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大地电磁测深法在西部勘探中优势的分析,结合其地球物理原理,指出建立区域电性模型对MT资料预处理、反演、解释等工作的重要性。结合阿什里地区概况,提出MT首支电阻率统计法、测井电阻率和区域综合资料电性统计等方法来建立区域电性模型。  相似文献   

2.
吴微 《内江科技》2012,(4):102+140
利用大地电磁(MT)不受高阻层屏蔽、对低阻层有较高分辨率、不受地层速度影响的优点,对阿什里地区地质构造、地层展布等进行研究。本文在采用多种手段建立测区的电性模型的基础上,首次以野外地质踏勘得到的露头地质剖面为约束,将MT资料与重力相结合进行综合地质解释,得到MT01线基底埋深、地层起伏、断裂展布规律及构造格架,并预测油气勘探有利区带,为该区下一步勘探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EH4电磁成像系统在新疆某缺水地区寻找地下水的应用,通过对该区的EH4电磁资料进行分析和反演处理,获得了该区的电阻率断面图,从图中不仅能够反映出含水地层与隔水地层的电阻率差异,而且得出此工作区内第四系与侏罗系的电性地层界线,解释了含水构造和断裂分布情况。根据以往的找水经验,工作区内断裂构造是很好的导水通道,此工作为下一步水文地质详查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在电法勘探资料解释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图件有单支曲线、反演电阻率断面图、水平电性切片图和顺层电性切片图等,其中反演电阻率断面图和顺层电性切片图在解释中最为常用。电法勘探往往需要探测多个含水层的富水情况,需要对不同的目地层位做顺层电性切片,往往需要在反演电阻率断面图上对应深度进行人工读数,然后再利用Surfer软件绘制顺层切片图。人工读数环节造成电法资料解释效率低下,并且经常出现人为读数失误造成假异常,给电法资料解释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生成顺层电性切片图的方法,既提高了成图效率,又提高了成图的准确性,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论述了应用高密度电阻率法对溶洞的结构特征进行探测。实测资料表明,高密度电阻率法对地下电性不均匀体的分辨率较高,可用于准确判断地下异常体的位置、形状、规模和埋深等;二维高密度电阻率反演模型能准确反映地下溶洞的规模,发育及展布情况和空间形态特征等;根据在洞口观测情况,溶洞内填充了泥质岩类,泥岩和富含水的地层电阻率一般比较低,因此,笔者推测低阻异常体可能为溶洞发育部位,而高阻体为白云岩的反映,为溶洞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宏亮 《内江科技》2008,29(4):109-110
红柳油田是一个大型鼻状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岩性-构造油藏,主力含油层位馆陶组,为河流相沉积,目前已进入高成熟度勘探阶段,隐蔽油气藏勘探成为勘探公关的主要方向。结合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构造解释的基础上,运用波形相位特征、地震属性分析、测井约束反演等储层预测技术,综合研究储层发育,进行隐蔽油气藏勘探开发,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法勘探是一种通过人工建立电场根据地下介质的物性差异对电场分布的影响,测量地表电位差进而推断地下介质分布的主动源电法勘探。与传统电阻率法相比,高密度电法具有观测精度高、采集速度快、数据采集量大及生产效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采空区、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及工程勘察中。目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实际勘探生产中,还主要为二维勘探,但是地质结构大都为三维,二维勘探需要将地下三维异常体看成二度,采集、处理反演后的结果只是一种近似,计算精度和反演效果较差。然而三维高密度野外数据采集受自然条件和生产成本等因素制约,由于三维勘探容易受各种因素制约。因此,二维数据体的三维反演可以有效的解决二维高密度在空间形态上的不足,不仅实现了三维电阻率反演及成像,还克服了三维数据采集的诸多不便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辽东东区胜顺东三维工区1:50布格重力异常数据分析,采用相关搜索黄金分割反演方法该工区进行了视密度反演,对进一步推断火成岩的空间特征,落实地层、构造、储层、成藏规律,确定勘探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通过储层流体替换思路,储层下部流体替换储层上部流体,使储层内流体性质在纵向上一致,反演计算在该流体性质饱和上部储层时的理论电阻率,利用储层上部实测地层电阻率与理论电阻率差异研究流体性质变化,显示含水饱和度变化情况,进而精细解释油层。通过陕北斜坡XY井区岩心、测井和岩电实验等资料整理,分析了岩石电阻率的岩性、孔隙结构等影响因素,利用综合物性指数来研究孔隙结构,明确胶结指数受控于孔隙结构,建立了胶结指数与综合物性指数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可控音频大地电磁法(CSAMT)对野外资料进行圆滑滤波以及静态校正后,以卡尼亚电阻率二维反演剖面为实际勘察资料,在电阻率二维反演剖面的基础上进行地质推断解释.将该方法应用于西北某铁路地质条件复杂的某隧道勘察,结合工区地质平面图资料以及物性参数,对地下复杂地质结构进行了推断解释.成功地划分了构造,圈定了岩体,划分了地质界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划分隧道围岩类别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夏昱 《今日科苑》2006,(11):I0015-I0015
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使测井资料的应用变得更加直观,其解释成果拉近了与地层特征之间的“距离”。本文从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的基本原理入手,以实例的形式分析了地层微电阻率扫捕成像测井在井旁构造分析、地应力方向确定、储集空间识别方面的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通过矿岩试样的物理电性特征测试,发现与矿化有关的构造蚀变岩和碎裂岩的电阻率变化范围为2317~2664ΩM,极化率的平均变化范围1.14%~1.45%,相对具有"高阻、高极化"的特征,说明研究区具备地球物理勘查前提。结合研究区的地质资料,选用激电中梯进行勘探试验,目的是了解主要容矿构造F1断裂蚀变带内的矿致异常特征,预测矿体的深部延伸。经对激电中梯成果圈定的4处异常区分析发现,其中3个与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位置相吻合,推测为矿(化)体引起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张新亮  李冬梅  肖冬升 《内江科技》2011,32(1):132+110-132,110
精细油藏解剖的目的是通过已知油藏的现有资料,对油藏开发过程中重点区块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以期达到同类型油藏中由已知推测未知,获得油藏扩边的滚动开发方向:本文以柬鹿西斜坡沙二段的构造、构造岩性复合、地层以及沙三段的岩性等多种类型油藏,在区带研究基础上,以台家庄构造带晋40油藏作为代表,通过沉积相特征、砂体展布规律以及油藏成藏模式等方面的研究对其进行油藏精细解剖,以期来解决其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指明其扩边方向。  相似文献   

14.
田圣风 《内江科技》2011,32(10):140-141
东部凹陷北部地区茨榆坨油田中段油气资源丰富,但勘探程度很低为了进一步落实区域构造,搞清储层发育状况,寻找油气资源接替区,运用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及储层反演技术在该区重新开展了构造精细解释、沉积相研究、储层反演及综合油气评价,搞清该区构造、储层配置关系和油气分布规律通过综合评价,优选有利圈闭进行井位部署。  相似文献   

15.
黄芳  张建芝  杜波 《内江科技》2011,32(7):136-137
盐家地区沿陡坡带广泛发育多期叠置的砂砾岩体,其结构特征复杂,难于勘探开发。本文在明确砂砾岩体沉积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岩性、电性、地震反射、属性特征和反演资料等特征探索形成了一套基于地震资料的砂砾岩体期次划分方法;通过单井与地震资料的相互标定和约束,划分出砂砾岩体大尺度的沉积期次;根据地震响应变化规律,通过时频分析、约束反演等技术精细描述砂砾岩扇体内幕特征,将研究区沙四段划分为9个期次,圈定了砂砾岩体的分布范围。该方法在勘探生产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该类油藏由定性预测到定量描述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内江科技》2019,(11):22-23
江西中部某盆地冷水坞组地层烃源岩丰富、总有机碳含量高,具有非常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但由于该盆地多为红层覆盖、地面条件复杂,深部火山岩分布广泛,导致地震资料品质较低,目的层埋深、厚度、构造等信息不清,将二维地震资料重新处理解释,应用于该盆地油气勘探,理清了研究区地层展布、厚度及埋深等相关的关键信息,落实局部构造,为页岩油气、致密油气参数井提供有利靶点。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阻率法同常规电法性以其生产成本低、工作效率高等特点,建筑工程的地基勘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某热电厂工程地基勘查为例,详细的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的原理、施工方法以及技术参数的设置,并对野外采集数据进行滤波反演等处理获得了反映地基稳定性情况的视电阻率断面图,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丽  耿尊博 《内江科技》2013,34(3):35-36
当用水基泥浆钻井时,地层中的粘土矿物吸水膨胀,产生蚀变现象。在本文中我们启发于曲线重构技术,基于FAUST公式对目标油区不同岩性地层电阻率与密度测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拟合出电阻率与密度测井之间的关系;基于GARDNER公式对目标油区不同岩性地层声波与密度测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拟合出水基泥浆影响严重的泥岩类地层中声波与密度测井之间具有良好的统计关系。经过对密度和声波测井曲线的校正,加强储集层与围岩的速度差异,进而提高测井约束地震反演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在水文地质勘察与工程地质中广泛应用到高密度电法,该方法具有探测深度大、探测精度高、高采集效率、采集数据量大、点距小等优点。在某工区的地热勘察中应用了高密度电法,并对其在地热勘探中的可行性进行验证。为给地热勘探提供理论依据,在经过软件反演后,视电阻率数据的采集可用温纳装置,裂隙地下埋深情况以及地下延展分布等情况通过视电阻率异常特征和断面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福建省经济建设需要,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了“中国地质构造区划综合研究与区域地质调查综合集成”项目中的“福建省地质系列图件编制与综合研究”,修编新一代《福建省区域地质志》,编制福建省1∶50万地质系图列.项目组以活动论观点,开展变质地层和火山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岩石谱系单位的清理与统一、构造格架的建立等主要基础地质问题综合研究,着重研究并建立了福建省岩石地层划分表与各断代地层分区、侵入岩岩石单位划分与侵入岩区带划分、构造单元综合划分与构造旋回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