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正>年年两会题相似,岁岁年年“报”不同。2023年是换届的两会,代表委员新面孔多,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我受命牵头负责报社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以来,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中。笔者是2007年担任中国青年报社两会特刊主编,开始参与组织策划全国两会报道。当时建议给两会特刊取名“民生视界”,开了新闻界给两会特刊取名的先例。此后,笔者参与或主持了报社15年的全国两会报道组织策划工作,深感创新之难。  相似文献   

2.
2007年两会已经胜利闭幕,各媒体的两会报道工作也已经顺利完成。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人民日报》的一些新方法、新经验、新思路、新手段,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做好这种大型战役性报道积累了宝贵经验。预先策划与随机策划今年《人民日报》的两会报道,突出体现策划意识,进一步贯彻了编采分开、编主导采的方针。充分的预先策划与迅速的随机策划互相配合、互为补充。两会报道年年有,今年报什么、怎么报?通过对相关文件的认真学习,对中央精神的深入领会,也通过平时积累的工作经验和对新闻的基本判断,我们对  相似文献   

3.
“两会”年年开,报纸年年报。在看了大量报道并予以比较以后,笔者发现有一个问题值得媒体注意——代表、委员们都发言,发言的内容中的确包含有新闻,但全盘照搬这些发言的报道并不是好新闻。换言之,媒体应该善于把新闻从发言中“拎”出来。  相似文献   

4.
周敏 《新闻知识》2007,(4):17-18
“两会”年年开,“两会”年年报,各大媒体年年想出彩。央视凭借丰富的新闻资源和频道栏目资源,发挥整体效应,多频道、多栏目参战,既有侧重点,又相互呼应,各显特色,各展所长,形成了两会报道的最强势和最强音。综观而言,今年的央视两会报道除了继续保持2006年的创新之路,在2007年又凸现了“平民化”的特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每年年初的重要的政治性会议。对于新闻单位来说,报道好“两会”,也是每年开局之时的一个重头任务。今年的省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和省政协八届二次会议,处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所以,虽然不是换届会议,但仍然受到全省人民和各新闻单位的强烈关注。“两会”期间,河南日报调动一切宣传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两会”的盛况,从策划到运作,从内容到形式,从广度到深度,都有一定的创新。 认真作好思想准备 多年来组织“两会”报道的经验告诉我们,要组织好“两会”报道,必须首先使上会记者充分认识人大、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克服“‘两会’年年开,很难出新闻”及“‘两会’是例会,会议报道只要比葫芦画瓢就行了”等错误认识。因此,在今年“两会”召开前夕,  相似文献   

7.
两会年年开,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激烈媒体角逐中,有几个大同小异的问题始终困扰纠缠着国内媒体,那就是如何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慧眼独具不失时机地抓住新闻?如何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众多媒体的较量中胜人一筹?这几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会议新闻更好看?由于“两会”年年搞.媒体对两会报道操之甚熟.且大家间知己知彼,而受众又难以捉摸,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8.
肖璞 《中国记者》2012,(4):37-38
如果你是记者,把两会报道看作是一项常规的项目,你没有错.如果你是记者,把两会报道看作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新闻富矿,也没有错.虽然“年年两会年年报”,但你一定能找出今年与往年的不同.2月25日起在“新闻联播”等重点栏目中首次推出的系列报道《在基层·两会推动力》就是这种节目样态的一种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9.
年年“两会”,今又“两会”。羊城晚报作为全国率先派记者赴京报道“两会”的地方新闻媒体,已连续十多年在“两会”报道的大舞台上留下十分活跃的身影。今年刚刚进入一月份,编辑部又开始琢磨了,这次该派什么样的记者去北京?羊城晚报的“两会”报道还能搞出什么新花样? 从当年仅派出一名大学毕业才两年的年轻记者单骑独“闯”人民大会堂,到去年由四名女记者组成的“全女班”在庞大的“广东兵团”中尽显风采,羊城晚报的“两会”报道组,始终保持着一支精悍的队伍,一个良好的作战状态和一个策划能力强、有创意、指挥得力的后方编辑指挥系统。今年,经过研究,编辑部决定再派四名记者去北京参加“两会”报道,并  相似文献   

10.
张笑秋 《新闻知识》2006,(5):30-32,15
全国“两会”年年开,“两会”报道年年搞。对媒体来说,每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考验;如何才能出新,如何才能做到年年岁岁会相似,岁岁年年“话”不同?  相似文献   

11.
1.“抓新闻”是传媒同行的多年呼吁。在两会这样的重大报道中能否靠新闻支撑起全部报道的主体?具体地讲,在有必发的、大量的“新华社电”的情况下,“本报讯”有多大的表演空间?“本执讯”的份量能否撑得起本报两会报道的主体?《工人日报》今年的两会报道在会前策划时,意见就相当统一:贯彻编委会全年的报道方针,在抓新闻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陈旭 《新闻导刊》2006,(1):12-13
市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和市协政二届四次会议于1月11日先后开幕,分别于1月16日和1月15日闭幕。本次“两会”是“十一五”开局之年的“两会”,胜利完成了各项议程。《重庆晨报》对此次“两会”报道高度重视.编委会领导亲自抓策划、抓部署,组织了报道小组.从1月9日到17日,在要闻版面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胜利闭幕。我台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宣传任务。至此,我本人已经连续四年参加了全国人大会议的策划报道,连续七年参加了全省“两会”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今年策划全省“两会”、全国“两会”的报道对我是一个很好的锻炼,令我受益非浅。在这里,我就如何搞好“两会”报道策划谈一下自己的粗浅看法和感受,希望广大同仁特别是参加过两会报道的前辈和老师们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14.
郝莹 《新闻三昧》2004,(8):25-25
2004年的两会报道前夕,我报报社领导提出:要用创新的精神搞好两会报道。副总编辑王秋和说,加强新闻策划是我们办好报纸的根本,要提高报道质量就从改进“两会”报道开始。为此,围绕“两会”报道,报社抽调骨干,成立了策划组、编辑组、采访组,集中智力提出了16个“热门话题”。这些题目深层次、全方位地反映了当前建设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也体现了当前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大家感到能出彩,有戏。  相似文献   

15.
年年此时,年年此会,年年一番新感受。人大政协两会刚刚结束,新闻界便将会前会中那明里暗里的竞争效应,以赫赫黑字落于白纸之上。很快的,新闻出版报的一篇文章中,中国青年报的图片报道被当作佳例评点,尤以“宏伟蓝图”(如图)、“两会长镜头”等栏目颇得溢辞。照片明明亮亮摆在版面上,谁优谁劣?自有公论。而更值得一提  相似文献   

16.
对哈尔滨市每年召开的市人代会、政协会进行报道,一直是《哈尔滨日报》政务报道的重头戏之一。“两会”年年开,如何能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又想方设法推陈出新,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报道“两会”,是我们长期探索的课题。在今年的“两会”报道中,《哈尔滨日  相似文献   

17.
如何在确保“两会”程序性报道权威性的同时,增强党报的新闻竞争力?《浙江日报》在今年的全国和省“两会”报道中, 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策划了一些“自选动作”,受到新闻同行的关注和社会的好评,为搞好重大主题报道作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新闻导刊》2008,(1):8-8
重庆两会报道已告一段落,在这次报道中,本报整体强势,亮点凸显在三方面:题材变脸,紧扣上层脉络寻找民生落点:报道创新,报网互动开创两会报道新模式;策划到位,采编协力自始至终保持强势。  相似文献   

19.
“两会”年年报,年年想出彩。2006年全国“两会”报道如何创新出彩,中央电视台可谓是颇费功夫,除了保持以往的现场直播、新闻、专题、访谈、文艺等形式外,着力开辟新的报道形式,创新节目形态,使今年的“两会”报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广受好评。“两会”期间,  相似文献   

20.
又到“两会”召开时。 今年的“两会”新闻摄影怎么才能搞得更出色?新华社摄影部准备参加“两会”报道的编辑记者年初就开始琢磨这个问题了。按道理和经验,“两会”年年开,许多记者和编辑都身经百战,大风大浪见的多了,很多困难得多的战役性报道都胜利地完成了,有些新闻照片还在全国的新闻评比中获奖,完成“两会”或其它战役性报道不是手到擒来吗?其实,问题的焦点不在于“完成”两字,而在于“出色”!自己给自己订的目标不同,压力也就不同。 如果有人问,在所有战役性报道中,就新闻摄影而言,最好完成任务的是什么?会议;那么最难完成任务,报道最难出彩的是什么?答曰,也是会议!说它容易,因为对这样的报道,谁也没给你规定发稿任务,也没要求你拍出什么样的精彩照片,会怎么开你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