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著名的电影剧作家沈默君,曾创作了电影《南征北战》、《渡江侦察记》、《海魂》等多部经典电影作品,而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电影《自有后来人》(与罗国士合作)。根据这部电影改编的京剧《红灯记》,作为"文革"时期的八出革命样板戏之一,至今仍传唱不衰。那么,这出戏究竟是如何诞生的,故事的原型来自哪里,却鲜为人知。一沈默君,笔名迟雨,安徽寿县人。1924年出生于江苏常州,中共党员。1938年参加新四军。194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后一直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曾任总政文化部创作组  相似文献   

2.
上海电影厂2003年拍了一部名为《永不分手》的影片,讲的是陈毅和陈丕显长达一生的友谊。这部电影我没看过,但却对它印象颇深,因为有一期《上影画报》说,片中的陈毅太胖了。再看剧照,反倒感觉扮演陈丕显的演员太高大,好像比陈毅还高出了半头。  相似文献   

3.
涤生 《兰台内外》2011,(6):53-54
造反派斗不倒外交部陈毅是一个胸怀坦荡,直言快语的人。对于"文化大革命",他曾向毛泽东讲过自己的担心,甚至直接当着红卫兵的面,说自己对"文革"不理解。陈毅的公开表示,令毛泽东很不满意,但毛泽东知道陈毅是个光明正大的人,对陈毅还是信任的。  相似文献   

4.
1951年的一天,陈毅坐火车从上海回南京,路过无锡站时,华东军区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吴强挎了个公文包上车。他是军区电影指导委员会主任,后来的著名长篇小说《红日》作者。当时,苏南行政公署设在无锡.军区的同志经常要到无锡联系工作。吴强上车后向陈毅报告,军区文化部刚完成一部电影文学剧本。陈毅高兴地问:“我们军区有人写电影了?你写的?”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教育人物志》入志人物贺克强的材料引起了笔者的强烈兴趣.贺克强是中南大学接待中心汽车队退休人员. 60、70后的读者朋友,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战争电影吗?《南征北战》《地道战》《铁道游击队》《小兵张嘎》《高山下的花环》等电影中的战斗英雄们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感人故事,你一定记忆犹新吧?  相似文献   

6.
正1949年3月5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召开,会上,邓小平提出,上海解放后由陈毅出任上海市市长。这次大会分组讨论了上海接管和建政问题。在谈论中,有人对管理城市,特别是有"东方巴黎"之称的上海没有把握,甚至有畏难情绪,干脆提出说:"我们打仗没话说,想拿下哪就拿下哪。接管大城市,我们没经验,尤其是大上海,是否请苏联专家来协助我们管理?"陈毅不同意,慨然说:"我的意见是自己准备搞城市。"毛泽东对上海市长人选极为慎重,  相似文献   

7.
3月17日,李一氓同志在古籍整理规划会议上印发了一个书面的《关于古籍整理出版的意见》并作了一些补充和说明。《意见》中说,继承和发扬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即从事中国古籍的整理和出版,是我国精神生产的一件重要工作,中国共产党、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一向十分重视。《意见》说,我国的古典文献数量很大。古人已用“汗牛充  相似文献   

8.
对故事性的追求已经成为纪录片创作的趋势,但是,对于故事性的过度强调,甚至不惜牺牲事实本身的追求已经极大地损害了纪录片的创作。 现在的纪录片创作可以说是十分繁荣,中央电视台的《大国崛起》、《新丝绸之路》,江苏电视台的《江南》,黑龙江电视台的《犹太人在哈尔滨》、《两个人的七天》等都是近年来涌现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9.
天津《今晚报》总编辑李夫尝云:“晚报只有一个晚上的生命。”好,我们就来瞧瞧晚报这一个晚上的魅力和生命力。文革前的一天,陶铸同志去看望毛泽东主席。毛泽东问:《南方日报》办得怎样?陶铸答:办得一般。陶铸便问主席对《南方日报》有什么意见。主席说:我看《羊城晚报》。  相似文献   

10.
博阳 《出版参考》2008,(2):43-44
1939年的一个风雪交加之夜,陈毅带部队转移到了一个小山村。同志们找到了一座土地庙,想让陈毅司令员住,可是发现他不见了。大家找来找去,最后在羊圈旁边找到了他,只见他已经在那里搭好了一张铺。同志们觉得过意不去,陈毅则爽朗笑着说:“革命还没有胜利,我陈毅先住上了‘洋房’了!”同志们一听都笑了。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人民日报国际宣传──—访原人民日报评论员崔奇边彦军,张素华,吴晓梅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边彦军、张素华、吴晓梅同志编著了《说不尽的毛泽东——百位名人学者访谈录》一书。在这本书中,刊载了原人民日报评论员崔奇同志就毛主...  相似文献   

12.
《青年记者》2015,(3):49
最近,山东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实施意见》,支持组建山东电影集团,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国有电影制作机构改制经营。山东省财政厅相关人士介绍说,山东将对本省电影产业项目优先申报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从支持文化产业、文化宣传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专门安排一定资金,支持电影产业项目。对实行“营改增”,月均税负增加1万元以上的电影企业给予财政补助。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15,(3):49
最近,山东出台了《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实施意见》,支持组建山东电影集团,允许社会资本参与国有电影制作机构改制经营。山东省财政厅相关人士介绍说,山东将对本省电影产业项目优先申报争取中央财政支持。从支持文化产业、文化宣传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每年专门安排一定资金,支持电影产业项目。对实行“营改增”,月均税负增加1万元以上的电影企业给予财政补助。  相似文献   

14.
红色电影的历史及角色变迁红色电影,即反映革命精神及英雄主义的电影。红色电影作为主旋律电影中的一个种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缩影。早在1942年,毛泽东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后,中国产生了大量反映时代、对人民群众有重要影响的小说、戏剧、电影作品,其中就包括诸如《林海雪原》、《红色娘子军》等耳熟能详的红色电影。文学评论家曾镇南认为:和以往板起面孔的人物形象相比,红色电影更有人情味,人物也更  相似文献   

15.
试论广电产业化的难点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末,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广播电影电视产业的发展提出了重要指导意见,其中电视频道、电台频率、网络、电影产业企业化运营的经营范围、投资主体得到扩大,并首次提出要组建大型核心产业集团而非事业集团。《意见》的出台,明确表达了管理层推动广播影  相似文献   

16.
刘晓同志在纪念上海解放三十周年的一篇文章中说:一九四九年四月南京解放后,我接到中央的电召,由香港乘轮急速赶到北京、我将《上海地下党配合解放军解放上海的报告》呈给毛泽东同志之后,陈毅同志就把我找去,详细了解上海的情况。为了做好解放上海的准备工作,在丹阳又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讨论了上海解放后的接管步骤  相似文献   

17.
1954年,曾流行一本畅销小说《铁道游击队》。由于这部长篇小说故事性强,人物性格鲜明,很受读者欢迎。小说曾改编为电影,影片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一直流传到今。《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解放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山东分会主席。他的《铺草》、《红嫂》、《沂蒙山的故事》,被文学界赞赏和重视。他所  相似文献   

18.
葛存壮,1929年出生于河北饶阳,10岁随父母迁至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1947年东北解放后,葛存壮考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文工团当演员,两年后随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演电影,1953年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工作。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葛存壮饰演了众多角色,且尤以《红旗谱》中的地主恶霸冯兰池,《矿灯》中的日本经理“岛田”、《小二黑结婚》中的“金旺”、《小兵张嘎》中的日军龟田队长、《南征北战》中的蒋军参谋长等最为成功和著名,并因此享有“反一号”的美誉。表演之余,葛存壮还撰写过一些理论文章,有《扮演反面人物的点滴体会》、《从冯兰池到闻一多》等。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理事、国家一级演员并享受国务院津贴。  相似文献   

19.
照片上这些小人书,随着时间的流逝,距今越来越久远了。空闲时,偶尔翻翻,仿佛又回到从前,眼前浮现出无数个儿时的情景……在那个年代,文化娱乐生活极为平乏、单调。女孩除了跳跳橡皮筋、踢踢毽子外,就是看看电影以及这小小的图书。记得那时每周都能看上一场电影,只要放映新影片,父母都会带我们兄妹一块去,一家人高高兴兴在一起,显得格外温馨。当时看的电影有革命现代京剧《平原作战》、故事影片《南征北战》、《闪闪的红星》等等。电影播出后不久,小人书就上市了,当时国家还没有实行计划生育,家家户户的小孩特别多,我们家也不例外。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出版的《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论述部分的《增强报刊宣传的党性》的第一部分,《务使报刊宣传服从于党的政策》中,提及范长江的两篇通讯。这两篇通讯发表在1942年9月6日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本刊现将毛主席给陈毅同志的电文和范长江的两篇通讯刊登如下,以供读者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