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笔者在运用歌诀帮助学生记忆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效果较好。具体做法是: 一教师自编歌诀,用于课堂教学课文中有些汉字使用频率较低,而笔画较多,容易写错。如“穆”、“赢”、“羸”、“蠃”等。为了让学生记住这些字的写法,我用“拆字法”将这些字的偏旁一一拆开,编成口诀。如“穆”字可编成“禾白小三撇”,“赢”、“羸”、“蠃”则分别编成“亡口月贝凡”、“亡口月羊凡”、“亡口月虫凡”等口诀。这样,特征分明,好念好记.不致写错。同时,也为学生减少错别字提供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些笔画不多,但字形相近.容易混淆。如“戊”、“戌”、“戍”、“戎”等。它们之间仅一笔之差。我便将这些字归类,讲清异同,编成歌诀:  相似文献   

2.
一、己、已、巳这一组字笔顺笔画完全相同。关键要掌握第二画与第三画的连接方式。己 :第二画“一”与第三画“”相连。如“自己”读作“j嫬”。已 :第三画要伸上去点 ,但未封口 ,如“已经”读作“y嫬”。巳 :第三画伸上去封口如“巳时” ,地支的第六位 ,读作“s尙”。口诀 :巳满已半不出己。二、戍、戌、戊、戎这一组字 ,只有很细微的差别 ,极易误读误用。戍 (sh敶) :指军队防守。如“戍边”。戌 (x懕) :古代的“戌时” ,指下午七点至九点 ,又指地支第十一位。戊 (w敶) :天干的第五位 ,用作表顺序的第五。戎 (r幃ng) :指军队、军…  相似文献   

3.
课文中有些汉字笔划较多,学生常常写错,而且往往是一错再错。如:蠹、穆、赢、羸、嬴、蠃等字,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些字的写法,我就根据这些字的特征,把它们分解开,编成顺口溜。如“蠹”字,编成“一中头,宝盖腰,石头底下两虫叫”,“穆”字编成“禾白小三撇”,“赢、羸、嬴、蠃”等字则分别编成顺口溜,“亡口月贝凡”“亡口月羊凡”“亡口月女凡”和“亡口月虫凡”,这样特征分明,记忆牢固。 汉字中还有一些字,字形相近,很容易混淆,如“戍、戌、戎、戊”四个字,“己、已、巳”三个字,仅一笔之差,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我便将这些字进行归类,编成顺口溜,帮助辨析,巩固记忆。“点戍(shù)横戌  相似文献   

4.
按照“干支纪年法”推算,今年是甲戌年了。一个“戌”字,由于形似字多,误读误写者、分不清者常有。如: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一幅精美的“家具图案挂历”,便在封面上赫然印着“甲戊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语文》第一册中,《谭嗣同》一文的“课文揭示“里清晰地印着:戊戎变法”;至于将“戌”与“戍”二字混同的,中学生中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5.
王梦蛟 《湖南教育》2003,(15):39-39
自编歌诀,趣味记忆。学生对有兴趣的知识材料印象深,记得牢,而对无趣味的材料印象浅,记不住。所以,要多编有趣的歌诀,把原本无兴趣、甚至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改写成有趣味的材料,这样有利于记忆。如文言文中的“毋”,若编成一条谜语,就是:“看看像母亲,读读像父亲”。又如“戍”、“戌”、“戊”、“戎”这几个字,只要学生背下“点shù横xūwù中空,róng必交叉要记清”的歌诀,学生很轻松地牢记。若用竞赛的方式出现,不仅趣味无穷,而且寓学习于娱乐之中,对提高记忆力和发展智力有很大的好处。选定曲谱,咏唱记忆。把口诀、诗歌、顺口溜谱成曲…  相似文献   

6.
正字口诀     
一,根据字形特点编口诀。如“戊戌戍戎”:空心戊(wù),茂字下从戌;一横戌(xū),一横出头读作戎(róng);一点戍(shù),蔑字下从戍。二,根据形音特点编口诀。如“己已巳卩”:巳(sì)字全封口,拿它作字头(导异);已字半封口,不作偏旁和部首;韵母i,放心写成己(岂起记纪忌杞……);韵母an,放心写成卩(fan)(范犯  相似文献   

7.
<正>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最初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戌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戍(wù):戊本来是一种兵器,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是小学六年级社会课的一节重要内容。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戊”、“戌”两字不分,或写颠倒,或写成“戍”、“戎”等形近字。下面笔者就介绍一种识记形近字的方法—顺口溜识记法。所谓“顺口溜识记法”就是针对形近字或一组字的部分构件在笔画组成上的细微  相似文献   

9.
这四个字,主要是看在“戊”(音务)字里边有没有东西、有什么东西来区别的。可以这样记: 以“戊”(音务)为基础, 加“点”变成“戍”(音述), 加短“一”念“戌”(音须), 加长“一”读“戎”(音荣)。  相似文献   

10.
简明正字歌     
从初中到高中,有些字学生总搞不清,总念错,总写错。如能把最易错的字编成顺口溜,就可在极短时间内收到很好的正字效果。例如: 空点横,戊戍戌(wù shù xū); 上中下,巳已己(sì yǐ jǐ)。只需稍加解释:“戊”里是“空”的,“戍”里有一“点”,“戌”里有一“横”;“巳”字一竖连到“上”面,“已”字一竖不上不下在“中”间,“己”字一竖在“下”面。这样,同学们在三五分钟之内便可记得住,写得出。还可记住下面两句话: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7,(6)
"戌、戍、戊、戎"四个字很难区别。但只要记住下面的顺口溜就好区别了:  相似文献   

12.
戊、戌、戎、戍,四个字容易相混,学生经常写错。但教师教学时,如果对照古汉字,根据字形、辨析字义,则学生不仅感到生动有趣,而且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书写时,错不了。  相似文献   

13.
戍戎戊戌     
戍、戎、戊、戌这四个字的形体区别甚微,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甚多。“戍”字读shù,甲骨文作“(?)”,象人持戈之意。到了小篆则化成“(?)”。许慎《说文》:“守边也,从人持戈。”这便是这个字的本义。教材用例有: 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③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14.
最近看到一篇稿子,内容是讲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经验。其中谈到在讲《木兰诗》中的“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时,为了让学生弄清楚戎字的写法,避免和形近字的混淆,就列举出“戊、戍、戌”等字,加以辨析。另外还举出“赳”字,和“赴”字对比,举出“苦”字,和“若”字对比。有的同志提出意见,认为这样会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影响了思想内容的阐述和文学形象的感染。作者不同意这种看法,认为只有这样讲才能加强字词教学,才符合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看了以后,我认为作者强调加强字词教学的精神是对的,但考虑问题未免有些片面,方法未免简单化了一些。字词教学,是整个语  相似文献   

15.
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16.
<正>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17.
《学语文》2006,(1):1-9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致误现象] 1.形声字误读:如“刹车”的“刹”和“一刹那”的“刹”未能区别,造成失误。2.形似字误读:如戌、戌、成、戎,不明其意,似是而非,造成失误。3.多音多义字误读:如活塞、堵塞、要塞,混读不清,不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18.
“歌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为了便于记诵,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歌诀法”是语文教学中习见常用的方法.人们常把“歌诀”片面理解为一定要押韵合辙.而把“无韵的整齐句子”排斥在外,这种看法是欠妥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育才学校任教时,要求学生培养研究学问的兴趣和养成研究问题的习惯,并把起码的研究方法和步骤编成通俗化的歌诀.如“研究五字诀”:一、集、钻、剖、韧(确定一个课题.多方收集必要的材料,钻进去,分析解剖,坚持不懈);“四把钥匙”:中国语文.外国语文、数学、方法论;“五路探讨”:体验、导师、访友、用书、思考;“八位顾问”:遇事要问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几何.这歌诀不求押韵合辙,同样好记,因为它用序数打头,记住“一四五八”,便可联想起相关的内容.如果硬是要将其改成合辙,那很可能是这样:“一集钻剖韧,四把钥匙跟,五路探讨忙.八位顾问勤”.这样一改是顺口了,但有些故作姿态了.当然,大多数歌诀是押韵合辙的.有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师,发动学生,合编歌诀,在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一)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 [致误现象] 1.形声字误读:如“刹车”的“刹”和“一刹那”的“刹”未能区别,造成失误。2.形似字误读:如戌、戌、成、戎,不明其意,似是而非,造成失误。3.多音多义字误读:如活塞、堵塞、要塞,混读不清,不能正确作答。  相似文献   

20.
为了能较准确地掌握哪些字是后鼻音,我采取了“编歌诀”、“找拼缺”、“记少数”、“抓声旁”、“联方音”等方法,帮助学生记忆,有一定的效果。一、编歌诀。“歌诀”的主要优点是便于记忆。我把一些都是后鼻音的字找出来,编成“歌诀”。如:党中央,放光芒,长征中,明方向;工农兵,永向党,争贡(献),(歌)声扬;当兵杠枪,红星领章……。二、找“拼缺”。汉语音节共有四百多个,大多数是由声韵母拼成的(少数的自成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