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期以来,“阿Q精神”是被作为“国民性”、“劣根性”加以挞伐的。但“阿Q”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阿Q精神”的内涵无比丰富,阿Q的反抗精神、觉醒意识、生存毅力和革命要求,都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意志和愿望,从中可以寻觅出“阿Q精神”的另一个符合当时国人群体心理的层面。同时,通过与“堂吉诃德原则”的比较,以及与当下浮躁心态的比较,更可见出“阿Q精神”的认识价值与和某种人类精神相鉴照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阿Q与堂吉诃德历来被中西方文学界视为“艺术人物形象的典型”。两人的爱情世界迥异,阿Q对吴妈的爱是一种性本能的萌发和冲动,是一种脱离了社会基础的爱;堂吉诃德对杜尔西内娅的爱是一种高贵但沉迷于幻想的虚幻的爱。这两种爱都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应该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男女进行的高尚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3.
不死的阿Q     
罗曼·罗兰说:阿Q不仅是中国的,也是全人类的。既是全人类的,便使这一文学典型,具有了不朽的价值。我想到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他在某些方面,与我们的阿Q有着类似的地方,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堂吉诃德主动地向虚妄的旧世界宣战,唱出了理想主义的悲歌;阿Q则是被动地向压迫者和人生的逆境表示某种反抗情绪的宣泄,却用精神自慰的方式表达试图使现实境况合  相似文献   

4.
在读完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之后,总觉得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独自在案头思索半天,终于将它和鲁迅笔下的《阿Q正传》扯到了一起。细细想也确实如此,堂吉诃德与阿Q有着十分相近的性格,阿Q简直成了堂吉诃德的缩影。在此,我们不妨将两部小说中的部分段落进行一番比较,从中发现它们的相同:一、自信堂吉诃德与阿Q都具有一种建立在几乎是梦境中的自信,一种虚幻的自信,而在我们的这两位主人公眼里却是格外地现实,甚至以此作为生活的动力。试比较  相似文献   

5.
王海 《华章》2012,(21)
鲁迅先生在1921-1922年创作了《阿Q正传》,作品中的“阿Q”形象世人皆知,所衍生出的“阿Q精神”更是影响深远.本文从现今的一些社会现象重新论述了前人早已有之的论点:“阿Q精神”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是人类普遍的精神状态.“阿Q精神”确实随处可见,无时不在,无处不存.本文同时从唯物主义的辨证论出发,论述了“阿Q精神”有其积极的一方面也有其消极的一方面,并且这两方面在一定条件之下是会相互转化的.本文试从“阿Q精神”是对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精神弱点的形象概括;“阿Q精神”消极作用大于积极的一面;“阿Q精神”也有着积极的一个方面论述随处可见的“阿Q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阿Q正传》中,鲁迅分明是从胜利和失败两方面来描写啊Q的精神胜利的。所以,阿Q的精神胜利的属性,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看,才能得到完整的理解。1阿Q精神的实质从阿Q精神胜利法的失败中,可以看到,他的精神胜利法实际上只能在精神领域发挥作用,只解决自尊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阿Q与堂吉诃德历来被中西方文学界视为"艺术人物形象的典型".两人的爱情世界迥异,阿Q对吴妈的爱是一种性本能的萌发和冲动,是一种脱离了社会基础的爱;堂吉诃德对杜尔西内娅的爱是一种高贵但沉迷于幻想的虚幻的爱.这两种爱都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是应该建立在性爱基础上的男女进行的高尚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8.
阿Q该怎么办     
阿Q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形象,历来受到平多于赞扬。但无论从作者的创作态度,还是就小说客观的倾向来说,都是值得同情的。阿Q的堕落是残酷的社会使然,罪不在阿Q。精神胜利法是人类为了维持生存而在精神上超越苦难的一种方法,是全人类的,只是由于中国文化的特别,在弱者阿Q身上表现的特别突出罢了,阿Q死抱着精神胜利法不放也是无奈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阿Q这一形象之所以能够耐得住研究家的无穷解读,而且始终“难解其中味”,就在于他是鲁迅这样的伟大作家,从社会学的角度,以人类根本性的生存境遇和精神状况对阿Q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观照和反思,从而创造出阿Q这一不朽的形象。本文试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阿Q社会性的边缘化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鲁迅笔下的阿Q,是一个受奴役受压迫被人轻视的下层人,大家对他的处境表露出同情,而对他的精神即阿Q精神,又往往会报之以嘲笑和鄙夷。其实是我们仅仅看到了阿Q精神的负面影响,而没有看到它的正面价值。为了尽可能地挖掘出阿Q精神即精神胜利法的合理性,我先向学生讲了一则故事。  相似文献   

11.
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是世界文学中两个永恒的形象,几百年来世人评论很多。堂吉诃德是一个热情的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者,但他的经历恰恰证明了人文主义的缺憾;哈姆雷特以人文主义的理想为精神支柱,坚持与封建社会的罪恶势力斗争,他的战斗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对人文主义的高扬。通过对这两人物形象做比较,揭示出人文主义在他们身上的背离与统一。  相似文献   

12.
《堂吉诃德》这部经典作品一直被不同时代的读者和评论家作出自己的解释,焦点又都集中在对堂吉诃德这个典型人物形象的理解上。塞万提斯赋予了堂吉诃德不同的文化身份。这种多重身份的交织所产生的矛盾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也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富。本文从堂吉诃德的多重文化身份的角度来分析该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所蕴藏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13.
《堂吉诃德》中的“插入本文”有一部分是“镜子-本文”。这些“镜子-本文”以其与“主要本文”的相似性,对读者和行为者均产生了指示作用,并通过预言和回顾加强了对作品“主要本文”的寓意的表达———即对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的表达。堂吉诃德所代表的理想,是神话型的理想,堂吉诃德也因此成为了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永恒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堂吉诃德历来被认为是一个滑稽可笑的人物,但是在他的性格之中,却有着坚定的理想主义信念。他有为了个人理想和社会正义而努力奋斗的骑士主义精神和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观。通过他与阿Q的一些比较,也能发现他内在的理想主义追求。  相似文献   

15.
堂吉诃德是一个具有矛盾性和多重性的立体层构,作为一种典型,它蕴涵和揭示了许多本质的东西,而这些本质的东西往往是穿透历史的,具有着超越时空的普遍性。不同时代读也往往从不同的角度对之进行开掘和拓展,读的这一再创造活动必然使堂吉诃德这一形象的内涵具有多义性。再则,作在孕育这一形象时具有复杂的精神心理状况,作精神心理的断层和转换活动也使这一形象呈现出寓言化的、精神错位的色质。这一切都使唐吉诃德作为一个卓越的学形象具有“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16.
《莫须有先生传》深受《堂吉诃德》影响。两部作吕不仅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诸方面有相似之处,体上,游戏的笔调、“涉笔成”的结构,也是两部作品共同的审美特征。《莫须有先生传》可以说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17.
本首先列举了堂吉诃德形象的多义接受现象,继而从两个方面,即形象本体的特殊和读自身与所处时代的不同,来探究其中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吉诃德形象本身具有超出一般形象的丰富内涵和独特的性格结构,因而给读提供了特殊的接受契机,由此造成这一特殊的接受现象。  相似文献   

18.
《堂吉诃德》中叙述声音的复杂性导致了主题的含混性,同时也成就了《堂吉诃德》作为一部伟大经典的小说的地位。堂吉诃德起初只是被认为是一个滑稽可笑的疯子,后来却被解读成一位可爱可敬的理想主义者。本文从叙述学角度,通过对叙述声音的分析重新把握这部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林贤治是世纪之交出现在中国的一位难得的批评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堂吉诃德。早年的乡村经历及其人生体验,以及鲁迅的精神遗产、俄罗斯的文学艺术,共同铸造着他的情感、心灵和意志,成为他文化/精神结构中的坚实土壤。林贤治其人其文,具有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的气质,与我们这个犬儒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知识者的精神状态,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