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出版社是从诞生那天起,就承担着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职能,大学教材和学术著(译)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但是目前代表大学社特色的学术著(译)作的出版状况令人担忧.有些出版社学术著作的出版严重萎缩,每年零星地出版几种依靠作者包销的图书,越来越趋边缘化.还有部分大学社译著在十年前大批引进后,没有收到预期效果而不再持续;另有一些大学社则根本没有译著的选题规划.  相似文献   

2.
大学出版社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一项特殊使命: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出版大学教材和学术著作是其产品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学术著作包括国内学术专著和学术译著。但是目前,市场压力以及体制改革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大学出版社学术著作严重萎缩,有的甚至没有此类图书的选题规划。对于学术译著来说,由于没有外部补贴、加之较高成本的引进版税、  相似文献   

3.
权威彰显品质:今年航天类图书大多是由专业的出版社来出版,如中国宇航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等重拳推出了一系列航天科普精品图书。中国宇航社从德国权威出版机构Springer引进的《联盟号宇宙飞船》,是国内第一本最详细、最全面地介绍联盟号飞船的译著;航空航天大学社出版的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实习记者 李广宇 王涛)大学社为我国的学术科研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外界一直以为出版资源丰富的大学社在服务教学科研、繁荣学术出版的征途上会一路凯歌,风光大好,但通过近期与几家中小型大学社社长的接触,记者发现一些中小型大学社正行走在尴尬地带,发展过程中的诸多羁绊使一些出版社遇到了发展"瓶颈".  相似文献   

5.
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AAUP)在加拿大举行的年会上呼吁大学出版社要保持国际地位,树立全球观念,步入商业性出版社没有做好的文学出版领域。 大多数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大学教师的学术著作为业务重点,年会表示要帮助这些学术出版商开辟新的出版领域。作家帕里尼认为,大学出版社面临相当好的机遇,因为英美的商业性出版社都已落入大公司的手中,而这些大公司实际上正在“毁坏图书文化”。30年前,出版高质量的图书是件轻松的事情,但是如今好书要行乞才能出版,大学出版社要抓住这个机会。可以出版地方上好的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学术译著作为图书出版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科技类学术译著(以下简称译著)的出版越来越多地得到各出版社的重视,出版的品种也逐年增多,大量优秀的各国优秀学术著作进入我国读者的视线。但经笔者分析,多数译著的销量却始终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究其原因,除了由于译著受其专业性、受众面窄的影响外,营销手段不充分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实行出版社“办社审批制”的中国,大学出版社几乎都建在国家的重点大学。在重点大学建立出版社,其宗旨和作用肯定有别于一般的地方出版社或商业出版社,那就是要利用大学出版社从属大学的地缘优势,依托大学的学术力量,从出版方面反映大学的学术成就,弘扬大学的学术风范,从而提  相似文献   

8.
据日本95年《翻译世界》3月号揭载,94年日本十大畅销译本排行为: 1.奥斯塔著,柴田元幸译《月亮宫殿》(新潮社) 2.德米勒著,上田公子译《将军的女儿》(文艺春秋社) 3.杜勒斯、卡达里合著,宇野邦一等译《长期稳定》(河出书房新社) 4.戴库斯特拉著,富士川义之监译《倒错的偶像》(纸沙草社) 5.弗里德里库著,柴田京子译《好莱坞帝国的兴亡》(文艺春秋社)  相似文献   

9.
作为以大学为依托的出版单位,大学出版社有着特殊的属性和地位,担负着为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科研学术和人才培养服务的任务;做好专业化、特色化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任务、宗旨及社会环境决定了大学社的定位.面对出版业竞争愈加激烈和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新形势,大学出版社的定位问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我们认为,立足于自身所具有的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是立社之本.只有大力促进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把专业化做大做强,在专业化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大学出版特色的社会化经营道路,才是绝大多数中小型大学出版社的正确抉择.  相似文献   

10.
大学出版社的重要任务是出版学术著作,促进我国学术研究的繁荣和发展。进入新时代,大学社在学术出版方面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任务越来越繁重,使命越来越光荣。面对重大机遇与挑战,大学社应该如何开展学术出版工作,需要进行战略思考与策略选择。文章认为大学社应该以专业特色化、出版品牌化、产品精品化、视野国际化、业态数字化等五大战略为引领,主动实施六项策略来促进学术出版工作并帮助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建立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以其高雅的学术形象跻身于我国出版队伍的行列,保持着自身的相对独立性。中央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和国家“十五”规划为我国新世纪初的经济发展规划了宏伟的蓝图,也赋予大学出版社更加重大的使命。大学出版社已成为繁荣与发展我国出版事业,促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军。一、坚持办社宗旨才能充分体现学术性大学出版社具有与地方出版社某些相同的性质和特点,同时又具有自己特殊的学术形象。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形象主要通过出版学术观点较新、能反映当…  相似文献   

12.
何皓 《现代出版》2009,(3):14-18
一、大学出版社图书产品结构分析 我国现有大学出版社103家,占全国出版社总数的17.7%,2007年出书品种占全国总品种的26.7%。从经济效益来看,大学出版社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年销售收入一直保持较快增长水平,高于全国出版业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大学出版社分为综合类、理工科类、文科类和师范类,图书产品主要包括大学教材教参、学术著作、中小学教材教辅及一般图书。秉承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大学出版社中除少数师范类大学社外,教材和学术著作占主导地位,通常都占总品种的60%以上。按照国际通行的关于出版的三分法,在学术出版、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中,教育出版无疑是大学出版的主流。  相似文献   

13.
学术译著出版难是近年来我国出版界一个突出的问题。 以出版科技作品面较宽的科学出版社为例。该社自1954年建社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出版科技译著,直到1986年(“文革”期间除外),译著占出书总数的比例一直在40%左右。但从1987年起,译著所占的  相似文献   

14.
业界博览     
大学出版社应开创什么样的出书格局? 虽然大学出版社的实力不断增强,在出版界可谓异军突起,但一些大学出版社出书结构失衡、教辅图书一枝独秀的情况日益加剧。有的大学社教辅类图书占码洋的80%以上,有的社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书摊上却几乎全是清一色的中小学教辅图书。这种出书格局的失衡,已为不少大学出版界人士所认识,并对此作了积极的探讨。事实上一些大学出版社通过不断积累,并借助于自身的优势强化个性,开始形成自己的品牌特色,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大学社成为学术图书的出版重镇;广西师大、陕西师大出…  相似文献   

15.
经过30年的砥砺前行,大学出版社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起了传播和传承文化的重任.出版事业迎来新的历史机遇,大学出版社在坚守学术出版的同时,只有不忘品牌立社、特色立社、质量立社,加强内涵建设,加快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始终立于潮头,为出版强国建设发挥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高校出版社现已成为出版大军中的一支重要队伍。目前,全国有高校出版社近百家,其中有四家被评为国家优秀出版社。根据《出版经济》2004年第11期提供的大学出版社造货码洋排行榜,可以看到过亿元的有18家,其余的都是中小型社。近年来,有一批高校社从自身具体实际出发,在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校的学术资源方面,闯出了自己的路子。但仍有不少高校出版社还处于苦苦挣扎状态,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一、高校出版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出版社最初成立的目的非常明确,即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服务,组织出版大学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出版反映学校学术研…  相似文献   

17.
在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赖以生存的教材教辅面临巨大的市场竞争,通过开展学术出版,改善产品结构和提升产品质量无疑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砝码。本文从分析学术出版的特点和当前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现状入手,重点阐述了目前大学出版社学术出版的制约因素,并从产品策略和销售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柳斌杰署长发表在《大学出版》2007年第4期的文章《只有高起点 才能大发展》以宏观的视角,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大学出版状况的基础上,对我国大学出版社的历史、现状、出版环境、发展模式等做了深入探讨,切中肯綮,启人深思。文中在论述我国大学出版的发展目标时,特别提到我国大学出版社应该借鉴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模式,为促进学术发展、实现学术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以为,对于中国大学出版社而言,回归和倚重学术出版,通过学术出版树立大学出版品牌,发展和壮大自己,是中国大学出版人必须重视和深思的事情。  相似文献   

19.
汪江 《现代出版》2007,(2):50-52
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大学的基本功能,大学要发挥它们的功能,就必须有相应的学术机构作保障,其中包括大学出版社、图书馆等学术辅助机构.目前美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共有125名成员,每年约出版10000种新书,同时出版约700种学术刊物.在美国,每10本新书中就有一本是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可见美国大学出版社对美国学术界有重要的影响.对美国大学出版社学术辅助作用的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大学出版社性质的认识,有利于大学出版社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引言 中国的大学出版社(这里指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成立,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出版处.他们都翻译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