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发明》2008,(5):72
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容庞杂,但其根本的目的都在于通过向受众提供富有“创意”的产品,来实现满足受众对“创意”的需求,并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从共性的角度考虑,大众媒介作为面向广大受众的信息渠道,在传播文化创意产品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柯伊 《科教文汇》2010,(1):61-61,67
在现代的电视媒体发展进程中,受众选择能力提升的速度大幅度增加,导致现代的电视节目必须以更快的更新改进速度来维持收视率。上海纪实频道制作播出的《文化中国》,正是诞生于文化类节目不断寻求改进的阶段。本文将主要从栏目的节目组成元素解读以及节目变体方面对《文化中国》进行节目剖析。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卫星和有线电视相结合的传输技术的发展,电视跨入了多频道时代。本文从我国电视频道自身的发展状况,强调要搞好频道专业化经营,必须科学准确地进行定位,培育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栏目,优化频道节目资源,塑造频道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媒体时代到来,广告呈现出信息传播模式由“中心扩散”到“多点互动”、广告营销模式定位精准营销、广告受众消费心理改变、传播终端“便携为王”等特点,与此同时,我国广告教育却相对滞后业界发展,数据时代的广告教育不仅仅需要转变,由此带来“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式”和“实践教学”全方位的全新的思考和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5.
杨静坤 《科教文汇》2009,(15):265-26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卫星和有线电视相结合的传输技术的发展.电视跨入了多频道时代。本文从我国电视频道自身的发展状况,强调要搞好频道专业化经营,必须科学准确地进行定位,培育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栏目,优化频道节目资源,塑造频道良好的形象。  相似文献   

6.
对于“收视份额”的空前需求以及收视率评价体系的市场驱动,都迅速激活了国内省级卫星电视频道的“品牌化”运营思维。这一新思维同样对于地处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卫视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伴随江西卫视传播环境的迅疾变化以及电视受众收视行为的多元化等一系列新问题与新情况,江西卫视以立足本地域“红色文化”为出发点,重新进行内容编排,重新制定传播策略,希冀以“红色品牌”的差异化定位追求目标受众的广泛性和稳定性,进一步打造具有江西特色和主流气派的卫视品牌。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也是公共性的时代,公共性的时代需要文化的公共性.文化公共性是文化生命之源,也是文化“走出去“的内在根据.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以“统一战线”为标志的文化发展路径等,彰显中国文化模式的公共性意蕴,也承载起中国发展之“机”.但是中国文化模式“向内的”着力点的外向化和“向外的”着力点的内向化,使中国发展面临诸多挑战,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内在阻障.  相似文献   

8.
电视频道专业化的实质是对电视市场的细分过程与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我国电视专业频道虽然数量较多,但在单一的广告盈利模式下步入了一种“广告收入——收视率——大众化”的三角死循环,使得专业化频道不专业,呈现泛专业化的趋势。基于此背景,电视频道专业化的盈利对策为:观众的选择——盈利的基础;质量控制与成本控制——盈利的两种基本手段;广告创收——盈利的最直接手段;盈利模式多元化——盈利的可持续性路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品牌化以来,频道竞争日益白热化,精彩节目频频出现。然而,如何在电视主旋律节目体现和谐的风格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广播电视除了张扬新闻信息传播与政治思想宣传的功能外,还应彰显文化传播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推行频道专业化,栏目品牌化以来,频道竞争日益白热化,精彩节目频频出现。然而,如何在电视主旋律节目体现和谐的风格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广播电视除了张扬新闻信息传播与政治思想宣传的功能外,还应彰显文化传播的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1.
尹刘平 《金秋科苑》2009,(8):274-274,276
随着电视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分众传播越来越受到电视人的关注,找到受众适合的内容,适合的时间,适合的节目编排与节目风格,成为当今电视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偏好分析也因此成为了各电视频道抢占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焦点。准确的掌握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以培养和维持频道忠诚,是电视频道专业化探索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2.
影视产业化、频道专业化是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影视产业化进程中并不一帆风顺,面临着“专业频道不专业”、“千台一面”的尴尬的境地.探讨了宏观背景下影视频道的经营问题,提出了建立省级台影视频道联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电视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分众传播越来越受到电视人的关注,找到受众适合的内容,适合的时间,适合的节目编排与节目风格,成为当今电视发展的一个新的课题。受众的收视习惯和偏好分析也因此成为了各电视频道抢占收视率和收视份额的焦点。准确的掌握和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的收视需求以培养和维持频道忠诚,是电视频道专业化探索的强大助推器。  相似文献   

14.
于方婷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5):263-263,133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大众传播越来越呈现出分众化(或小众化)趋势,频道专业化的提出和实行恰恰能够满足观众多样化的需求,在同一时间内提供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培养固定的受众群,是电视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任晓敏 《科教文汇》2008,(4):144-144
由于媒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媒介文化传播成为文化传播研究的核心;而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这一媒介成为媒介文化传播的当代形态。在媒介文化传播中,网络媒介的文化传播具有强大的“聚合力”和“扩张性”,从广度和深度上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6.
沈玉虹 《科教文汇》2010,(20):59-59,74
电视频道专业化是趋势,只有频道真正走向专业化,才能形成特色、形成风格、与众不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城市电视台的局限性又导致频道专业化很容易走向同质化。如何使频道真正专业化,成为目前各地电视台探寻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李芮 《科教文汇》2020,(10):187-189,192
法语教学语法正面临着“双重短缺”的困境。为改善这一现状,本文从中国本土教师的经验性知识出发,旨在考察法语语法在《你好!法语》教材中的本土化方式。研究显示,本土教师出于他们对受众教育文化和元语言文化的考虑,对法语语法做出了不同方式的改编。本文分析了改编后的语法相较于普适性的教学语法所具有的优势,以期提高法语语法的描述质量。  相似文献   

18.
当电视文化由买方市场转入卖方市场,即电视进入以受众为中心的消费时代后,受众的心理和受众的需求成为各电视台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新闻节目,其报道内容日趋平民化,在前期报道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与此同时,对于电视节目表现形式创新的研究却相对滞后,重内容轻形式的新闻节目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何又春 《科教文汇》2008,(20):224-225
自二战以来,美国就一直在做着文化帝国的美梦,极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扩张,力求建立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其政治、经济霸权的“全球文化”。所以在全球化时代,对文化多样性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它是民族文化发展中最为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文化、语言、翻译三者之间的关系,论证了文化翻译的理论基础。本文认为:文化翻译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即对文化以及语言的“表层”与“深层”结构进行研究,探索文化与翻译的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文化“传真”意指文化翻译的基本准则,即要求译语从文化义的角度准确地再现原语文化所要传达的意义、形式及风格。翻译中“文化传真”度的把握也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