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第二节《电动势》是新教材新增加的一节,教材把电源类比成抽水机;把抽水机在抽水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类比成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克服“静电力”做功;把抽水机抽水所增加的水的重力势能类比成电源内部的“非静电力”做功所增加的电势能。新教材强调了电动势和电压的区别;强调了电动势是反映“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强调了“非静电力”是在克服“静电力”做功。  相似文献   

2.
胡玉涛 《考试周刊》2011,(8):178-179
人教版教材选修3—1电动势一节提出:"电源内要使正电荷向正极移动,就一定要有非静电力作用于电荷才行。""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势能的装置。"那么不同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究竟是何种作用力,书中仅提出:"电池中,非静电力是化学作用,发电机中,  相似文献   

3.
深度诊断两个电动势教学案例,案例中教师把非静电力做功与电场力做功、抽水机做功进行类比,从宏观层面看思路合理可行,但从微观层面看具体过程有所欠缺,表现为问题笼统,甚至误导;急于求成,强扭强加;类象不清,本象缺漏等,根本原因是教师对学生认知缺乏充分了解和关注,致使电动势难教难学。针对问题提出改进设想,可使知识生成更符合学生认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既学到知识又学到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电源电动势的理解一直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难点,学生存在很多误解,认为"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多""电动势大的非静电力做功就快",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学生学习中较常见的问题.学生在化学课中学习过原电池,但很难与物理学中的电动势知识结合起来.本文探究原电池电动势的影响因素,帮助学生将原电池知识与电动势概念相融合.探究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5.
电动势是恒定电流一章的重要概念,由于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且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许多同学理解它有一定的困难.如何学习,怎样解电动势这一重要概念?笔者认为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一、弄清电动势的物理意义要弄清电动势首先应弄清电源,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供电的原理是,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在电源的外部电场力做功,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但不同的电源转化电能的本领不同,为了描述电源转化电能的本领大小,我们引入了电动势这一概念.因此,电动势是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  相似文献   

6.
电动势概念非常抽象,学生难以建立,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电池的内部结构和原理,了解电动势的产生和作用,笔者将电动势概念的教学设计成具有探究性的一堂课。通过测量和分析,使学生认识非静电力究竟是在哪发生作用,并理解电动势就是用来描述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物理量。经历这样的探究过程,较以往在与抽水机作简单对比后直接给出电动势概念更容易让学生理解掌握,也为后面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教学扫清了障碍。  相似文献   

7.
<正>一、问题的提出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选修3-2第四章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中,讲述了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问题,在讲到动生电动势中的非静电力问题时,讲了这样一句话:"非静电力与洛伦兹力有关",这句话讲得很含糊,到底非静电力是不是洛伦兹力,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8.
有些资料上有这样一道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动势就是电势差 ,电动势一定大于端电压B.电源内部的电流总是从低电势流向高电势C.一个电源的功率是不变的 ,且电源的功率总是大于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D.以上说法都不对本题正确选项应是 D,但大多数学生选 B、C,也有不少学生选 A、B、C.造成这两种错误的原因都是由于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因此有必要对该题中牵涉到的几个概念进行澄清 .一、电动势的本质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性质的物理量 ,理解、掌握这一概念是判断题中选项 A是否正确的关键 .电源电动势是和非静电力做功密切…  相似文献   

9.
一、分析教材现行教材避开了“电源内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做功”的抽象叙述,直接给出电源电动势的定义及其量度:“电动势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然后,通过比较干电池和蓄电池电动势的大小,阐明电动势的意义。再通过演示实验,并以外电路存在电阻推想内电路也存在电阻,引出内电压和外电压,最后通过测量内外电压的实验得出内、外电压的和是一恒量,从而得出内、外电压的和等于电源电动势的结论。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0.
电动势,描述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即反映非静电力对自由电荷做功本领的大小.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只要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就会在该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磁通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磁场相对回路有运动,也可能是磁场的分布随时间发生变化.与这两种变化情况相对应,有两种感应电动势.  相似文献   

11.
正选修教材3-2第4章第5节《电磁感应现象的两类情况》一节中,对于第二类情况——电磁感应现象中的洛伦兹力,"思考与讨论"部分给予了提示,而关于洛伦兹力究竟是怎样作用的及如何充当非静电力的角色,教材没有作进一步启发,这时学生会产生一种困惑:洛伦兹力不做功又怎能发挥非静电力的作用呢?笔者沿着"思考与讨论"的思路做一探究。一、洛伦兹力的分力做功而总功为零洛伦兹力始终与速度垂直,是不做功的,但是在电磁感应现象中分析洛伦兹力的作用时,要研究它的分力做功情况。  相似文献   

12.
梁玉娟 《河池学院学报》2010,30(2):39-41,53
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为f=qv×B,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速度的方向,洛伦兹力不做功;而产生动生电动势的非静电力是洛伦兹力,但这个洛伦兹力对电荷却做功了,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如何理解?用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分析洛伦兹力的做功问题并给出明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正>一、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非静电力1.两类情况(1)动生:非静电力——洛伦兹力(2)感生:非静电力——电场力问题:这两类本质完全不同的电磁感应现象,可不可以概括为同一个说法呢?介绍:法拉第做了这样一件事:构建回路,分析两种情况的共同点。法拉第据此,建立了一个概念——磁通量Φ=BS_⊥,并得出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磁通量Φ=BS⊥的变化。2.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Φ=BS_⊥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恒定电路的教学中 ,常常会出现与静电场完全割裂 ,彼此互不关联的局面 .其实在恒定电路中静电场理论仍然适用 ,下面笔者通过几个具体事例对比作一粗浅的探讨 .1 .在“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实验中 ,导电纸内形成的恒定电流场与正、负点电荷产生的静电场类似 .因而可以用恒定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 ,研究静电场的分布 .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相等 ,其实质就是 :“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只由初、末位置决定”的这一性质在恒定电路中的具体表现 .3.外电路移送电荷 ,电流做正功 (电场力也做正功 ) ,把电场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如内能、机械能、光能等 ) .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克服静电力移送电荷 ,非静电力做正功 ,把其它形式的能 (如化学能、机械能等 )转化为电场能 ;同时电流做正功 ,把一部分电能转化为内能 .在纯电阻的闭合电路中 ,内、外电路中所转化在内、外电阻上的内能 (即热能 ) ,等于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所转化的电场能 ,即非静电力所做的功 .4.恒定电路中沿着电流方向上的 A、B两点电势降落与静电场中沿着电场线方向上 A、B两点电势降落一样 ,等于这两点间电场强度的空间累积 ,即UAB=Ed.5 .在纯电...  相似文献   

15.
董亚荣 《课外阅读》2011,(10):225-225
“动电可生磁,动磁可生电。”距1820年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后,在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揭开了磁生电的神秘面纱,开启了人类文明的电气化时代。动磁可生电,有电必有电动势,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表征电源特性的物理量,它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也等于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通过电源内部移到电源正极非静电力所做的功),既有感生电动势也有动生电动势,这是同一现象中的两类情况,何为“感”何为“动”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电磁感应现象中去学习了解吧!  相似文献   

16.
<正>对于一个带电体系的静电能,应包括每个带电体的自能和带电体间相互作用能。所谓"自能"就是将一个带电体看成无穷个带电微元,将这些无穷多个带电体微元从无限分散状态聚集成该带电体,外力所做功的大小。所谓"互能"则是将带电体系统中,各带电体从现在位置彼此分开至无穷远时,它们之间的静电力所做的  相似文献   

17.
正电源都有两个电极,电势高的叫做正极,电势低的叫做负极,非静电力由负极指向正极.图1是电源的一般原理图.当电源的两电极被导体从外面连通后,在静电力的推动下形成由正极到负极的电流.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的作用使电流从内部由负极回到正极,使电荷的流动形成闭合的循环.  相似文献   

18.
恒定电流一章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路和场。其本质就是电场通过电路移动电荷做功实现能的转化。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移动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使其他形之能(如化学能、机械能等)转化为电场能;在电源外部,电场力移动电荷做功使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如内能、机械能等)。所以电路就是电场力移动电荷做(正或负)功,使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装置。研究能的转化是目的,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是手段,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以各种不同形式的电路为研究对象,研究各种类型的用电器上所加电压、通过的电流及消耗的功率所遵循的规律。本文以部分电路和闭合电路为例,讨论本章所涉及的几种典型问题的分析思路和复习方法。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年级全一册<内能>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压缩空气时内能增加"实验的教学要求是:"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多种方法;通过演示实验说明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内能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晁全德 《青海教育》2004,(12):42-42
随着物理新教材的使用,不同于旧教材的一些编排思路出现于新教材之中。如:《高中物理》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十四章“恒定电流”一章中,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为例,本节教材编排与旧教材相比有显著特点,新教材中去掉了原来的演示内电路电压和外电路电压的实验,使学生在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时有一定难度。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教学中尝试了一种新的教学思路,即从能量转化的观点理解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我们知道,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电动势是一个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特性的物理量。设电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