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浮力产生的条件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中气体浮力的产生相较于液体浮力,更加难以实现形象化展示。为此,在教学中借助中学化学实验室现有氢气制备装置及物理实验室中“声音的传播”演示实验设备,自制“气体浮力的产生”演示装置。该演示装置可以使浮力的产生这一抽象的过程变得可视化,易于被学生所理解,从而轻松突破浮力概念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2.
自然教材第三册关于“大气浮力”一课,有个“孔明灯”升空实验.如果教师演示精彩,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是这样做好这一演示实验的。一、制作要领。最简单的孔明灯是桶状的,必须先用一块薄而轻且不透气的长方形纸糊一个纸筒,上  相似文献   

3.
1 浮力产生的原因演示实验初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关于浮力产生的原因这一演示实验,我们用实验室配备的演示器作实验时,发觉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导致成功率极低。按照一些参考资料上的方法做实验,觉得效果也不够理想。我们经过思考和摸索做成了如下的浮力演示器。演示时,只须将该演示器倒置后再正置,即可揭示浮力产生的原因。(1)该演示器的结构如图1,  相似文献   

4.
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六章浮力,是在综合比重、压强、二力平衡、液体内部压强等知识的基础上,引入的新课题.为了使学生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掌握阿基米德定律及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课本中设计了相应的演示实验.我们在开设中学物理教学法及实验课的教学中,加强了演示实验与理论教学的配合,结合学生教学实习实际,对教学中易出现的实验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对浮力实验装置及使用方法进行了部分改进,激发了学生教学实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一下我们不成熟的做法,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在讨论浮力时都会要求学生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因为课程标准中就有"认识浮力"的要求. 浮力实质上是由液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而产生的.但浮力产生的原因一直是教学一个难点,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从实验演示到理论推导两种途径来引导学生理解这个问题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中学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物理基本概念、问题解决能力、逻辑思维、知识结构、科学研究方法、科学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养这几个方面。在《浮力》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浮力作用,建构核心概念;制作浮力方向演示器,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分析浮力产生原因,锻炼逻辑思维;利用"拉力差法"测浮力,避免知识负迁移;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感悟科学研究方法;改造"排液法测浮力"实验,培养科学创新能力;挖掘问题隐含条件,培养信息素养。  相似文献   

7.
这样做“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实验更好宜城县孔湾中学张海鹰(441400)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六章第二节中安排了研究阿基米德定律的演示实验。若按此演示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定律,学生就会有这样一个错误观念:“有多重的液体溢出,这物体所受浮力就有多大。”因而...  相似文献   

8.
在教材“浮力产生的原因”一节中.用一长方体蜡块放入平底容器中做演示.该实验能很好地说明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 但实验中,对“蜡块平整面与底面紧密接触.注入水时蜡块不上浮”  相似文献   

9.
“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的改进黄梅实验中学张流柱(436500)新编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实验采用烧杯代替溢水杯,研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能较直观地导出阿基米德原理,但也很容易地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浸入液体...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第六章“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一节是教材中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这节课要讲清什么是浮力,为什么会产生浮力,浮力的大小由什么决定等几个问题,内容多、难度大。我们在讲授这节课时,安排了一组简单而又明了的演示实验,尽量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具体观察思索,形成概念,总结规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建立浮力概念。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聚乙烯塑料油桶和一盆水(盆要透明)。先将一个空油桶拧紧盖子,平放到水盆里,油桶就浮在水面上,这说明物体浸在液体里会受到一个向上托它的  相似文献   

11.
“浮力”是初二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通过演示实验和适当实例的讲解来阐明基本概念是值得研究的。下面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饮料瓶”开发家庭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介绍了利用饮料瓶开发的几个家庭小实验,可成功演示反冲运动、流体压强、浮力、大气压强、完全失重等物理现象,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浮力的教学中,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通常教学中,多数教师只能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来简单的演示浮力产生过程,整个过程时间非常短,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看清楚浮力的产生过程,实验效果很差。单纯的靠理论分析、推理使学生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有一定困难的。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有必要设计和制作一种能够直接显示浮力产生过程的实验演示器。  相似文献   

14.
演示实验不但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配合理论课教学上有重要意义.要做好演示实验,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五要”.1.演示实验要有目的要让学生知道所做演示实验观察什么,怎样观察,观察后要达到什么目的.2.演示实验要规范物理作为一门科学,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学问.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注意规范操作,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尊重科学、严肃认真的精神.3.演示实验要有条理教师在做演示实验前…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浮力”是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的内容,是在学过力、二力合成、二力平衡、密度和液体内部压强的基础上来研究浮力问题的.这也是对前面知识的综合和深化.本章内容共分四课时.浮力、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的利用和第四节选学课,教材既有演示实验和理论推导,又有原理和应用等特点.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推理和想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章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2.学生分析学生虽然对浮力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往往受生活经验的干扰, 由于浮力与液体内部压强有关,学生知道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  相似文献   

16.
演示实验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1995年,湖南省组织了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竞赛,我参赛的初中“浮力”一课的教学,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好评。现以这一课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加强演示实验,着力素质培养”方面的一些作法和体会。1 演示实验要注意增强启发性 演示实验既要注意“激趣”,又要自然“生疑”。为此,我用牙膏皮做成一只小轮船,插上一面小红旗,让其漂浮在水面上,而将它展成平整金属,放到水面上随即沉入水底。这就引发起学生的思考:“小船浮在水面受到浮力是肯定的,而平整的金属片下沉,又是否受到浮力呢?为什么?”  相似文献   

17.
一个设计得比较科学的实验,应具备:1.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3.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4.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和科学素质。 例如,自然第三册《水的压力和浮力》一课中,沉入水中的物体是否受到水的浮力作用的实验的设计:教师一开始让学生将各种大小、轻重不同的物体投入水中,要求他们仔细观察,以引起学生对沉入水中的物体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浮力产生原因的演示实验的几种设计方法,演示效果明显,取材方便,对中学物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演示实验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兰梅 《物理教师》2014,(4):29-29,33
"浮力"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重点.通常的做法是借助于几个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归纳、推理出规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2个实验存在着疑惑,不能对规律进行很好的解释,通过思考,对原有的实验作较小改动后,就可以提高实验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结合片段化教学高效、聚焦、直接的特点,以“浮力产生原因”实验为例,从传统演示实验的设计缺陷入手,通过项目式探究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进阶式改进和创新,建构一种能够培养学生物理课程核心素养的片段化进阶式实验教学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