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罗兰 《宣武教育》2006,(1):16-19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的语文教材中,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内容,即:“语文综合性学习”。所谓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指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学习方式,以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沟通、书本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体活动,体现听说读写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协调发展,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的学生自主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2.
正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语文学习方式。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开展综合性学习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提到:"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一、激趣参与,巧妙处理阅读材料在进行每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教师要在明确本次活动主题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的要  相似文献   

3.
胡微微 《快乐阅读》2011,(18):118-119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各年级都有"综合性学习"的具体要求。在"教学建议"中还特别强调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结合我校的"基于信息素养的学科综合性学习"的研究,通过一年多来的主题单元活动,我认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如何有效地实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呢?关键在于处理好活动的“五个过程”。一、计划过程科学合理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要使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首先就必须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活动计划。因此,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个环节的工作。(1)资源搜集和筛选。资料的收集和筛选是一份科学合理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形成的前提。教师应在制定计划之前,积极的搜集课本内课本外、学校内学校外的所有语文综合性学习资源,并做好搜集记录,然后参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现有的条件,语文教学的目标等因素,筛选出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资…  相似文献   

5.
笔者认为,语文综合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不仅概念不同,而且主题目标、形式内容、情感体验诸方面有很大的区别:①综合阅读有教材,而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是活动主题。②综合阅读以语文为支撑,横向沟通各个学科;综合性学习以学科知识为骨架,促使学生纵深发展。③综合阅读重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综合性学习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四个方面。要落实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必须在认真领会其重要性的基础上,较为准确地把握其特征,才有利于指导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设置了综合性学习这一课型.把实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按照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七——九年级的要求由浅入深地设置内容。  相似文献   

8.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使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语文学科的内容非常广泛,它包括自然、科学、生活、历史、社会等,本身就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要体现语文知识的运用,着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使语文课程与其它课程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9.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在实现语文学习目标的同时,提高对自然、社会现象与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标准》这一要求,既符合汉语言学习的规律,又顺应了新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从《标准》的这一阐释中,笔者认为综合性学习是促进知识综合运用和能力整体发…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强调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经。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沟通课堂内外 ,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 ,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为此 ,我校四年级学生以学校校园网、学校图书馆、学校所在的小区———荔港南湾及广州市各大名星楼盘为教育资源 ,开展了长达一个学期的语文系列实践活动———《我与小区同成长》。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热爱小区荔港南湾的…  相似文献   

12.
吴忠志 《湖北教育》2004,(13):44-45
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表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然而,如何正确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如何把握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质与精髓,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李间欢 《教师》2013,(6):59-59
语文教学是一个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学科,课标明确要求:"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沟通课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等教学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标准》(稿)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中强调: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些论述对目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这一新概念。这一新的理念告诉我们,语文综合性学习应该开放语文课程,沟通听说读写,沟通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沟通课内课外,沟通校内校外,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可感的现实中习得语文,学到更多更珍贵的东西。在这样的理念引导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有了丰富的资源、精彩的活动和独特的收获。语文综合性学习扩大了语文学习的阵地,也因此拥有  相似文献   

16.
朱凤霞 《考试周刊》2011,(12):64-6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语文教师提出了要求:"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开展综合性学习,就是要注重语文的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探究性,  相似文献   

17.
新课标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能主动进行探索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并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深思的问题:语文教育的疆界在哪里?它是不是需要  相似文献   

19.
<正>生活化语文是指引入学生的生活资源活化语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进而将语文置于学生生活之中,帮助学生形成对生活、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为进一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综合性学习的特点,是对传统语文教育的一个重大突破。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充分考虑初中学生形象思维活跃、表现欲旺盛、好胜心强等特点,遵循学生亲历亲为、自主发展、探索发现、交流合作等原则,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资源,创设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环境,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