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意的生活     
诗几乎可以表达人类生活的所有情感。人类离不开诗,也从来没有离开过诗。汶川地震时,人们最深刻的情感是用诗歌表达出来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每天哼唱的流行歌曲也都是诗。诗歌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流泪,让我们升华。其实每一个人心中都为诗留着一片圣地,只不过随着岁月的流逝,  相似文献   

2.
“诗以言志”,伟大的诗人总是把心中的爱与愁交付于诗的歌吟,优秀的诗歌从来都是人类情感的结晶,所以品味诗中真情,是鉴赏诗歌的主要任务。高中生鉴赏诗歌,自然是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和情感表达的基本方式。然而学生诗歌鉴赏的得分率一向偏低,作为老师,也倍感委屈,课上讲了许多诗歌鉴赏的知识,分析了一首又一首诗歌,老师的讲解学生似乎都听瞳了,但当他们独自面对一首新的诗词时,又如读天书,不知所云,  相似文献   

3.
诗歌是最凝练的语言。因为诗歌,我们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更加美好。诗歌能传达丰富的情感,让孩子们阅读诗歌,是让他们从小接触我们祖国美的语言,也是在培养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  相似文献   

4.
冰客一个从农村走出的追梦少年,生活的艰辛却在他心中播下诗歌的种子。一个谈诗几乎似谈奢侈品的时代他像圣徒般坚守着这块圣地,从农村到城市他用诗留下了他生活的足迹,从城市到农村他又以诗记录了自己灵魂的还乡之路,乡村是他一生的情结,在城市与乡村的界碑下,他走向回归。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一种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于创造性的文学样式.但在初高中教学中,学生对诗歌既感兴趣又不感兴趣.说感兴趣,是因为青春本来就是诗,渗透了作者浓烈情感的诗歌非常容易引起感情丰富、情绪波动大的青少年的共鸣;说不感兴趣,是因为我们在诗歌教学中重视的是诗歌的流派、意象、手法及其中蕴含的哲理、情感等,虽然也赏析,但更多的是分析;即使单纯鉴赏不分析,老师也容易牵着学生鼻子走,使学生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为了激发起学生对诗歌天然的热情,激活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和解读诗歌,在教授现当代诗歌时,我决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状态,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去讲每一首诗,从而发挥学生主动的学习精神及无限的创造性,让处于本是诗一样的年龄的他们感受到青春的诗意.  相似文献   

6.
顾萍 《现代语文》2010,(10):88-88
"语文是生动生活的再现,是人类心灵升华的舞台,是活泼的情趣乐园。进入那人类精神的宝库,我们以及学生都应该乐而忘返。"这是一种理想的语文生活,也是所有一线语文教师一直在追求的一种教学境界。面对优美的诗歌,我们只有用诗一般美的语言或比诗歌本身还要美的语言去引导,去解读,  相似文献   

7.
<正>人类为什么会产生诗歌?那是来自心灵的震荡。我们为外物的景、人或事所感,一种无法阻止的汹涌澎湃的情感在我们心中酝酿、发酵,如此我们"发言为诗",如此我们抑制不住地要歌唱、舞蹈。所以,诗歌是来自人类灵魂最纯粹、最美丽的语言。然而现在,"最美丽"的古诗词却吸引不了学生,反而成为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既要探寻造成它的原因,又要重新去寻找古诗词教  相似文献   

8.
<正>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乡村不止背后的篓筐,还有爱和书香。当大爱化作诗行,勾勒出乡村孩童心中的纯真和梦想,我们看到了另一种教育正在深山罅隙和田间地头里闪闪发光。乡村教育不仅仅需要教会孩子们知识,也需要用爱抚慰孩子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就在当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携带着殷殷真心和漫漫诗意,跨过山岗和田野,给山里的孩子们送去了希望和远方,让孩子们在诗歌的世界中如星光般闪亮。  相似文献   

9.
<正>诗歌作为审美的结晶,具有启迪人生、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位的作用。高中古诗鉴赏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歌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鉴赏诗歌需要有诗一样润湿的心田,诗一样艺术的语言。由于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往往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对于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仅靠传统教学中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感悟,诗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形、声、情、意、韵的至善至美的结合体,优秀的诗歌作品往往以生动的艺术形象展示多方面、多维度的审美价值。它既是人类生命,情感、思想、灵魂的投影,又是作者用诗人特有的眼睛、耳朵、嘴唇、皮肤、手指等悉心感受生活之后精心编织的花环。诗歌艺术这种审美特征的综合性,多维性和多向性决定我们鉴赏诗  相似文献   

11.
颜志华 《学周刊C版》2011,(5):178-178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孔子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朱光潜先生也说过:“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开始人手。”诗歌让我们感受到自己本土文明的鲜活存在,它理应成为我们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新作文》2013,(Z2):63
生活中我们总说诗意的语言,似乎诗就是唯美的。好的诗歌留在淡淡的纸墨上,自然地散发出袅袅清香。好的文章读过后也会在心中留下余味,久久飘香。小孩的心事你懂不懂?诗歌它懂。清晨的小路如何而来?诗歌知道。你的文字也能散发出清香吗?听听诗歌怎么说吧。  相似文献   

13.
新版牛津英语七年级的最后一个单元Reading部分是英语诗。笔者不以赏诗、品诗的角度进行诗歌教学,而是以看、说、做等形式,打造轻松的英语诗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快乐学诗歌。  相似文献   

14.
刘春芳 《成才之路》2009,(29):35-35
诗歌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集大成者。它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美、意境美、情感美是无与伦比的。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对诗的作用就有精确的论述:“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说明诗歌是诗人对生活观察的高度凝聚。是几千年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精髓。它唤醒人对生活本身的思考,恢复曰益粗糙和冷漠的心灵对生活的感知。于是,诗歌教学便有了它特殊的价值与意义。然而,在我们的诗歌教学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和弊端:许多教师课堂上忙于简单地解释字义、词义、句义。甚至翻译,生硬地点明修辞、挖掘典故,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诗歌的教化功能向来为人所推重。朝着时间的另一端回溯,从人类的文化源头开始,诗歌便背负着沉重的使命感向我们走来。当它凝结了标志着人生里程中智者风度的“情感”或者“理性”时,诗歌形式作为一种载体又以稳定的物化形态回到人类的精神世界中来,触动人类诗歌意识的觉醒,从而用诗的方式去把握世界。在诗与人的沟通中,诗歌的教化作用具有卓越的价值,从艺术的美学意义出发,向着启悟人类灵性的深层次迈进。  相似文献   

16.
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诗歌短小、精练,智慧且空灵,是在用惊人的想象力推动人类的双脚踏上灵魂的幽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也说过:我们不一定要做诗,但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  相似文献   

17.
悠悠古诗情     
常言说,诗言志,诗言情。诗人往往用诗歌来抒发对自然、对生活的感受,那么,诗中必然会倾注诗人的强烈情感。在浩如烟海、蔚为大观的古代诗歌当中,诗人们都表达了他们对生活怎样的认  相似文献   

18.
几乎每个民族的祖先,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诗歌作为最初的母语文学形式。诗歌短小、精练,智慧且空灵.是在用惊人的想象力推动人类的双脚踏上灵魂的幽径。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也说过:我们不一定要做诗。但心中不可没有诗意、诗境。  相似文献   

19.
每每想起海德格尔的“人,诗意的栖居”,心中便荡漾着一种幸福感。我喜欢诗,偶尔也能溜上几句。后来当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更对诗歌教学情有独钟。我通过配乐朗诵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利用多媒体课件来丰富他们的视觉感受,目的就是让学生品味到诗歌的魅力,走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精练传神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感情。但学生好象并不领情,为此我苦恼不已。  相似文献   

20.
诗歌是人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诗不仅记录历史还清晰记录了人类所有的复杂感受。古往今来,没人能否定它对人类智慧的启蒙作用和对文明发展的卓越贡献。可不知从何时起,谈论诗歌已然成了一个不合时宜的话题。经济的飞速发展,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却难掩人们思想、情感的困顿,步履匆匆的人们已很难有闲暇仰望星空;然而年轻的心灵需要善与美的滋养,如何安顿诗意的灵魂,如何用诗来进行正确的审美教育,让忙碌的人们真诚面对自己的内心,重建当代青年美好和谐的精神家园,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