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堡太极拳是一个古老的拳种,它除了具有一般太极拳的特点之外,还有自己的显著特点,它的练习要求有不同于其他太极拳的要求。弄清这些特点和要求,才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赵堡太极拳要领,从而学好赵堡太极拳。 一、赵堡太极拳有适合各种人练习的三种架式 赵堡太极拳经过历代前辈太极拳家的长时期的传习,总结创编出  相似文献   

2.
卢信友 《武当》2015,(2):18-21
武当赵堡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大名拳,同属太极拳六大派。因历史的原因,赵堡太极拳的普及推广工作起步较晚,科学化、规范化推广更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太极门派。截止目前,赵堡太极拳还缺乏一套标准的初级套路,这非常不利于赵堡太极拳评段、竞赛等推广活动的开展。鉴于此,浙江台州的卢信友老师在师父王海洲及各位同门师兄的支持下,依据赵堡太极练法旨要,结合竞赛要求,创编了"赵堡太极拳初级套路(讨论稿)",以期抛砖引玉,诚邀更多赵堡太极名家积极参与,群策群力,搞好修订,最终形成赵堡太极拳初、中、高级标准架,以利于赵堡太极拳更好的普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和式太极拳名称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是一名太极拳爱好者,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习练和式太极拳。但在近20年的时间中,这个拳种出现了很多种叫法,如: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太极拳、武当赵堡承架太极拳、太极拳道、武当赵堡大(小)架太极拳,最近又出现了丹经太极拳等等。根据本人习练和式太极拳近二十年的亲身经历和对有关人员的访谈,以及对收集的有关资料认真研读后,就和式太极拳的名称问题做如下考释。  相似文献   

4.
王海洲 《武当》2006,(1):13-16
我是赵堡人,从小听前辈讲说赵堡太极拳的很多的故事。长大后,在赵堡太极拳前辈的指导下练习赵堡太极拳,到现在已有40 年。由于赵堡地处黄河边,在历史上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战乱和自然灾害使赵堡人流离失所,这使得赵堡太极拳也散落到全国很多地方。年轻时,但凡知道有赵堡太极拳前辈  相似文献   

5.
戚建海 《武当》2005,(9):10-12
是赵堡太极流传早,还是和式太极产生早?和式太极拳能否完全可以取代赵堡太极拳?要澄清这些问题,还得从赵堡太极拳源流史说起。  相似文献   

6.
林泉宝  张长林  张顺林 《武当》2006,(10):18-21
本来并没有什么李氏太极拳之说,只因李作治是赵堡太极拳第七代宗师陈青平的弟子,首创赵堡太极拳“衩托架”,为与其他赵堡太极拳架式区别,故以李氏代之。  相似文献   

7.
赵堡太极拳简介赵堡太极拳由蒋发传达室入古镇赵堡,经过逐渐形成了赵堡镇自已的太极拳风格。赵堡太极拳具有中架动作难度适中,初学者明年于掌握;运用则适于以健身、养生为止的老年人、病人习。赵堡太极拳当代主要传人:王海州赵堡太极拳历来不外传,总是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流传于河南温县赵堡镇,在温县,有"陈式太极不出族,赵堡太极不出村"之说。陈式太极拳自从被杨禄样带出小小的陈家沟之后,而今已传遍中国,走向世界,还繁衍出杨式、吴式等流派。而赵堡太极拳与之相比.却不相当封闭。泛传播赵堡太极拳。今年54岁的赵堡太极大师王…  相似文献   

8.
张杰 《武当》2004,(7):28-28
2003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了赵堡和式太极拳(准确的说应为赵堡太极拳)传人和有禄编著、康戈武作序的《和式太极拳谱》。  相似文献   

9.
张修睦  赵超  赵增福 《武当》2005,(11):19-22
赵堡太极拳源于道家,张三丰传云游道人,云游道人传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1574-1655),从而经王宗岳这一支,将太极拳传人民间。纵观赵堡太极拳历代宗师,有文字记载的,如《太极秘术》中各文作者蒋发、邢喜怀、张楚臣、王柏青,及《太极拳正宗》作者杜元化,其师任长春等无不是信奉道家。所以,不理解赵堡太极拳的道家渊源,就很难理解背丝扣和七层功夫。现将赵堡太极拳的背丝扣与七层功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走访,发现温县近几年在太极拳文化产业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在发展太极拳文化建设方面没有认识到赵堡在太极拳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文章从文化承栽力的视角,阐述赵堡对太极拳发展历程的影响,分析制约赵堡太极拳文化建设的因素,进而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赵堡太极拳文化的复苏,推动太极拳的历史研究与其发展。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蓬 《体育学刊》2001,(1):99-101
太极拳活动是广州市社区群众健身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对广州市社区太极拳活动现状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其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针对这些具体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奠定重要基础和提供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2.
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健身治病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太极拳是我国民间以体育锻炼健身治病的重要发明之一,从现代医学的角度看,太极拳对老年人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太极拳是一门融哲学、心理学、力学、美学等为一体,并注重以慢求快、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技击艺术。要想学好太极拳,必须先明理,后练拳,即由先"心知"而后"身知",只有经过无数次"体用结合"的练习方能领略太极拳神奇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临汾市尧都区太极拳活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查阅、搜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采用社会调查法,对临汾市尧都区太极拳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尧都区太极拳健身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存在锻炼者学习或工作太累、没有时间锻炼、不懂得如何锻炼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为尧都区太极拳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螳螂拳,属于象形拳的一种,因模仿螳螂捕蝉的戏纵擒打动作而得名。六合螳螂拳(又称马猴螳螂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称为内三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足称为外三合,内外结合称为"六合"。六合螳螂拳一种以实练、实打、实用为一体的拳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六合螳螂拳不但具有攻防技击性,而且具有健身观赏性和娱乐性。而六合螳螂拳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它的攻防技击性。  相似文献   

16.
太极拳在我国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太极拳的特点和功能及推广的可行性的分析表明,推广太极拳适合我国的国情。认为太极拳具有健身价值高,深受大众喜欢,便于推广普及,具备全民参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 ,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太极拳正宗论五字妙诀》为蓝本,从笔者赵堡太极拳修炼实际出发,研究认为,"心静、身灵、气敛、劲整、神聚"的诀要首在其十个字的"五需"要求,这是太极拳的修炼基准与境界达成的前提和妙引。因此,基于"妙诀全文",给出了"五需"的"义解",以便助益于修炼体认与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杨晓强 《湖北体育科技》2013,32(1):88-90,81
通过Omega wave系统(运动员实时机能评定)的心率变异性、心电图变异及Ω电位等指标在拳击小周期训练监控中的应用,探讨拳击运动的项目特征、人群特征和对板块训练构建的指导意义。结果表明拳击运动员迷走神经功能偏低,承受极限量负荷能力弱,板块训练模式是理想选择;拳击能量代谢具有以氧代谢为支撑,无氧代谢为主,磷酸源代谢为制胜关键的混氧运动代谢特征,拳击板块训练应突出强度要素;拳击运动员疲劳较多体现在中枢功能变化,且对心肺机能影响明显,不易开展持续的大运动量训练。综合评价各指标变化特点,拳击训练应采用板块训练模式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