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华 《文学教育(上)》2011,(23):109-115
1926年张季鸾、吴鼎昌、胡政之共同组成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使得《大公报》成为中国历史乃至世界报业史上熠熠生辉的一份报纸。在张季鸾的主导下,《大公报》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奠定了独特的报格,承传了中国报业史上"文人论政"的传统,将中国现代报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
陈媛媛 《考试周刊》2015,(48):32-33
张季鸾与国民党,尤其是蒋介石的关系,是学界研究的焦点,但对于张季鸾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的研究却凤毛麟角。本文研究了张季鸾主持新记《大公报》期间对中共的态度流变。文章认为,张季鸾言论主张均以国家利益民族权益至上为最高原则,他不赞同中共阶级斗争的共产主义理念,但随着形势发展及中共的崛起,张季鸾对于共产党的态度逐步发生转变,由反对到尊重不拥护,其言论对中共有褒也有贬。  相似文献   

3.
在整个中国近代报刊史上有较大影响力的当属具有百年历史的《大公报》了,而把《大公报》推向中国报刊史乃至世界报刊史前端的应该是1926年9月1目由昊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三驾马车”舍组新记公司接办的《大公报》时期。这个时期《大公报》实行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即“四不主义”办报方针和经营策略,才真正使《大公报》深得民心、名震中华、响誉世界。这种巨人的办报精神,对当今的媒体而言也有一种很好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人论政"传统从王韬1874年创立《循环日报》开始到1948年储安平主持的《观察》被封而中断,前后共75年。"文人论政"是1949年以前中国近代报业区别于国外报纸的最大特色,是中国报业的独有传统。文章主要通过对张季鸾主编《大公报》期间的言论研究,结合"文人论政"在中国报业史上的发展脉络,对张季鸾主编《大公报》时期的办报特点进行梳理归纳,并予以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5.
《大公报》“四不“方针的当代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明霞 《文教资料》2005,(24):188-189
在中国新闻史上,《大公报》是创办比较早且较为重要的报纸之一。创始人英敛之在1902年6月17日《大公报》的第一号“大公报序”里,即为大公报开宗明义:“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大公报创刊之初即定下了敢言、不畏强权的调子。三位具有留洋学子背景的“文人”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1926年9月1日以新记公司的名义续刊《大公报》一举成功,不仅使一张关闭了的报纸起死回生,而且很快使其成为中国北方的舆论重镇。新记《大公报》之所以能获得成功,除了因为其资金、组织、文章以外,还因为《大公报》提出的独特的办报方针,即“不党、不卖、不私…  相似文献   

6.
该文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论了由张季鸾、胡政之、吴鼎昌主持《大公报》期间,所表现出的政治倾向、采取的办报方针以及报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作法,客观地评价了这一时期《大公报》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庆贺创刊100周年之际,贾晓慧博士的博士学位论《(大公报)新论》恰在此时出版,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巧合。《大公报》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私营报纸,曾获美国最负盛名的新闻学府密苏里新闻学院颁发的荣誉奖章。《大公报》于1902年6月17日创刊于天津。首创为具有维新思想的英敛之,继由王郅隆接办,1926年9月由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三人合作以“新记”名义接办。  相似文献   

8.
听到鑫毅(宦乡)同志病逝的噩耗,我的泪水不禁滚滚流下。鑫毅同志是有名的新闻家、政论家;中年以后从事外交工作,中外蜚声。他对国际经济问题,尤有卓越的见解。他服务新闻工作这一段期间,我们曾有很深的友谊和密切的合作。我作为新闻记者,有逾六十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最钦佩的有两位,一是旧《大公报》的张季鸾先生,他是我走  相似文献   

9.
试析新记《大公报》的自由主义职业报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记《大公报》是我国近现代史上独具风格的民营报纸。以张季鸾、胡政之等为杰出代表的新记大公报人所不懈追求的报纸的独立、自由精神以及职业化的办报理念,铸就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营报业的辉煌,开辟了我国新闻界对自由职业报刊探求的道路,而且他们的报刊思想已经包含不少西方现代报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论因素,其思想的精神内涵对我国当前报业的改革与发展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身于浙江海宁的名门望族。他在大学主修英文和国际法,毕生从事新闻工作。曾在上海《大公报》、香港《大公报》及《新晚报》任记者、翻译、编辑,1959年创办香港《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其间创办《明报月刊》等。  相似文献   

11.
《大公报》在中国近代史上影响重大。近年来,以《大公报》为研究对象的资料选编、专著和论文层出不穷。任桐著《徘徊于民本与民主之间》一书,在内容和结构上,新意迭出,卓见纷呈。该书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利用多种研究方法,系统阐述了1927年到1937年《大公报》诸多政治改良思潮,对《大公报》的政治言论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以说,它的问世,推动了《大公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著名报人王芸生,1901年9月出生于天津。他出身贫微,未进过正式学校,却成为大知识分子,先后任过重庆《大公报》总主笔、上海《大公报》总编辑。他的渊博知识来自“勤”和“苦”。王芸生喜欢“书山有路勤为径,  相似文献   

13.
在1946年11月至12月"制宪国大"召开期间,《大公报》连续发表多篇社评,就制宪中许多问题进言献策,呼吁制定一部民主宪法。《大公报》的部分建议得到了大会采纳,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从条文上看是一部比较民主的宪法。然而,国民党并无真正还政于民的诚意,《大公报》呼吁的民主只是一厢情愿的幻想。  相似文献   

14.
新记《大公报》:从“文人论政”到“新闻专业主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学者们多将新记《大公报》视为“文人办报”的典型,将其性质概括为“文人论政”。“文人论政”传统确实对新记《大公报》有深远影响,但作为一份现代报纸,它的性质已经超越了文人论政这个话语体系,迈进到现代新闻专业主义的概念范畴。从新记《大公报》的从业者角色定位和报纸功能定位两个方面来看新记《大公报》人论政而不参政,不与实际政治发生分外联系,不是启蒙者或政治家,而是职业报人;新记《大公报》奉行经济独立、政治自主的原则,以新闻为本位,言论公正,意见多元,其功能定位为独立的公共舆论机关。这正是今天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曹禺的《日出》在文坛上被公认为成功的收获,对它的评论也有很多。但《大公报·文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副刊,是最早对其作出批评的刊物。本文试从1936年12月份与1937年1月份《大公报·文艺》对《日出》的集体批评,以及曹禺对这次集体批评的回应出发,来探究《大公报·文艺》集体批评对《日出》最初面世经典性地位的确立作用。作家与评论家之间良性的互动,对于当今这个不太纯粹的文学批评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评论环境,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时代大背景下,妇女解放受到格外关注.《大公报》的创办人英敛之是具有维新思想的爱国人士,他利用《大公报》积极宣传变法,反对专制,讨论妇女问题.本文以20世纪初在天津创刊的《大公报》为视角,研究舆论界对妇女解放“反缠足运动”的倡导和支持,以窥当时妇女解放的全貌.  相似文献   

17.
1926年—1930年天津审判离婚案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公报》从1927年设立《妇女与家庭》专栏以来,对天津1926年—1930年的离婚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报道。本文在《大公报》的基础上,分析了当时天津离婚问题的特点,并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创刊于1902年6月17日的《大公报》至今已逾百年,在当时,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业大报,真正让其发展、繁荣起来却是1926年9月1日续刊的新记《大公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新记《大公报》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了当时中国报业的最高水平。其经营管理模式有着独到之处,特别是在人才经营战略上大公报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通过实施一系列用人策略,为报社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创刊后的短短几年,就让新记《大公报》迅速成长为一份全国性大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新记《大公报》成功的人才经营战略对于当前传媒集团的经营有着宝贵的借鉴作用,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宣传本位与新闻本位是新闻事业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定位,近代以来的我国新闻媒介在宣传本位与新闻本位的反复胶着中曲折发展,大致历经了重舆论宣传而轻新闻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重新闻而轻舆论宣传阶段(张季鸾主持《大公报》时期)和宣传本位至新闻本位的转向阶段(建国至今)三个阶段,我国传媒的产业化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将簇拥我国新闻媒介走上新闻自由化道路.  相似文献   

20.
对新记《大公报》的经营策略、人才培养和业务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新记《大公报》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在于其自觉或不自觉地走上了一条新闻专业主义的发展道路,而这也是对我们今天的新闻改革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