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这是什么胸怀?可爱?博大?我想远远不够。然而他们现在的生活呢?很少人去关注,很少人去关心,他们默默地活着,然后默默地离开。  相似文献   

2.
1849年,美国加州出现淘金热,结果,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淘金人没一个发财,发了财的是在那里卖铁锹的公司。 一个半世纪后的今天,在世界各地也出现了类似当年加州的“淘金热”,不过不是在地里,而是在网上。结果同样令人沮丧,大多数网上“淘金人”成了“掏金人”——他们将风险投资公司的金钱掏进自己的腰包,然后又迅速地从自己的口袋里把这些钱大把大把地掏出来,拱手送给别人,就这样进行着“掏金”接力赛。 首先,网上掏金者看中的是公关广告公司。 近年来,风险投资商们大举进军网上淘金,因而引发点击大战,这使公关广告公司首…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叶,环太平洋多地发现了金矿,引发了世界性的淘金狂潮,也改变了这些地区国家的民族构成。在追求更加美好生活梦想召唤下,中国的广东、福建乡民们,沿着金矿发现的时间和路线,千辛万苦来到了远离家乡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从地理位置上跨越了传统的东南亚地区,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海外移民。本文研究在时间上晚于美国旧金山的新西兰淘金华工。他们在新西兰的淘金行走路线、人数规模、工作方式、技术创新、职业分布、日常生活,他们创建了世界最南端华人村的圆山矿区,及其淘金时代的结束与致富梦想的实现。这些华工大多在白人淘金者废弃的金矿谋生,他们奠定了今天新西兰人口比例第三的华人族裔。  相似文献   

4.
近一个时期,各种媒体将Internet国际互联网炒得沸沸扬扬,许多普普通通的人对Internet多少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通过Internet可以获取世界最新信息,可以与全球许许多多的朋友交流,可以让世界了解自己。而一说起ChinaNET,其准确的意思,还有一些人并不了解,有许多朋友经常打电话询问什么是ChinaNET?它和Internet有什么区别?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ChinaNET是邮电部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中国的Internet骨干网。它有专用国际出口,接入国际Internet,这样就使得ChinaNET成为国际Internet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媒科技》2008,(7):13-13
网络经济的发展开创了一种传统经济学不能解释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当前互联网已经和多种商业相结合,细分市场的出现意味着这个市场走向成熟。互联网拒绝“大而全”,没有哪家网站敢于声称自己是赢家通吃,而是在各自最擅长的专业领域里“淘沙挖金”。究竟“挖金”的情况如何?我们又能通过什么方式挖到更多的“金子”呢?  相似文献   

6.
19世纪中期.澳大利亚曾掀起一股淘金热潮。你能想象蜂拥而至的淘金者拿着原始的工具连挖带刨的情形吗?其实你也可以去亲身体验一下。墨尔本附近的疏芬山就有一座仿照19世纪淘金小镇建造的游乐区.在那儿.你不仅能见识当年淘金者的狂热.更能亲手淘出灿灿的金子。  相似文献   

7.
我们研究湖南新闻史虽然才两年多,但颇有收获,尤其在抢救史料方面。有的同志从中得出一句话:“要象挖金子那样去挖掘历史资料”。这个比喻很贴切。刘禹锡诗云:“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浪淘沙》)黄金是宝贵的,但吹沙淘金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  相似文献   

8.
依真 《网络传播》2005,(4):60-61
作为网页就是自己设计读,但事实上设计者,也许最大的希望的公司网页被访客逐字阅网页访客们只会在上浏览一下,只用几秒钟的时间决留。针对网页访客这种“蜂鸟效应”站点定去,目前已有一项颇见成效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不断变换网页内容的位置来观测同样内而使网得到网们常常不到的站点后容在不同位置点击率的差异,从站所有者只要花很低的费用就能页设计的最佳方案。互联网专家说:没有访客会点击一个他们看按钮。怎样才能使一个访客进入立即发现他想找的按钮呢?  相似文献   

9.
苏鹏 《网络传播》2005,(9):48-49
如果—个专题将所有的新闻从头到尾简单罗列摆放,读者所看到网页上仅是密布着的一条条新闻,试问谁会有兴趣和耐心仔细看下去?  相似文献   

10.
东方网页王5.0 容量:1CD 上市时间:2002年12月 互联网经济正在走向全面复苏,网站建设的需求又日益扩大、兴盛起来.尤其是加入WTO后面临许多发展机会的中小企业。他们急需建立投资小、见效快的网站来推广自己的业务。同时.人们对互联网应用的日益深入使更多的人产生了制作.维护个人网页乃至网站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1.
继即时通讯、论坛、博客热之后。如今网络上最热的莫过于“网摘”了,“网摘”又名“网页书签”,是基于互联网页面访问的新兴服务,可以令网络用户在浏览页面时随时摘录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将该网页的链接和内容摘要保存在网上。你只需在某个提供网摘服务的站点上注册,并下载该网站提供的网摘插件,把它安装在自己的电脑上,这样你在浏览网页时可以随时随地将当前浏览的页面保存下来,并可以为该页面加上书签。  相似文献   

12.
“电子商务最后一桶金,晚了只能羡慕别人数钱到抽筋”、“待业在家不用愁,开网站创业半年变富翁”、“全新加权营销,动动鼠标便有上万月薪”……不知不觉间,这样劲爆的字眼充斥在越来越多的网页上,这让不少渴望财富的人似乎看到了白手起家的捷径.难道在网络上致富如此简单?记者采访后却发现:在网络各种眼花缭乱的商机中,却潜伏着传销这只吸血鬼,而这一次它的伪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大力发展,web2.0时代的相继到来,以及移动互联网平台的迅速普及,受众的上网成本不断降低,网络活动的受众参与度大力提升。而在这其中,一大批网络红人脱颖而出,他们之前默默无名,是大众传播活动中的普通素人,而如今他们通过互联网迅速走红,掀起了一场极具草根气息的网络盛宴。他们大多活跃于微博、微信等一线社交平台,拥有大量的粉丝,网络影响力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14.
彭兰 《网络传播》2005,(3):32-33
在互联网的信息海洋中,受众时时面临着迷失的危险:他们可能迷失在时间中,因为在所谓“全时化”的新闻报道方式中.新闻绵延不绝.却常常让人寻不到头.找不到尾,更无法看到一个事件完整的发展线索;他们也可能迷失在网页这个“空间”中,在密不透风的页面上,目光四处游移却找不到可以停留的地方.在由超链接不断引导的页面跳转中.如入迷宫;他们更可能迷失在堆积如山却又缺乏真正内在联系的内容里.似乎在“牛饮”却仍然不能解渴。  相似文献   

15.
李立  尧润平 《新闻界》2004,(3):35-35
历史上很少有像国际互联网这样发展普及如此迅速,对人类社会影响如此深广的信息传播媒介。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它的威力所及差不多可用换了人间来概括形容。有人说“在这个电子世界里,正在进行着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文明集结和一种全然不同于以往任何方式的交流与融合。”而在以互联网为媒  相似文献   

16.
利用新闻报道让群众致富,这是河南省郾城县人武部张关锋政委的“发明”。去年一年,他和所在的人武部为600多名民兵提供了致富项目,其中400多人从中收入万元以上。建立报道网络收集致富信息郾城县有18个乡镇。怎样迅速及时收集致富信息?张政委自有主见:写消息讲究短、平、快,消息也是信息,如果每个乡镇有几名兼职报道员,捕捉致富信息,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发出来,那就是抓致富的“活鱼”。话说得实在,行动也很快,物色报道员的重任就落在了政工科几个人的头上,他们分别请来了在部队当过报道员的退伍战士,也把大红聘书发到了…  相似文献   

17.
搜索引擎的成功,让很多人意识到,互联网的很多价值才刚刚开始。下一步,谁又将成为互联网的新宠呢?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电视出现后,传统电视的受众界限已经模糊,受众可在网络上下载各种视频,操作十分简便。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国内用户对互联网电视的认知度如何?现有各类网络终端的趋离度如何?终端设备与消费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传统电视媒体将以何种措施、怎样的节目形态和内容供应寻求机遇,并借机发展壮大自己的增值业务?本文在较为广泛的问卷调查基础上,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1月20日,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在浙江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说: 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日益影响着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是50手机的应用,进一步推动了由固网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延伸,使人人、时时、处处上网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四月热帖     
《网络传播》2014,(5):90-91
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宣告了中国成为第77个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但许多老网民早期的记忆却是两年后矗立在北京中关村一块广告牌上的文字——“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向北1500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