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邬娟  信静 《科教文汇》2009,(11):67-67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知识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网络的特点、大学生的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使大学生成为网络成瘾症的高发人群。可以通过强亿大学生对网络的认识来加强自身的控制力,利用专业人员的帮助和辅导使大学生摆脱对网络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通过网络,小朋友们可以学习知识、获取信息;通过网络,小朋友们能够交流思想、开发潜能;通过网络,小朋友们还可以享受另一种童年。但是,也有很多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甚至还患上“网络成瘾症”。一份调查显示,目前,北京未成年人患“网络成瘾症”的比例竟高达14.8%。  相似文献   

3.
论网瘾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随着网络的迅速扩张 ,网瘾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种新的心理成瘾症包括网络交际成瘾、色情成瘾、强迫信息收集成瘾和游戏成瘾等 ,其成因有网络因素、意识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社会和个人应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和戒除网瘾 :辩证地看待网络 ,防止网络崇拜 ;建构适度控制体系 ,净化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环境 ;提高对网瘾的认识 ,用“心药”医治“心瘾” ;正视自己 ,做好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4.
王惠英 《科教文汇》2008,(29):64-6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成瘾症对中学生身心的危害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对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进行探究,并提出重点提出了应从家庭、学校以及中学生自身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教育对策,以充分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网络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网络道德的特征及计算机网络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就如何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6.
切实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青年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网络给他们带来了诸多影响,本文具体分析了网络道德的特征及计算机网络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就如何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创业活动中的创业群体,其创业成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梳理现有政策项目及查阅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网站,归纳了大学生创业政策支持的类型,通过考察大学生创业决策之后获取创业资源的各种有效渠道及其运行状况,发现社会支持网络影响大学生创业政策绩效。接着对现有的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与关联关系结构进行分析,并在创业社会支持网络功能实现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大学生创业成效的社会支持网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欢  祝阳  刘颖 《现代情报》2014,34(8):42-46
网络伴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影响其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网络社会熏陶着当代大学生,在该群体社会化过程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社会化基础、社会化途径、社会化内容与目标3个方面,建构个体社会化的一般模式。基于网络社会的特征,剖析网络社会如何冲击传统的个体社会化模式。基于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出大学生社会化的特征。从提升技能、角色扮演、社会化内容角度,思考网络社会在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探讨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采用问卷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网络自我表露、网络社会支持与大学生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社会支持、网络自我表露与抑郁两两相关显著;网络自我表露和网络社会支持对大学生抑郁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网络成瘾分析及干预策略讨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互联网技术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限制,为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了方便,与此同时,也导致一些用户包括大学生无节制地使用网络,影响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损害其身心健康.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本文就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的内涵及成因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的一些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与一般的创业者相比,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往往更加缺乏创业所需要的社会网络.本文以大学创业指导中心所扶植的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网络结构对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网络规模越大,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创新性创业绩效越好;社会网络异质性越高,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创新性创业绩效越好,而成长性创业绩效越差;社会网络密度与联系强度越高,科技型大学生创业者主观性创业绩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
喻厚伟  胡显 《科技广场》2012,(7):180-182
网络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大学生生活方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也相互联系并相互区别;网络二重性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二重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网络的自然属性重塑大学生的社会结构,二重地改变着大学生生活的时空结构。网络的社会属性削弱大学生现实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性;改变大学生生活的社交范围,并为其提供更新的社交方式;二重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  相似文献   

13.
郭娟娟 《科教文汇》2011,(12):163-164
大学生网络成瘾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要表现在信息选择强迫、电脑思维主导、道德情感冷漠、社会人格异化等方面。针对以上现象本文从娱乐心理、求知心理、性好奇心理和不满现实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并认为应从建立干预体系、丰富校园文化、加强心理咨询及增强网络监控入手引导大学生走出网络成瘾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德新 《科教文汇》2008,(28):62-62
当代大学生网络诚信已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成长和网络社会的发展,因此要正确认识网络诚信、大学生网络诚信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的涵义以及网络诚信的内容,找出大学生网络诚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构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体系,最终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的意识,培养网络诚信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孙美玲 《科教文汇》2011,(21):23-24
人既是现实社会的主体,同时也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然而大学生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使得大学生的主体性面临弱化,甚至是丧失的危险,因此构筑大学生在网络境遇下的主体性成为网络德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刘军  吴瑶瑶 《金秋科苑》2009,(14):211-2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和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陷入了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之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本文旨在阐述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探索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17.
刘军  吴瑶瑶 《今日科苑》2009,(14):211-211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而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主力军,其网络意识和行为对整个网络社会的道德现状将产生重大的影响。大学生在利用网络获得大量信息和愉悦身心的同时也陷入了形形色色的网络陷阱之中,出现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本文旨在阐述大学生网络失范现象,分析现象出现的原因,进而探索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相似文献   

18.
进入新时代以来,各种科学信息技术都在不断发展,信息化社会开始来临,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的虚拟性在很大程度上瓦解了当前的道德建设,大学生作为我国优秀文化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与弘扬者,如何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做好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建设工作对于社会发展而言十分重要。本文主要就是对信息化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进行分析,首先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并为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王桥莲 《科教文汇》2013,(15):19-19,22
本文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法律意识调查,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学校教育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方面反思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并提出增强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7,(6)
本文结合大学生创业的实际,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通过对大学生对现有社会支持网络运用情况的分析了解到,大学生对自身社会支持网络的运用多数处于无意识状态,需要充分拓展和运用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并转化成自身创业的资本;同时也了解到大学生创业需要的各种支持主要来自于其家庭和亲友,来自政府、学校、社会、企业等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支持严重不足。随着全民创业的升温,积极构建并发挥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功能和作用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