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性保护的工程化管理是指对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工作的全过程,根据濒危档案文献遗产的个体情况和抢救中的实际要求,按工程化管理的思想来进行科学管理。其主要内容包括: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方案,建立信息平台,建立抢救与修复档案,制订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方法标准,规范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工作流程,建立濒危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修复验收与评估机制,完善档案保护教育培训及资质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纸质档案文献为例,简要慨括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及信息转移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经由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组评选,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实践活动的真实历史记录和智慧结晶,是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象征,是具有国家级别文化价值的档案文献遗产。受自然环境变迁与现代工业文明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正面临着老化、遗失、难以识读等诸多问题,保护工作目前进展仍很缓慢。本文在界定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的统计分析,对我国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状况进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总结保护过程中现存问题,最后从国家层面和珍贵少数民族文献遗产收藏机构层面,对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需求进行总结:国家层面的需求包括完善政策法规、建立保护管理组织;收藏机构层面的需求包括入选《名录》后的保护、收藏机构协作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旨在推动珍贵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档案馆位于京城东南,建筑面积20000多平方米,承担着收集、保管档案资料,为政府机关和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职责.在北京市档案馆浩瀚的馆藏中,有许多的档案瑰宝和史料珍品,其中:<剿抚澎台机宜>是反映17世纪清政府收复台湾的珍贵档案文献,著于康熙17年(1678年).这件档案截至目前仅发现一件.还有一套清代照片影集档案,就是同生相馆所拍摄的<京张路工撮影>,系统地反映了当时京张铁路的全貌.这两件珍贵档案史料,已于2002年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并被载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之中.  相似文献   

5.
档案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基本任务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档案的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是档案工作最基本的两项任务。档案的安全保管,关系到国家档案文献遗产和历史文化的长久传承,关系到国家核心信息资源的有效控制。只有在充分保障档案本体和档案信息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档案事业的其他各项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
张婷 《兰台世界》2007,(6X):6-7
本文以纸质档案文献为例,简要概括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修复及信息转移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7.
常大伟 《档案学研究》2020,34(3):106-111
本文在构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分析框架的基础上,通过量化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工具的结构,以及政策内容进行了分析,并从促进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政策工具结构的合理化、提高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抢救与保护政策的可操作性、推动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利用服务政策的完善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现状的实地调研与问题分析,提出了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传承保护的对策与措施,对我国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施为背景,对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实践进行了具体分析,介绍辽宁省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方面的优势及有效措施,并提出可行的进一步措施。  相似文献   

10.
云南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对云南民族档案文献遗产进行分级保护,即对复杂多样的对象进行分级,进而根据不同等级的情况和特点实施相应的管理措施,其目的是将较为重要和珍贵的档案文献遗产从众多档案文献遗产中区分出来,集中保护资源,对其实施更为特殊而有效的保护方法和策略。文章从云南档案文献遗产的价值分级、破损分级和流失分级三个方面制定分级标准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四川档案》2015,(3):44
<正>近日,四川省档案局印发《四川省档案文献遗产申评办法》,并将于今年启动首次文献遗产申评工作。全省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将有章可循,更为规范和科学。《办法》共6章20条。为加强全省档案文献遗产的保护整理与开发利用,配合"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的实施,《办法》参照国家档案局关于中国档案遗产申评的有关做法,借鉴其他省、市经验,规定省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全省档案文献遗产的申报、评审、公  相似文献   

12.
范晓蔚 《湖北档案》2009,(12):13-15
一、档案文献编纂与信息伦理 信息伦理,即主要研究社会信息生产、组织、传播与利用中的伦理要求与伦理规范。以及存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关系。档案文献编纂是编纂者按照一定的题目要求,对档案信息进行搜集、筛选、审核、加工、整序、评介,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朱强 《云南档案》2014,(4):45-46
本文将纸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按照功能划分成三大模块,分别是核心层模块、中间层模块和外层模块。核心层主要功能是对档案信息的保护,具体分成模拟信息和数字信息的保护;中间层主要功能是对纸质载体的保护,提出了接触性和非接触性保护的理念;外层主要是对保管外部环境的控制,包括了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的保护。通过纸质档案文献遗产保护模块化设计以达到提高保护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档案文献信息集成的内容体系,并对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形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 2 0 0 3年 1 0月 1 0日组织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 ,全国共有 3 5件 (组 )档案文献入选。河北省档案馆保存的《长芦盐务档案》文献通过评定 ,入选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加上首批入选的档案文献 ,我省共有 3件 (组 )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是我国为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世界记忆工程”而开展的 ,目的是为了加强社会对档案文献的保护意识 ,有计划、有步骤地抢救、保护中国档案文献遗产 ,并提供调查、登记中国具有世…  相似文献   

16.
对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含义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档案文献信息集成的内容体系,并对档案文献信息集成服务的实现形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承载着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传统,是少数民族记忆宝库的重要组成。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是保有其文化特色的“记忆之源”,由此带来了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和内在需求。基于调查和分析,笔者归纳了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保护面临的遗产保护观念欠缺、管理机构各自为政、官方统计信息不全、民间普查征集困难、文字信息难以读解、库房保护条件有限、专门修复技艺稀缺、数字保护面临瓶颈、组织运行管理不力、工作标准规范缺乏十个方面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分别从探索基于多元主体协同的保护模式、落实基于客体分级认知的保护策略、优化基于整体环境保护的预防措施、实现基于自主技术创新的方法应用、建立基于区域保护中心的运行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整体性的推进策略,最终目标是实现对云贵地区少数民族档案文献遗产的精准保护与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18.
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于2003年10月10日组织召开了“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国家咨询委员会评审会,按照“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入选标准对首批申报的档案文献进行了认真的审定,黑龙江省档案馆申报的《清代呼兰府<婚姻办法>档案文献》已通过评定,第二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9.
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抢救是傣族记忆与传承的重要方式.此文论述了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分析其保护优势与存在问题,提出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保护建议.依托云南省"十二五"少数民族档案资源建设规划,采用原件收集、载体修复与发掘利用等方式抢救傣文宗教档案文献遗产,对构建傣族社会记忆、传承傣族文化遗产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献遗产往往被视为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档案文献遗产是文献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认同在档案文献遗产上的表现是多次价值化的过程,既体现在遗产界定阶段也体现在后“申遗”阶段。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在面向受众传播时面临文化认同困境。为增强受众文化认同,引入叙事学,在论证“叙事增强档案文献遗产受众文化认同”命题科学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后“申遗”时代档案文献遗产价值化的主要方向,进一步从阐释与展示两个维度构建档案文献遗产的叙事策略。阐释维度,主要在故事与话语层面探讨上下文应用的当代叙事构建;展示维度,主要从用户与媒介方面探讨可视化驱动的数字叙事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