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姚彦 《学子》2013,(8):93-93
曾在《读者》上看到这样一句话:"有智慧的教育并不在于学生有多少特长和爱好,而在于他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如何激起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望",如何培养学生"丰富的内心情感"就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回顾这几年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要想达到这一境界,其实并不需要什么精湛的教育艺术,只要我们平日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捧着一颗真诚的心",适时地送上真诚的话语,  相似文献   

2.
教师这一职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仅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人格。韩愈的《师说》告诉我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社会发展到今天这个知识腾飞的年代,"闻道有先后"已不再是教师的专利。90后的学生和70后、80后的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区别:教师懂的学生懂,教师不懂的学生也懂。90后学生的"惑"不仅是学习上的"惑",更多的"惑"是成长路上的"惑"。面对不断在成长的学生和不断变化的新问题,这无疑对新时代的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如何帮助学生解"惑"?多年班主任工作的亲身实践和体验,使笔者认为要帮学生解"惑",除了要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爱心,一颗关爱学生的心。  相似文献   

3.
当前,相当多的空洞、枯燥的说教(包括学校与家庭)与青少年不断增长的自主意识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教育中,事倍功半、劳而无功甚至事与愿违的事屡见不鲜。生本教育理念认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出发点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育方法中特别强调"要充分依靠学生",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得到教育,得到提升。"无为"教育的目的,正是提高受教育者的悟性。这一过程是因势利导,是教育者的"无为",促使受教育者的有为。  相似文献   

4.
欧阳利杰 《学子》2012,(10):58-59
众所周知,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如何培养出学习成绩优秀,知书达理的学生,与家长做好沟通工作,是获得教育成功的关键。一、重视"首因效应",给家长一颗"定心丸"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作为班主任新接一个班,尤其要重视与家...  相似文献   

5.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心灵工程",作为班主任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巧妙运用"时机效应",走近学生,进行心与心的对话,让教育"润物细无声",充分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德育是根本",现代教育的总目标就是要培育社会所需的"真人"。因此,我们要采取以下措施:(1)"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加强教师的言传身教。(2)社会即学校。整个的社会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3)教学做合一,要以"做"为核心,加强实践。总之,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们要本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和贯彻孔子和陶行知两位先生的思想,从而更好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7.
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倾听着的教育",不仅强调要"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教师倾听学生"。叶谰教授曾说:"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每一个问题,每一句话语,善于铺捉每一个孩子的思维火花。"教师不仅要学会认真倾听(不管是响亮的、理直气壮的、还是胆怯的、轻微的),还要善于发现声音背后的某种思想或愿望。倾听是一种尊重、倾听是一种责任、倾听是一种引导、倾听是一种智慧。  相似文献   

8.
"责任教育"渗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其核心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激活每一位学生、成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堂课都出彩,让每一位学生都受益,让体育课堂散发无穷的魅力。作为一名"责任教师",要用爱心浇灌学生,用人格引领学生。打造体育"责任课堂",要注重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教学活动的游戏化、教学评价的实效性。培养"责任学生",要引导学生形成健康责任意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强化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的培养是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把学生当作"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要"走进教材",而归根结底还是要"走出教材"。  相似文献   

10.
李桂英 《考试周刊》2011,(26):175-175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这是地理教师一直关注的一个"不老"的话题。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方式要变,教学方法要变,教育观念更要变。作为教师,对待工作我们不仅要有一份热情、一份执着,而且要有对事业毫无保留的忠贞。而面对"90后"的学生,我们光有这些还不够,  相似文献   

11.
在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是一颗闪烁着晶莹光泽、玲珑剔透的"珍珠",如何让这一颗颗"珍珠"放射光芒,使整条项链熠熠生辉呢?班级管理无小事,作为班主任,我就是利用这些小事进行积极强化,做好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谌伟 《学子》2012,(10):30-30
班主任"退"的境界,并不是说要消极地工作,一味地退让,追求那种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都回避的"清静无为",而是要注意留有缓冲的余地,以"退"为"进",从而更好地开展班主任工作。一"、退"对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恰是处于自我意识十分强烈,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特殊时期。一些有过错的学生,面对老师的教育,有时头脑会转不过弯,就会发牛...  相似文献   

13.
苏香兰 《教师》2011,(5):110-111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幸福主要是由教师"操纵"的,特别是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但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没有办法的,甚至管了没有效果的,不愿意去管的"死角",可能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盲区",这种教育的盲区小则为安全隐患,大则可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14.
生本教育主张改变传统师本教育"先教后学、教多学少"的模式,实行"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教师的角色要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教师要将以往自己手中的"教案"改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案",探索一条"导学案"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生活即教育",生活体验是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教师要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做生活的有心人,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16.
赵颖 《考试周刊》2011,(8):225-226
互动,顾名思义,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互",一个是"动"。所谓"互",当然至少有两方,才好交互起来。所谓"动",当然要动起来,要互相激发,要动嘴、动手、动脑或动身体。教师和学生两方构成了互动中的"互";而教师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逻辑、运动、观察和思考,即"动";  相似文献   

17.
精练的教学语言,能快速高效地完成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培养和智能的开发。教学语言必须有"情感",教学语言要"精练",教学语言应当注重"礼仪",教学语言要"形象生动",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教学语言要有节奏感。  相似文献   

18.
做人处世要有"方圆",把人生处世的"方圆"之道延伸到班主任工作当中,一方面要求班主任有较高的自身素质和刚性的班级制度管理,另一方面,要求班主任有一套管理学生、做思想工作的技巧,如此"方"与"圆"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要想做好一件事,只有"想得通",才能"想得到",进而"做得到"。要想在初中数学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要"想得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关系。"想得到"通过数学学科的教学去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途径,即实现教学目标从"双基两能"到"四基四能"的转变,教学过程从"专制封闭"到"自主开放"的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从"唯我学科"到"文化思维"的转变。进而再"做得到"突破教育评价的瓶颈,开辟教师培训的新途径,引导学生、家长、社会正确理解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均衡与教育公平。  相似文献   

20.
宋保平 《上海教育》2011,(10):54-55
中学艺术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和途径,艺术专业课程不仅注重"技",更要发展"艺",要落在发展学生特长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上,真正让中学艺术教育承担起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