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数列求和是数列部分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列求和主要分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及一些特殊的非等差数列、非等比数列求和.对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求和主要是运用求和公式,而有些数列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通过转化,再利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知识进行求和.下面对数列求和问题作一些简单的归纳和探究,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数列求和是中学数学数列板块的重要内容.现行普通高中的数学教材中,仅仅安排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求和.但是数列种类繁杂,通项形式多样,绝大多数数列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不能简单地套用公式解决.本文探讨通过待定系数法处理一些数列的求和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列求和总的原则是要善于改变原数列的形式结构,使其能进行消项处理,或能使用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以及其他已知的基本求和公式来解决。只要很好地把握这一规律,就能使数列求和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公式法是解决数列求和问题的基本方法,如果可以判断出所求数列是等差数列还是等比数列,就可以直接利用公式。  相似文献   

4.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对象.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本文就数列求和的解题策略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数列求和是数列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除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我们可以从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方法受到启发,得到下面的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是我们解决一般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6.
数列求和是数列中的一种重要题型,是高考常考的内容之一.下面介绍几种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一、直接法如果给定的数列是一个特殊数列,可直接应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或自然数的平方和及无穷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等求和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等差、等比数列公式求和运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可求某些数列前指定项的和例1 求数列9,99,999,9999,…的前10项的和.  相似文献   

8.
数列求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考数学的重点考查对象.数列求和的基本思路是,抓通项,找规律,用方法.下面介绍数列求和的几种常用方法.一、直接(或转化)由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利用下列常用求和公式是数列求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相似文献   

9.
数列求和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方法技能较多,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常有畏难情绪.本文就数列求和从十个方面给以分析. 一、直接求和法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求和均可直接利用求和公式.  相似文献   

10.
数列求和问题是一个很有用、也很有趣的问题。在高中代数甲种本的数列与数学归纳法一章教学中,我认为,根据教材探索数列求和的规律,对于学生打好基础、培养能力都有帮助。一、在数列大节的习题里探索数列求和的规律教材中的习题,大多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的求和问题,它可以直接利用求和公式。也有几个习题所给的数列不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但可以分解为基本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或自然数平方和等,再分别  相似文献   

11.
数列求和问题以它复杂多变、综合性强、解法灵活等特征而成为历界高考中的中档题与压轴题的多选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是两类常见面特殊的数列.教材中已经给出了求和公式.而一些数列,则要由它们的通项公式的结构形式,找出它们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联系,采用特殊的方法求和.数列求和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2.
对于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和,可以直接代人公式得解.若所给数列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欲想求和,就要从数列的通项入手,分析数列的通项结构特征,来选择求和的不同方法.笔者试给出并项求和法、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倒序相加法、数学归纳法、构造递推法、自然数方和公式法七种策略.  相似文献   

13.
教学目的: 以函数思想为主线,复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求和公式。借助有关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来解决相应的数列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求和公式,并把它们与相关函数联系。 数列就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  相似文献   

14.
对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 ,教材中给出了明确的求和公式 ,但对于非等差、非等比的数列 ,我们如何求它们的和呢 ?本文总结介绍一些常见的特殊数列的求和基本方法 ,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 .1 公式法这种方法就是利用现成的公式直接求数列的和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外 ,常用的公式还有 :自然数的平方和公式 12 2 2 32 … n2 =16 (n 1) .(2 n 1) ;自然数的立方和公式 13 2 3 33 … n3 =(1 2 3 … n) 2 =[n(n 1) ]24等等 .对于能转化为具有这种结构的数列 ,我们可直接利用这些公式进行求和 .例 1 已知数列 { an…  相似文献   

15.
[考点解释]1.理解等差数列、等比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掌握递推数列化归构造新的辅助数列为等差或等比数列,或“叠代法、累加法或累乘法”求通项或通过“归纳-猜想-证明”探索其通项的方法.3.掌握特殊数列求和的方法:直用公式;裂项相消法;错位相减法;反序求和等.  相似文献   

16.
数列求和问题是数列的难点所在,也是数列的亮点所在,考生通过对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学习,得到的不仅是数列求和的知识,同时还得到了数列求和的思想,其中,数学转换思想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7.
在数列解题中,经常会遇到等差数列的交错求和、等比数列的交错求和、等差与等比数列的交错求和;在数列的交错求和中,既能考查等差数列的有关知识,又能考查等比数列的相关知识,故备受命题者的青睐,下面分析几类典型问题,供大家参考.1等差数列的交错求和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  相似文献   

18.
在数列求和的问题中,除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有求和公式外,大部分数列的求和都需要一定的技巧。将这些类型归纳如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数列、解析几何等数学方法,求解几道物理习题,示例如下: 1.数列知识的运用类 这类题目的内容常常涉及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主要利用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公式.在等比数列的问题中,还经常应用无穷递缩等比数例.  相似文献   

20.
数列的初等求和方法例谈上海市杨思高级中学刘昌源求数列的前n项和是高中数学《数列》一章的教学重点之一.而教材习题中一些既非等差数列,又非等比数列的某些数列求和,则是教材的难点.因为它们不像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那样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学生感到困难较大.不过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