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在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英雄叙事的影像阅读中,两性话语是文本非常丰富的话语类型。甚至很多剧作,把两性话语作为电视剧文本的基础话语构成,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中书写英雄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本,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对于解释和叙述历史在新世纪有了崭新的意义。不同于20世纪90年代前后,剧中所塑造的平面化、呆板化、"高大全"式的不真实英雄,新世纪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更加注重利用艺术的审美观、利用大众对革命年代的怀  相似文献   

3.
如何通过大众化叙事策略让崇高庄严、"板着面孔"的"革命"题材转变成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产品,成为新世纪以来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思考的重心.由于"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身份所限,"战争史诗类"题材电视剧在较为狭小的话语空间中多采取展示宏伟战争场面和虚构雕琢细节等商业化叙事策略;而对于"英雄传奇类"题材电视剧而言,战争暴力的展示和革命历史的"移位"叙事成为其赢得市场的主要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4.
历史英雄的影像化书写,成为当前大众文化的消费热点之一。历史题材电视剧英雄叙事不仅占据着受众日益增长的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为他们提供了关于英雄的梦想、幻像、行为、思维模式和身份认同的原材料,形成当下"媒体奇观"的一个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5.
宋法刚 《声屏世界》2007,(10):35-36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用鲜血换来的,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浇灌的。抗日题材电视剧是对那段历史的影像化追忆,也是对民族英雄的仪式性缅怀。众多的电视剧给我们树立了一座英雄的丰碑,上面镌刻着陈赓、许世友、刘洪、李向阳、姜大牙、李云龙等观众熟悉的真实英雄或传奇英雄的名字。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这些英雄中少见国民党抗日英雄的身影,这无疑是艺术的一种缺憾,也是历史的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6.
新主流电视剧重在表现革命历史题材或群体英雄的人物建构,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传递与重塑。新主流电视剧《人世间》完成了中国主流叙事的创新性表达。本文将借以此剧从新主流电视剧的生成语境、外部表征与时代价值来探寻其现实主义的浪漫化表达。  相似文献   

7.
司洪岳 《东南传播》2012,(8):113-114
历史题材类电视剧是中国电视剧中极具特色的一个类别,其创作题材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因而自电视剧诞生之初,此类题材便备受专业人士的关注,而生长于传统文化下的收视大众亦对其青睐有加,尤其近年来,历史题材电视剧在大众中持续"升温"。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电视剧市场的两大群体,即电视剧制作者以及收视大众两个方面分析此类电视剧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视湘军崛起的背景下,湖南本土制作或参与制作的以历史题材为主的一系列质量较高的电视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湖南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理念和审美表现体现了湖湘文化与历史想象的整合,形成了"沉雄顿挫"的创作风格.其创作的独特性既标志了湖南电视剧在国内电视剧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又为我国当今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跃 《视听纵横》2009,(4):84-85
在我国,丰富的历史记载和近代战争的历史史实,既为战争题材电视剧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原型,也为战争题材电视剧在中国的率先发展和繁荣奠定了基础。在将近六十年的发展中,制作体制和审美思潮的转变影响着战争题材电视剧的思维的转变,也深刻影响着此类题材的叙事策略走向。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23日开始,重庆广电集团对电视卫星频道进行全新改版。此次改版重庆卫视着力打造一英雄”品牌,深度发掘本土文化,观众将欣赏到大批“重庆味”十足的本土英雄题材电视剧。  相似文献   

11.
呼唤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精品阮若琳据统计,从1992年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会议到1994年5月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的两年时间内,全国共拍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40部254集。1994年中宣部“五个一工程”评奖,在18部获奖电视剧中,...  相似文献   

12.
孙宝国  吴瑕 《视听界》2013,(4):58-60
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政策和管理层面积极鼓励和倡导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在立项上支持,在播出上扶持,在评奖上倾斜。这些措施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较前一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相对数量仍偏少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绝对数量直线上升,成为堪与历史题材、军旅题材以及都市题材比肩的电视剧类型,获得了观众广泛的接纳和认可。尽管如此,与其他热门题材电视剧相比,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数量增长上尚处劣势,远未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13.
姚金江 《今传媒》2015,(3):103-104
抗战题材电视剧是一种受到广大受众热烈喜爱的电视剧类型,但随着近几年抗战题材电视剧的膨胀,使其备受热议。通过对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抗战题材电视剧进行分析比较,重点对电视剧中人物形象进行多方面阐述,并从历史角度、美学角度以及情感塑造等角度展开深度剖析,旨在通过客观分析为抗战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梁馨月 《视听》2016,(11):23-24
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作为我国亟待保护的文化链条之一,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历史题材电视剧现状的分析,探索其文化视角下的基本属性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5.
经侦题材电视剧《猎狐》作为2020年首部经侦剧,其在经济犯罪的呈现上下足了功夫。在这部电视剧中艺术地建构起家国形象和英雄话语地位,对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国家意识形态再生产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94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研讨会选择在革命摇篮——江西井冈山市召开,其意义是深远的.同时也体现了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对江西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关心和重视,是鼓励也是鞭策.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围绕这两大历史事件创作的献礼剧成为我国电视荧屏一道令人瞩目的风景。同时,现实题材电视剧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创作呈现出新的探索,穿越剧和翻拍剧也成为本年度电视剧创作值得关注的现象。纵观2011年中国电视剧创作情况,可以明显感受到电视剧创作者在弘扬主旋律与追  相似文献   

18.
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哲思之风自上个世纪90年代悄然兴起,进入新世纪后在某些经典题材的翻拍中达到高峰.本文以“赵氏孤儿”“吴越争霸”“秦始皇”等先秦及秦代三大经典题材电视剧为研究对象,从四方面分析了其中体现的哲理思考:传统的复仇观念是否符合正义原则,什么是英雄,政治权术与政治道德及人格尊严之间的关系,历史进步与君主道德之间的关系.本文认为,这些站在人、人性和人类文明角度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哲思,表现出一种此前少有的“文化的自觉”,反映了走向现代化的国人试图把传统文化纳入一个更为科学、合乎理性、更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全球文化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自中国电视剧诞生之初就已经出现,并且始终是中国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出现了大量经典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对建构国家形象、培养人民的爱国情感起到了重要作用.2021年时逢建党百年,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赢得了广泛热议和好评,获得了豆瓣9.3分的超高评分,是一部难得...  相似文献   

20.
《视听界》2009,(5):12-12
缘起 日前,广电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重申电视剧使用规范语言的通知》,要求电视剧的语言(地方戏曲片除外)应以普通话为主,一般情况下不得使用方言和不标准的普通话。而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少儿题材电视剧以及宣传教育专题电视片等一律要使用普通话。电视剧中出现的领袖人物的语言要使用普通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