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院校研究”是指单个院校针对本校管理与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分析与咨询研究,是现代大学为改进本校管理决策和运行状况而设定的专门实践领域。院校研究在美国得以产生和发展,其重要的背景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和大变革。在我国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市场化的背景下,借鉴美国院校研究的成功经验与做法,推进院校研究在中国的实践对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管理水平、促进高等学校改革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院校研究"是什么,不是什么--解读美国"院校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院校研究"是流行于欧美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专门术语.就美国的经验而言,"院校研究"可以理解为"是研究者基于本校情境、针对院校运行中的实际问题所作的应用性研究,是高等学校为改进管理决策、促进院校发展而设定的一个专门的实践领域".作为一种独特的研究形式,"院校研究"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研究".它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种新的范式,是现代高等学校实施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蔡国春 《教育研究》2013,(12):129-135
高等教育问责制是院校研究在美国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在此期间,学术质量一直是院校研究密切关注的主题。当高等教育问责成为政府监管院校的重要手段时,院校研究得以发展并日趋制度化。随着高等教育问责主题的变迁,院校研究的质量旨趣日益凸显,在应对外部质量责任、促进院校质量改进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有效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模式。美国院校研究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功能与作用,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美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的一项重要工作,院校研究是对所在高校的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自我研究。它着眼于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基本职责是收集、完善和规范院校数据,为院校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院校研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值得我们加以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正一、美国院校研究的发展院校研究这一术语最早发源于美国,美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作为现代美国高等院校的专门实践领域,该研究范围是在高等学校内部搜集各种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目的是为高等教育机构提供各类决策的信息支持,促进院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19世纪之前,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学校规模较小,内部组织结构简单,院校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20世纪上半叶,  相似文献   

6.
略谈院校研究机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关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它着眼于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院校自身的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院校研究在20世纪中期得到了较快发展,为美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管理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借鉴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在我国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院校研究,设立相应的院校研究机构,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刘国珍 《文教资料》2006,(14):53-54
院校研究(简称IR)是二战后美国的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不仅适用于高等学校,而且同样适用于职业教育。本文介绍了院校研究的基本特性、职能及职业院校开展院校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美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作为高等学校内部的一项重要工作,院校研究是对所在高校的运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的自我研究.它着眼于院校管理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其基本职责是收集、完善和规范院校数据,为院校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院校研究是一个很有潜力的领域,值得我们加以研究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院校研究:高等教育研究的新领域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院校研究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它在二战后的美国逐渐发展起来 ,并对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了较大影响。院校研究以单个高等学校作为研究对象 ,旨在研究特定院校的特定问题 ,在研究方法上力求科学的程序与形式 ,其作用可概括为管理的科学化 ,理论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10.
院校研究起源于欧美并流行于美国高等教育领域。文章通过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体制、大众化阶段、数据收集等方面的比较,认为院校研究应坚持中国本位,借鉴美国经验,建构中国自己的院校研究系统,为中国高校的发展和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1.
追溯美国院校研究的起源、定义、研究内容与特征,可以发现它与我国高教研究是有区别的。我国的高教研究机构若要成为本校举足轻重的部门,需向美国学习.定位院校研究。只有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开展富有价值的微观应用研究,宏观理论研究挂靠在政府教育部门,才符合政府宏观指导和调控高等教育、高校拥有充分办学自主权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2.
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旺 《比较教育研究》2005,26(11):76-80
本文着重讨论与美国私立高等教育发展相关的外部微观制度环境,即由政府、市场和非营利中介机构所构成的自由与控制相倚、控制与制衡相随、激励与约束并重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3.
院校研究与质量保证——以美国高等教育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改革"以来,美国高校的成本越来越多地要由学生及其家庭而不是政府分担,使得人们愈益关注投资高等教育的收益。因此,美国高等教育质量倍受社会公众的关注。院校研究在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为高校能够对外部的报告、认证、项目审批,以及内部项目评议和专项研究等方面的社会问责做出说明,同时也在学生学习评估、教师行为分析以及学籍管理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4.
American universities receive millions of dollars worth of media exposure every year via Public Service Announcements (PSAs) broadcast during their respective school's athletic competitions. 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message strategies and executional devices used by NCAA FBS (National Collegiate Athletic Association Football Bowl Subdivision) classification schools during the 2010 football season. This study is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ntent analysis of this subject matter to date. 115 PSAs were examined, representing 111 of the 120 schools which comprise this tier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51 variables were operationalised and are detailed in this article. These variables include messaging specific to institutional communications, as well as common creative approaches used within television advertising.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indeed a ‘sea of sameness’ across these communications and that few schools are creating unique messages. This article continues the theoretical work in this field by refining extant models for communication messages employed by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15.
美国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殖民教育的诞生、州立大学的发展、初级学院的繁盛和国民教育的兴渐四个发展时期后,实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制度特征主要体现为多元互补的教育结构、高进低出的招生制度和公私兼济的财政制度。影响美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制度环境主要包括公益性的政策环境、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和多样性的社会环境。学习与借鉴关国经验,有助于我们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过程中找到一块合适的制度土壤。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research that I have conducted during my career using data sets collected by offices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 Many of the examples discussed in the paper deal with graduate education.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valuable the data collection efforts by these offices are to academic researchers interested in helping to formulate institutional, state and 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It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how the usefulness of institutional researchers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be improved and stresses that institutional researchers and administrators would be wise to involve more faculty members in research that aids in institutional decision making and the formulation of public policy towards higher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高校开展院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亦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分析美国高校开展院校研究的历史经验,可以得出我国高校开展院校研究的对策性建议:组织化、制度化,及其实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Global health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area of inquiry and learning in North American research universities, stemming from on-going and new commitments to the field by multiple governmental and non-governmental agents. External demands for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global health require enhanced inter-disciplinary, inter-sectoral and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ll perceived as growing trends but often not easily accommodated in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how four leading universities in Canada and the US have entered the field of global health,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national contexts, academic structures, and institutional strategies. Content analysis of institutional records is triangulated with data from sixty interviews with academic leaders and researchers at Harvard, Johns Hopkins, McGill and Toronto. Resource asymmetries emerge as an important differentiating factor shaping the emergence of global health in the American and Canadian institutions. Domestic sources of support and previous academic structures provided important cumulative advantages to the US campuses in claiming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in the field.  相似文献   

19.
从历史的比较制度分析视角看,美国的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经历了移植经验、内化和自主生长的过程。其制度变迁及路径选择具有三个特征:制度变迁方式的渐进性;"继承—变革"与"内生—创新"两种变迁模式相结合;高等教育制度在制度变迁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及路径选择,对我国高等教育制度改革创新可以提供有意义的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