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1.板书“黄山” ,说说你对“黄山”有哪些了解 ?(随机理解第一自然段中的“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等词 )出示中国地图 ,了解“黄山”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2 .板书“奇石” :今天我们就学习“黄山四绝”之一———“奇石”。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找出能说明“奇石”在黄山风景区中的地位的词语。 (理解“尤其” )3 .自学课文。要求 :(1)划出具体写的几块奇石名称的词语 ,提出不懂的问题。(2)自学生字 ,联系上下文 ,初步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4 .自学检查 :(1)生字的读音 ;(2)指名说说几个词语的意…  相似文献   

2.
草原     
草原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水车园小学徐江教学目的:1.读懂课文,从中受到伟大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秀丽、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的教育。2.领会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生词并理解“幽静、妩媚、晶莹、疲倦”等词语的意思。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了解大、小泉的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写景物”的方法。3.赏析课文中的妙词佳句,感受趵突泉的美,陶冶爱美的情趣。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准备课文挂图、多媒体教学课件、投影仪,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看图,揭示课题1.出示课文挂图,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2.知道这幅图画是哪里的美景吗?3.指生解释“第一泉”。4.难怪老舍先生会为它写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相似文献   

4.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着重体会带点词语的意思,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激发学生对祖国宝岛的热爱之情。3.继续指导学生在抓住重点词语,读懂每句话的基础上,弄清自然段中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知道几句话合起来共同讲什么意思,从而读懂自然段并掌握读懂自然段的方法。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教学重难点:目标2、3。教具准备:视频投影仪、录像、录音、词卡、图片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你们见过无边无际的大海吗谁知道海面上凸起的…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认8个生字,会读写12个词语。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3.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重点:课文是从哪几方面写秋天的雨。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本课生字、词语 ,理解“呷”的意思。2 导读、理解课文3—5自然段 ,了解饮茶的好处。3 仿照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 ,用“既……又……”写句子。4 感受中国茶文化的魅力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重点 :运用找出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导入 :同学们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9课《说茶》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是茶的故乡。我国种茶的历史悠久 ,茶叶的种类也多。此外 ,我们还学了这一课的生字、词语 ,老师发现这一课的生字、词语很多 ,而且有些还比较…  相似文献   

7.
《回声》教案新疆教科所特级教师张岚教学要求:1.读懂每个自然段,理解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及回声是怎样产生的。2.理解词句,掌握5个生字和有关词语,会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读句子。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掌...  相似文献   

8.
一、说教材《曼谷的小象》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第八组的一篇讲读课文。叙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主动指挥她驯养的聪明、乖巧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冲洗的故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1.通过课文记叙的故事,感受泰国妇女阿玲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及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2.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和第7自然段。其中通过对小象的赞叹,领会阿玲的优秀品质以及联…  相似文献   

9.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案新疆自治区教研室张岚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读懂每个自然段,知道2—8自然段是写人民大会堂雄伟壮丽的。2.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5、6自然段。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  相似文献   

10.
教学任务 :1 认识本课的六个生字 ,读准字音 ,知道生字在句子中的意思。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水是怎样变成气和云的 ,云又是怎样变成雨、雹和雪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科学童话《我会变》 ,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 ,大家齐读课题。二、范读课文 ,揭示课题 ,整体感知课文。1 先听老师读课文 ,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我会变”也就是谁会变。(水)2 请大家仔细地数一数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三、学习第一自然段。1 指名读 ,数一数这个自然段共几句话。2 逐句学习课文。(1)读1…  相似文献   

11.
《达尔文和小松鼠》教学设计湖北/谢雄龙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读懂课文词、句、段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科学家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各种小动物,仔细观察动物的生活;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小动物的感情。3.练习正确、...  相似文献   

12.
蝙蝠和雷达     
蝙蝠和雷达上海市闸北区实验小学陈娟娟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弄清飞机夜里安全飞行与蝙蝠飞行的联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2.在理解词句,读懂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反复”、“证明”...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练习用“四周、如果”造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遇到问题不能光听别人说,要自己动脑筋独立思考,从实践中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理解第7自然段老马对小马说的话。 三、教学难点:“同一条河,为什么老牛说水很浅,而松鼠却说水很深?它们谁说得对?为什么?” 四.教具准备:生字卡、投影片、动物头饰 五、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第一课时 1认读课文 (1)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带生字的句子…  相似文献   

14.
九义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指要滕洁贞第十册第一单元一、单元教学目标1.掌握14个生字,正确理解词语,能用课后练习中指定的词语造句。2.学习两篇看图学文,给课文分段,并懂得概括全文思想内容。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细心观察和生动描写景物的。4.在学...  相似文献   

15.
教学目标与设计依据1.掌握8个生字(词)的音和义;2.读懂第三自然段,理解伽利略分析推理的思维过程,感悟伽利略“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和高度智慧;3.读好第三段,背诵第三段。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预习准备1.自学生字词;2.读通、读熟课文;3.课前收集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生平介绍的资料及有关比萨斜塔的材料。教学过程一、揭题、读题、引题1.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2.反复读题,训练语感,激趣激思。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检查落实预习,通读课文1.检查生字读音;2.通读课文,画出生词,理解词…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第四册《回声》(第二课时)教案执教者张岩指导者薛圣玉丛素娟教学内容:学习四至六自然段教学要求:1.学会“捡、扔、波、荡”四个生字;理解“荡、返、欢快”等词语的意思和课文四至六自然段的内容。2.能根据课文中的句子展开想象,懂得回声形成的原因;能...  相似文献   

17.
《中国石》教学设计□江苏王兰柱〔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边防战士对祖国无限的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在理解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继续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3.学会生字新词。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最后一个自然...  相似文献   

18.
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山东省济南市纬九路小学张馨一、教学目的、要求:语文训练方面:1.学会本课5个生字及出现的新词。2.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3.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4.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写好片段的,从中领...  相似文献   

19.
《北京》是小语第三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 ,紧紧围绕着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来写。通过课文的学习 ,学生必须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带生字的新词 ,听写并积累部分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感受首都北京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激发学生热爱首都 ,热爱北京的感情。根据本册教学的重点和课文特点 ,遵循着教学“要面向学生全体 ,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一原则 ,本课设计力图通过自由选择、小组协作、情境创设等方式 ,让学生主动探索 ,自主学习 ,即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自主选择学…  相似文献   

20.
教学目的 :1 学会5个生字和1个词语 ,认识1个偏旁和1种笔画。2 认识8个生字。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 知道课文讲的意思 ,感受人和自然的和谐 ,产生要保护植物的强烈愿望。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词卡、钢琴曲《怀想曲》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 ,先听老师读一遍(师配乐朗读) ,谁听出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从课题可知道课文讲了谁和谁?爷爷是人 ,小树是植物 ,为什么把人和植物写在一块儿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二、初读课文。1 自由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