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鹏飞 《新闻前哨》2007,(12):49-50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2.
当记者的最怕没有新闻线索,没有新闻线索就会无新闻可写。新闻线索可以说是记者的饭碗和新闻之源,独家线索、信源,是记者更重要的竞争力。谁最先掌握了新闻线索,谁就掌握了写新闻的主动权。因此,在跑线记者中,也就有了“贫”“富”之分,这里的“贫”“富”不是指收入,而是指新闻线索的多少。  相似文献   

3.
在记者队伍中,一些人总有写不完的新闻,而一些人则经常闹“稿荒”。这其中除了记者个人勤懒有别外,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记者掌握新闻线索的多寡。新闻线索不多,记者自然采写的新闻稿量就少;但如果新闻线索源源不断,则见报的新闻就层出不穷。后者因拥有新闻线索多常被称为“富”记者。而当“富”记者的诀窍就是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善于发现、捕捉和挖掘新闻线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闻业大发展的今天,新闻记者队伍的数量迅速扩大,但新闻作品质量的提高却难以“迅速”。不少编辑在面对着铺天盖地的“稿灾”时,也面临着“踏破铁鞋无觅处”的“稿荒”焦虑——好稿太少。究其原因,还是记者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功不过关。  相似文献   

5.
探讨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给“主题稿”一个简洁明晰的定义。什么是“主题稿”?笔者认为,那就是根据对一些(或一个)新闻事实的叙述、分析、判断而表达的对某一主题的思考、评价、立场、观点、主张等。它既是撰文记者的思想,也通常是发表这篇稿子的报纸的思想。它与一般信息稿(如消息)的区别在于:信息稿让事实说话,记者“躲”在后面;而“主题稿”是记者“站出来”说话。因此,它也可以看作是报纸自己的声音,具有无可争议的独有性。一、问题的提出:“主题稿”过时了?近年,笔者不断地听到一种论调:不应再搞“主题稿”了,“主题稿”时…  相似文献   

6.
当了三年的人民日报新闻函授部的指导教师,看了许多通讯员写的消息,发现用词上存在着不少共同的问题。现在集中讲讲,也许对大家提高新闻写作的水平有所帮助。1,不要用“我县”、“我局”等第一人称。写消息时,不要把自己看作是本地区或本部门的一员,而是在暂时履行记者的职责,即站在局外报道所发生的事实。所以,消息必须用第三人称。这种意识的转变很重要。会促使你从记者的角度衡量所报道的事实的新闻价值。有少量的通讯,用第一人称写可以更有  相似文献   

7.
笔者是一位矿工报记者,在14年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在本系统编采人员当中存在着一些思想误区,通过归纳总结,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误区一:认为煤炭系统无新闻煤炭系统常被业内编采人员称为没有新闻的角落。比如,《七台河矿工报》记者的主战场是"七煤集团",往细了说就是44个基层单位,其中包括12个煤矿、6个洗煤厂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张日报,抓新闻是“看家本领”。近几年,《北京青年报》在新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三个意识: 一、判断新闻价值要有“读者意识” 应该说,所有办报人都讲读者意识,没有读者,报纸便无法生存。但是,要把这种“读者意识”贯彻到底,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相似文献   

9.
我认为,记者、编辑、主持人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闻意识。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提高有线电视新闻报道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从当前新闻实践的过程和特点来看,电视记者需要强化三个方面的新闻意识,也就是政治意识、精品意识和群众意识。一、牢固确立党性原则,强化政治意识。江泽民总书记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者必须讲政治,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责任,具有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月赛”是《中国记者》拳头栏目之一,六年多来从未间断,深受广大基层摄影记者和摄影爱好者喜爱。为进一步扩大这个栏目的影响,广收好稿,本刊和哈尔滨第三发电厂决定共同举办为期三个月的特别“新闻摄影月赛”。入选照片将在《中国记者》第7—9期“新闻摄影月赛”栏内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11.
新闻名家与“三全意识”朽木搞新闻的,真搞新闻的,都想当个好记者,好编辑,好总编辑,甚至名记者,名编辑,名总编辑。这可谓是“人同此心”。但怎么去做才能“见好”,才能“出名”?恐怕不见得尽人皆知。常与同事聊,渐渐总结出一个“三全意识”来,觉得这很可能是条...  相似文献   

12.
据新华日报报道:一个乡办厂的供销员,采用种种手段,从1988年12月以来,以30多个“新闻单位”的名义,在南京、盐城、兴化、射阳等地成立了“记者站”、“办事处”等。有的“办事处”还在当地工商局办理了营业执照,在当地报刊上刊播了“成立公告”和招聘记者的广告,还向有关法律部门聘请了两名常年法律顾问。此人利用这些“记者站”、“办事处”的名义,进行非法活动,行  相似文献   

13.
新闻圈里往往有这样两类记者:一类是有着用不完的线索、写不完的新闻,善于从常人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好新闻的“富记者”;另一类是经常为找不到线索、题材而发愁,甚至“身在宝山不识宝”,还抱怨自己所跑的区域和口子不出新闻的“穷记者”。他们之间的“贫富差别”其实就在于“新闻敏感”的强弱。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简单谈谈如何培养新闻敏感。  相似文献   

14.
徐勤 《新闻实践》2005,(12):50-50
12月6日,新华网播发一条消息:新华社山西分社记者发现,现在一些媒体记者弃新闻真实性和职业道德于不顾,利用便捷的网络工具或其他手段,拼凑嫁接,抄袭新闻。这已成了新闻界的一大公害。 消息说,新华社记者在山西的一家报纸上看到,同一天就有两个记者合写的三篇篇幅较长的重点稿,而报社的朋友告诉他说,“那些新闻都是编的,他们是编新闻高手。他们很有新闻  相似文献   

15.
脱贫致富是时下记者使用较多,频频见诸传媒的一个时髦词。然而,记者们在报道这类热点新闻的同时,是否也应关注一下自身的脱“贫”致“富”呢? 笔者所说的贫与富,并非指口袋里钱财的多寡,而是指大脑这个人体“智囊”中的知识存量。怎样使自己成为“富”记者,这里谈点粗浅的认识。 智囊中 知识存量知多少 早在50年代,新闻前辈邓拓就提倡记者要涉猎各类知识,勤学苦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成为杂家。范敬宜同志认为:学养不足,是新闻工作者的大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原有  相似文献   

16.
怎样使自己成为“富”记者,这里谈点粗浅的认识。智囊中知识存量知多少同样是记者,论知识存量确有多寡之差,“贫”“富”之别。早在50年代,新闻前辈邓拓就提倡记者要涉猎各类知识,勤学苦钻,博览群书,兼收并蓄,成为杂家。范敬宜同志认为:学养不足,是新闻工作者的大患。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  相似文献   

17.
县广播站(台)的新闻工作者,长年累月地工作在接近实际、接近群众的最基层,同时肩负着县级记者,省台、省报集体记者的三重任务,可谓“三位一体”的“小”记者。“小”记者们因受新闻信息源和业务素质的限制,加上各种新闻媒介的“进食标准”各有不同,所以,要想在立足本地宣传的同时,为大台大报“填空补缺”,写出好稿,的确不那么容易。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各种新闻传播手段竞争抓新闻,读者品味越来越高的形势下,记者按常规思维是不够的。必须增强新闻的超前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记者的超前意识,是指先于别人分析现实,预测未来,发现和抓住有普遍意义的新闻。美国记者约翰·里德,1917年夏天,他赶到俄国,采访了十月革命的全过程,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十天》。列宁高度评价它是十月革命的真实写照。里德的这种超前意识,就是他对世界革命形势进行分析后,预见到了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出现是不可抗拒的。1979年,我国农村的改革开始起步,范敬宜同志通过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  相似文献   

19.
记者的良心     
陈相  何芝莹 《新闻窗》2010,(2):124-125
近年来,记者伦理道德失范的事件时有发生,如收受红包,编造虚假新闻,炒作新闻……人们不禁要问。记者的良心哪里去了!何谓良心?良心是伦理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Ⅲ记者的良心就是记者对自身“环境守望、社会良知”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并以此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它包括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20.
记者发现新闻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的新闻发现目标包括发现事实真相、发现新闻价值、发现新闻表达方式。新闻发现思维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并通常表现在四个动态阶段:由新闻线索触发的新闻“灵感”;围绕新闻“灵感”所展开的对事实真相的预测;采访中印证事实真相、修正和确认报道主题;采访中依据报道主题和新闻表达规律发现、收集、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