误期,触犯了地主贵族的刑律,面临着死亡的威胁,陈胜、吴广这两位胸怀“鸿鹄之志”的英雄,毅然在大泽乡举行起义,以锐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金田村起义140周年纪念。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时期由农民阶级领导的第一场伟大革命运动,其革命目标和理想,同秦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的千百次农民战争基本相同。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不同的时代,既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又是中国农民阶级试图担负起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尝试。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带有这一时代的特征,以区别于历次农民战争。本文拟从下列三个方面谈些看法,求教于同仁。以西方宗教为号召的旗帜古代农民战争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在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只能借助宗教形式作为凝聚农民群众的手段。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领导人张角在起义前首先创建了太平道,《太平经》录下对“平  相似文献   

19.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汉室政权,改“新”朝,他随后的改革制度并不成功,不久爆发了绿林、赤眉等农民起义。汉朝皇室后裔刘秀自此登上了历史舞台,他通过征战四方完成了统一大业,恢复了汉室统治。  相似文献   

20.
湘南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和领导一系列武装起义中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武装起义。作为起义的重要领导者,朱德以其非凡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胆略,认真吸取南昌起义的经验教训,在危机时期,继续高举我党独立领导武装起义的旗帜,在中国革命的道路上进行艰难的探索,把武装斗争和农民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对起义的成功举行和失败后排除“左”倾盲动主义的干扰,实现伟大的战略转移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