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雪琴 《海南教育》2014,(20):16-17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与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但是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老师认识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他们也逐渐地在思考如何把"教学生学"转变成"让学生学",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应该把"权利"归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2.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努力的程度决定着他们的学习效果,这也与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而服务这一宗旨相吻合,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抱定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的思想。诚然,  相似文献   

3.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对象是学生,是能思考、能活动的学生。传统的教育使小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的心理,即“老师怎么教,我就怎么学”,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很弱。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应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的位置上,也就是说,要使教育卓有成效,就必须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去实现这一目标,给学生主体参与的机会?  相似文献   

4.
陈智勇 《班主任》2004,(11):45-46
传统的教育教学观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老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的说法由来已久,且流行很广.只关注教师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这种单一的信息交流方式,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受教师支配,处于"从属"地位,使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讲堂.传统教育教学观片面保守、陈旧落后,禁锢了人们的教学思想,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开展"少教多学"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反思。认为"少教多学"源于"以学生为本"的新课程教育理念,是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式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凸显学的地位和作用的教育模式。"少教多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由传统课堂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化,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学习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育生产关系严重阻碍教育生产力的发展,"学"与"教"的关系严重扭曲、错位,学生成为学习的客体与知识的容器,其主体性、独立性严重缺失;"教"与"育"疏离甚至背离,作为"教育"辅助形式的"教学",其工具性价值膨胀,  相似文献   

7.
时下,全国上下都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我国的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都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即教师教学生学,学生的学习围绕教师的讲解,物理学科的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教学方法不能发挥好学生对认识过程的主观能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带来的弊  相似文献   

8.
"自主探究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径。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学习空间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养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笔者结合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9.
郑海涵 《海南教育》2014,(10):65-66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不教。这启示我们,在教学之前应要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他们"会学"。而"会学"讲的就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了。  相似文献   

10.
李志军 《考试周刊》2011,(9):166-166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方法,它把教学过程中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和谐地统一起来,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放在首位,而把教师的引导、启迪与点拨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促进性动力。教师的"教"是引领学生去"想懂"知识,而不是靠老师"讲懂";学生的"学"是为了"会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学会"。  相似文献   

11.
张海志 《考试周刊》2011,(51):176-177
传统教育在许多方面抹杀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向学生的知识灌输为中心,遵从"知识输入→知识储存→知识提取"这一不变主旋律,把学生仅仅看做是知识的储存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的发展,反而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12.
教育走向生本已是必然,变"适合教师教的教学"为"适合学生学的教学",关注学生,关注个体,是生本教育教学观的基本理念。生本教学主张"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作业前置,小组讨论;课堂展示,评价激励"。导学案作为生本教学实施过程的重要物质准备,在整个生本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以往的教学案,生本教学的导学案更侧重于"导",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的内容、方法和效果,把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3.
戚秀兰 《学子》2013,(9):82-82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不仅会学习,而且追求学习的有效、高效,形成探究、合作、倾听等良好的习惯。"生本教育"应运而生,它提出的教学原则是: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教少学多,不教而教,以学定教。教师如果把第二天课程的教学目标,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前置性作业(即学生先学的一个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先学。那么,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前置作业和课堂教学的关系,让前置作业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呢?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教学理解为: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师教多少,学生就学多少;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这种教学关系甚至曾被视为天经地义、不可移易的教育教学规律。客观地说,先教后学并非毫无道理,但它留下了一系列它自身无法根治的痼疾:“教”支配、控制“学”,“学”无条件地服从“教”,“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自主性、独创性缺失,主体性被压抑。教师越教,学生越不会学,越不爱学。因此,尽量少教多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齐敏 《考试周刊》2010,(50):123-124
在英语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在机械地教,学生在机械地学,可以说"苦教与苦学"。教师"满堂灌",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整个课堂都在一种压抑的气氛当中。久而久之,会出现"成绩屡次偏低"和"两极分化"的现象。那么,如何淡化学英语难、教英语更难的阴影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去求学,甚至可以把学生带到生活中去。因此,英语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兴趣伴随着他们学英语。要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就要从根本做起——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课堂气氛。  相似文献   

16.
张瑞 《甘肃教育》2011,(8):88-88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指东学生不会朝西。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三从"——听从、服从、跟从,严重影响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严重地压抑了学生好动、好问的天性。笔者认为建立高效的英语课堂,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教师应摒弃传统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格式化,教学过程单一化,学习不再是件快乐的事,相反地,学习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是一件给他们带来无穷痛苦的事。"满堂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压抑了他们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厌学"为"乐学"。而课改的核心因素之一,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革,让学生乐学语文。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学模式习惯把教学理解为:以教定学,先教后学;课堂基本是教师为主,学生为辅。这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根本原因。要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必须从以教为中心转变到以学为中心的轨道上。笔者认为,"少教多学"是顺应教育改革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实践表明,"少教多学"的语文教学模式给了学生更多的主动权和自由空间,使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教"与"学"积极互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有了很大的帮助,从而开辟自主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9.
数学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不是消极的容器,要使学生把人类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财富和技能,必须让他们自己学会学习。新大纲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指导与参与。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成为信息的主动摄取和加工,以自身的力量作用于教师所教的东两,充分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由学生独立自主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占主体地位,教师仅仅起着引导作用。是学生积极实施,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参与,主动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以往是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现在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为了不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目标,他们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教师不能把他们看作是知识容器。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而且要教给他们数学技能和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利用学习方法学会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