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曹阳 《中国德育》2005,(4):19-20
一、对养成教育的认识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来说,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充分发掘其非智力因素,帮助其成才;好的生活习惯能培养其自理能力;好的品德习惯可以使学生成为“好孩子”。  相似文献   

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可见,抓好养成教育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养成教育是现今社会的首要问题,也是学校必备的课程,更是我们教师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用之不尽。”养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只有抓好了养成教育,才能逐步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通过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我校取得了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4.
张弘 《天津教育》2014,(23):32-33
一、背景思考 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养成看似小事,却关乎个人的终身发展和一个民族的素养。加强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也是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5.
镇赉县第二实验小学遵循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教育理论,开展了以“孕育孩子心灵、塑造成功品行”为主题的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造学生德智体全面健康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6.
袁兴智 《南昌教育》2004,(12):19-20
教育是什么?教育家叶圣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良好的习惯能使人受用无穷,是人生巨大的财富。养成教育,它是关怀一生的教育。有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说:“他终身学到最重要的东西,是幼儿园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良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大量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在一定年龄阶段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何红娟 《西藏教育》2012,(10):13-14
罗明在《我建议中小学开设成功学课程》中对“养成教育”的解释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养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功的人格。”一个人习惯的养成是成长过程中在家庭和学校、社会中长期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养成教育有利于孩子成才、成人。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也用不尽。”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却是教育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的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理念在当今新时期有了新发展,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最实、最具有操作性的抓手,现在我们特殊教育特别重视和推动以培养习惯为主的德育工作,尊重聋儿的发展规律,促使他们自觉培养良好习惯。聋哑儿童因为生理上的缺陷,他们的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达到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这是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对初一新生的养成教育汤原县第一中学校康凤云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孔子也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在初中阶段,一定要把道德行为训练当做重点,使学生的道德认识转化成道德行为,形成习惯。因此,每...  相似文献   

12.
一、习惯的重要性 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中外教育家十分重视青少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少小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  相似文献   

13.
著名作家与哲学家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学校应该始终把“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养成教育是社会主义高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加强养成教育,对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搞好这项工作的首要问题,是统一认识,明确思路,增强自觉性。笔者仅就有关高校养成教育几个认识问题发表几点看法,以资交流。一、提高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有人认为:高校养成教育就是行政事务的管理,将“养成”称之为“教育”不过是冠冤之词罢了。这种观点涉及到四个方面问题:第一“养成”是不是“教育”?回答是肯定的。“养成”是我国古代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朱熹集注:“养谓涵育球陶,侯其自化也”。另有“培养”、“调…  相似文献   

15.
甄珩 《甘肃教育》2008,(8):13-13
“养成教育月”活动的重点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健体习惯,设计“养成教育月”方案,要紧紧围绕这一重点进行。  相似文献   

16.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可见,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小学时期又是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习惯是什么?是一种自动化的动作和稳定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7.
刘志强 《辅导员》2009,(18):59-59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在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养成教育不仅是团队组织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是整个德育管理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本人认为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8.
张军 《甘肃教育》2013,(20):29-29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而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文明习惯。”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切实加强对青少年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江西教育》2014,(1):96-96
《浅谈养成教育》中最为亮丽的一个部分是“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中的第四章节。它阐述了养成教育中必须注意的四个方面,即:第一,养成教育不能泛化、绝对化;第二,养成教育必须赋予新时期的内容和要求;第三,不要忽略了智慧性习惯的培养;第四,严格训练时不要扼杀了孩子的创造性。这一部分,对养成教育的实施有着深刻的认识,充满着理性思辨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张萍 《青海教育》2014,(12):51-51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它包括行为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等的培养。智障学生智力迟钝,能力低下,反应迟缓,生活自理能力和辨别是非水平均较差,因此对他们的教育与训练,除了要矫正他们在认知、情绪及个性方面的缺陷外,重要的是培养其良好的习惯,特别是行为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