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在具体的口语交际情境中,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交际的素养。 趣中练说。孩子们都爱看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在教《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时,为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动物世界”的录像。看后提问:“动物世界的动物有趣吗?谁能把你看到的动物说给大家听一听?”这时,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叙说自己所见到的各种动物。在此基础  相似文献   

2.
刘春香 《小学生》2011,(1):13-14
1口语交际教学为何轻评价 前不久,我听了一节三年级的口语交际课《有趣的动物世界》。上课伊始,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了一个小游戏——《猜猜我是谁》。教师播放公鸡、猫、狗、牛、羊的叫声,让学生根据听到的声音猜猜它是什么动物?学生猜出这些动物后.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年级下册“练习4”教学片断:师:(出示森林布景图)今天,大森林里要开动物音乐会。听,是谁在唱歌?(响起小动物的叫声。)生:小鸡在“叽———叽———叽”地唱。生:“咕———咕———咕”是鸽子在唱。生:“喵———喵———喵”,小猫在高兴地唱歌。生:青蛙在“呱———呱———呱”地唱。师:这些小动物刚“表演”完,他们的声音多有趣!别急,后面还有小动物要“表演”,你想听谁的?生:我想听小蜜蜂唱。(教师播放声音,出示拟声词嗡———嗡———嗡。学生把自己想听的争先恐后地说出,教师让学生模仿唱。)师:小动物的声音真有趣,这些表示…  相似文献   

4.
一、联系生活 ,激趣导入1 .教师首先以诵读儿歌激趣导入 :“乌云密布天气闷 ,天空一片阴沉沉 ,闪电婆婆把腰伸 ,雷声响起一阵阵。”从这些自然现象中 ,你们知道了什么 ?(点评 :采用儿歌的形式呈现 ,选取儿童知晓的生活常识 ,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知水平 ,既有利于激发兴趣 ,将学生引入情境 ,又能引出本课课题 ,同时向学生渗透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 ,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2 .师述 :要下雨了 ,动物王国里的小动物们都慌慌张张地忙碌起来。想知道它们要干什么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有趣的动物王国里去看看吧 !用媒体播放动画片和课文朗读录音 ,…  相似文献   

5.
周庆教师节     
教师节快到了,小动物们都很高兴,他们要和多多在一起搞个庆祝活动。多多问道:“教师节是我们人类的节日,与你们动物有什么关系呢?”小白兔和小山羊等小动物一听这话都生气地说:“怎么能说没有关系呢?老师教小朋友们懂礼貌,不欺负我们小动物,我们当然要感谢老师了……”多多听小动物们这么一说,高兴得直点头。于是他们共同搞了个热热闹闹的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6.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说话训练赵素霞一、播放录像片,观察小动物说话以往在教学第四册《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时,教师往*往是出示一张动物挂图让学生观察,现改为播放从《动物*世界》节目中节选下来的小松鼠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的一段*录像,训练学生说话。悦耳的音乐,美丽的...  相似文献   

7.
在高一历史课上,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和结果时,我首先在电脑上演示“大战形势图”,然后播放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等几个重要战役的节选录像。看着战火纷飞的画面,学生们的情绪一下子沸腾起来。这时,我在一旁提醒:“注意一战中双方使用什么武器。哪一些武器是首次用于战争的?”几分钟的录像放完了,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说“一战的武器那么落后”;有的说:“那些坦克看起来很笨”。我趁热打铁问:同学们发现哪些武器是首次用于战争的?“飞机、坦克、毒气”,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录像有解说,只要认真看、听,就…  相似文献   

8.
面对学生对政治课感到乏味枯燥的现实,探求活泼生动的政治课教学技巧,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一、新颖的导入方式,诱发了学生的兴趣初中生具有好奇好胜的特点,新奇的刺激能引发他们的探究活动。每堂政治课,我都精心设计一个新颖的开头方式,或以漫画创作进入、或播放录音录像引入、或讲故事导入,生动活泼又自然地引入课题,力争先把学生听课的“口味”吊起来,产生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课。如:讲解“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一课时,我利用自己的特长,首…  相似文献   

9.
偶然翻阅书刊,看到一则有趣的故事:一位小学老师指着漆成绿色的黑板问学生:“这是什么颜色?”没想到学生竟异口同声地回答:“黑色!”她接连问了好几遍,学生都答“黑色”。最后,她生气地指着黑板说:“这明明是绿色,你们为什么说是黑色的呢?”学生理直气壮地讲:“因为它叫‘黑板’哪!”读后哑然失笑,进而感到略带苦涩。学生们的答案如出一辙,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只相信习惯、经验、书本,却不信任自己的眼睛和自己的大脑呢?  相似文献   

10.
此次习作指导的目标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小动物的身份做自荐演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通过为小动物做自荐,引导学生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本领、会怎么做、能把自己的工作干成什么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注意清楚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学准备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组织一次森林之旅,让学生真切地感受林中乐队的魅力;或搜集各种动物的声音,创设出森林的环境,让学生反复聆听,交流感受,再进入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与作者之间的距离拉近,产生共鸣。学生:朗读课文,自学生字。可自带一种乐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两分钟交流资料:学生出示动物图片,播放自己录制的动物的声音。二、引入前几天,咱们三年级全体师生一起去北京野生动物园去参观,看到了许多有趣的动物。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些小动物发出的各种有趣的声音。三、读课题四、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课…  相似文献   

12.
在大森林里的动物小学里,调皮小猴非常喜欢小动物,经常给同学们讲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各种有趣的故事。老师就让调皮小猴写一篇作文参加学校的“我和动物”征文比赛。调皮小猴喜欢小动物不假,可让他写作文,他却犯了愁。回到家里,小猴急忙向爸爸万能博士求救。万能博士听后一下子乐了:“放心吧儿子,老爸这儿有写好作文的秘诀,保证让你得个一等奖。”接着,万能博士对调皮小猴说:“写这篇作文,首先要想一想你和哪种动物相处较多,和哪种动物之间发生了有趣的事情。也就是先考虑好写什么动物。”“然后呢?”调皮小猴听老爸讲得头头是道,满怀信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自然课如何让学生主动求知呢?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自然界,大胆尝试,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依赖教师下结论。 上《蚂蚁》一课时,我尝试用如下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求知。 我先问:“关于蚂蚁,同学们想了解些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地提出许多问题:“蚂蚁平时都吃些什么?”“蚂蚁能看到我们吗?”“小蚂蚁是怎样保护自己的?”…… 我把问题列举在黑板上,对学生说:“这些问题,同学们都可以通过自己观察来寻找答案,现在我们就到操场去寻找、观察蚂蚁吧。” 学生们很快就在石缝边、墙脚发现一群群蚂蚁。 “蚂蚁有几…  相似文献   

14.
令人深思 ,耐人寻味的课堂收束 ,将产生“课虽尽趣更浓”的最佳效果 ,使课堂学习乐而不疲 ,诱人深思 ,感人心脾。如何设计多姿多彩的课堂结尾呢?扩展说话。学完《爸爸妈妈》后 ,要求学生用“爱”造句 ,说来说去 ,就是“我爱爸爸”“我爱妈妈”“我爱老师”,再也说不出什么了。于是教师配乐播放各种动物录像镜头 ,学生眼看美丽的图画 ,耳听美妙的音乐 ,说话兴趣来了 ,思维活跃起来 ,变“要我说”为“我要说” ,“我爱红眼睛长耳朵的小白兔。”“可爱的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飞翔。”“胖呼呼的大熊猫多可爱呀!”教师又播放不同岗位的人物形象 ,…  相似文献   

15.
案例描述: 在一次英语教研活动中,本人听了一节教学有关方位介词的课。教师准备了一个小球和一个空盒子,向学生呈现了in,on,near,nextto,behind,in front of,under几个介词。接着,教师又用手势来操练,一只手握拳,一只手用手掌,边说边练,课堂气氛也挺活跃。然后,教师又取出照书本上画下来的几幅图,让学生操练,要求说说各种动物的位置关系。最后,教师把早已剪好的许多小动物和几幅背景图分给学生,让他们在背景图上摆一摆小动物的位置,并说说它们的位置关系。_这节课,教师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又找教具,又画又剪,整节课教具的使用是恰到好处,教学步骤合理有序;学生也学得非常开心,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在有趣的活动中输出语言。应该说这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在教师们议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时,我无意中与一位学生聊了起来。我问到:“Who is behind you?Who is in front of you?”该学生摇摇头。我感到奇怪,上课时听他说得非常好,能把图上动物的位置关系一一描述出来,可到了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我们的学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6.
录像在语文课堂教学设疑中的五种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录像播放有一定的顺序。利用播放顺序上巧设疑难问题,是一种较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录像的播放顺序向学生提出问题,课堂教学的设置疑问才能恰到好处呢?下面,谈谈录像播放顺序设疑的几种形式。  一、停定播放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设疑方式,只需将画面在要提问处停定,然后根据停定的画面内容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教学《峨眉道上》第一自然段时,在峨眉道险峻的画面停定,教师就可提出问题:峨眉山上的路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说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这里怎样理解?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样让学生从画面和…  相似文献   

17.
课外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完成了,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学科的。”必须千方百计地“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为此,有序地扩大阅读量,强化阅读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1.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儿童最喜欢图文并茂的注音读物。他们不仅喜欢读,还喜欢讲给别人听。教师可首先阅读此类课外书,然后讲给同学们听,讲时有意识地在最有趣的地方停下来,让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8.
张秋生 《少年读者》2008,(12):17-17
一只小黄鹂,第一次离开妈妈,自己外出捕虫。他飞了一天,疲倦地回到家里。妈妈问他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小黄鹂无精打采地说:“除了虫子,我什么也没看到。”妈妈听了,失望地说:“我们不是光为了捉虫子而生活的呀!”  相似文献   

19.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文化熏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么,怎样进行能力训练呢?主要进行哪些基本能力训练呢?笔者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略述己见。一、科学地培养学生听的能力。传统意义上的听,是学生听教师讲的“听”,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听”。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听,一是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有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三是培养学生有科学的听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要求教师上课要有趣有味,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作…  相似文献   

20.
设计思路此次习作指导的目标主要是: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以小动物的身份做自荐演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增强学生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通过为小动物做自荐,引导学生清楚表达自己有什么本领、会怎么做、能把自己的工作干成什么样,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想象,注意清楚地表达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内容。导写过程一、创设情境,明确话题1.谈话导入,播放音乐。师:同学们熟悉《西游记》吗?喜欢那位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吗?告诉大家个好消息:他要在大森林里开超市啦!开张前,他想招聘员工。招聘的对象就是森林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