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在电子产业发展和校企合作背景下,结合校企合作公共实训基地运作的实践经验,探讨电子电工专业实训课程教改.提升电子电工专业教育有效途径:从“建立课程-实训-顶岗”三位一体的实训教学体系入手,逐步形成以实训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以实训为核心的岗位技能实训体系;在实训中融入就业创业教育,真正实现电子技术“做中学,学中做”体验式实训,提高学生就业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李逢春 《职业技术》2011,(12):51-52
本文主要探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实习与就业的衔接问题并做简要分析。本文通过对文秘专业实施校企合作的意义,文秘专业实习的要求,理论知识在实习过程中的运用等方面的研究,指出如何做好文秘专业实训与就业的衔接。同时,通过研究文秘专业毕业生校企合作中实训与就业的衔接问题,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如何让文秘专业的同学更好地做到实训与就业的无缝衔接,也推进E&T课程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突破,以人才培养改革、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培养满足企业管理、技术服务、生产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经过几年不断地摸索,在专业负责人和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先后与多家著名企业进行"校企合作",探索出"技能大赛促订单培养,共同育人成合作就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得到"生产性实训,零距离就业"的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行动学习的经管类专业实训实践平台及教学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行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行动学习的经管类专业实训实践平台和教学体系,它强调从企业需求出发,设计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分层次实训实践平台,以模拟对抗、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方式,结合行动学习原理,制定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校企合作教学体系。以探索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与方法,并从更深的层次推动高等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促进高等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职园林技术专业园林工程预决算课程教学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走出教室、走出校园,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程项目实际计价工作的开展过程为导向,以行业发展需求为根本,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内容,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真实的工作项目为载体,配合理论学习。进行课后同步练习实训及综合实训,融“教、学、做”一体,培养有个性特征的、有创造性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增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的系统性,校企共同开发网络综合教学实训系统,该系统面向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实训内容,强调以技术理论知识为架构,以技术运用和应用为目标,通过"技能实验-课程实训-专业实战"的进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  相似文献   

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依托地处石油石化产业基地的地理优势,在校区、专业、课程校企合作共建三级体系的支持下,开展了"油矿地质现场实习"课程内容校企一体化设计,教学过程校企一体化承担,专业知识、思想政治一体化教育的课程建设,在课程层面为克拉玛依校区高等工程教育示范基地"新工科"建设开展了实习实训的教学探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探索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就业是校企合作的较高形式,核心是校企双方联合构建课程体系、联合开发课程。本文通过总结湖北工业职院国家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校企联合构建课程体系和联合开发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探索了"技术技能三段式"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人才培养的组织及专业核心课程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新形势下开展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核心职业能力以及及时掌握最新就业信息。但是当前现实校企合作中存在着办学观念传统封闭、校外实训专业不对口、校企合作不深入等问题。文章指出新形势下,应实行"来料加工,生产实训相融合""订单委培,招生、教学、就业一条龙""旺季顶岗,淡季学习"工学交替等校企合作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随现代学徒制体系应运而生,是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创新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高职院校深化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实践路径。高职旅游类专业有着贴近企业需求、实践技能要求高、实习就业直通车的教育优势,使该专业大类的"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如鱼得水,注重实效。这一过程中,校企双方要遵循合作性、全程性、项目化和应用性原则,共同搭建校企合作支撑平台,充分依托运行体系创新平台,通过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课程实训与工学交替等具体路径协同育人。  相似文献   

1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开放与发展的教育教学平台,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以企业的实际产品为载体,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教学、实训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全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校外实训类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课程思政的实施需深挖企业育人功能。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职业技能实训课程为例,其优化课程思政的方法是,优化设计理念,凝练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的思政资源,以"三寓三式"为基础和手段改革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标准并修订评价体系,最终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下"技能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同向同行,展示高等职业教学实践育人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高职旅游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旅游教育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办学思想,确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定向就业"的办学模式,实施"校内课堂教学—校内实训教学—校外实践教学—校外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形成"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实践"的实践教学链,优化实践教学资源,突出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服务产业发展的高职教育理念,结合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专业多年的职业教育实践,本文从专业定位、培养目标、专业核心课程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等方面对基于地矿行业标准"项目引领、工学结合、校企共育"地质找矿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此模式是一种校企紧密合作、工学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的就业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目前高校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课程体系改革为突破口,依托校企合作,在实训就业基地以课程置换的方式,实现毕业与就业之间的"无缝"对接的就业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课程开发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的特点,分析了课程设置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课程开发过程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训相结合、校企加强合作、考证与能力培养兼顾等原则,阐述了以就业为导向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原则,设计课程标准;以基于工作过程为指导,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实训课程的实施;"以赛代训",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的课程开发整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得出,新疆地方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上成效不明显,存在着实训实习条件、教师实践指导能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校企合作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不足,解决这些问题只有深化校企合作,在课程教学层面要和企业劳动结合起来,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学生就业保障机制,建立基于企业技术创新和变革的课程教学体系,共建具有生产性和技术研发能力的校内实训基地,建立校企之间专业技术人员有序流动的人员管理体系,做好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及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在职业能力提升、专业认知引导、实训项目资源建设等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结合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岗位就业意愿低、缺乏专业竞争力,市场营销实践教学资源缺乏实效性等现象,基于"双路径"实训教学模式,结合市场营销的专业特色,围绕提升专业知识能力和职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提出了改革传统实训教学模式:基于专业销售能力等具体目标进行实训设计;开发职业能力实训专门课,强化核心职业能力训练;构建区域性实训资源共享联盟,多层次地开发校企合作实训项目,以及以科研课题为依托开设"创新型"项目课程等优化实训教学资源等具体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是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率的必然趋势。本文以高职材料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探讨"四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双师教学团队的培养方式,创新"立体化"能力递进式的实训平台群构建模式。在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工学结合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的有效方式。高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应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专业定位与轨道交通发展紧密结合;应推动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双赢的合作方式;应突出岗位能力培养,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应强化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创建工学结合的实训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