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卫星 《江苏教育》2006,(5A):11-12
名师是一所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抓名师就是抓教育质量,就是抓教育事业发展,就是抓教育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今后一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三个创新”,努力营造有利于名师群体成长的良好环境。创造有利于名师健康成长的有效机制,建立有利于名师各尽其才的用武之地,实现名师培养的新一轮突破。  相似文献   

2.
1学校总希望自己的学校出名师,而且以名师为荣;教育行政部门也出重金,给政策培育名师。通过名师带动区域教育发展,促进、激励教师成长,用意自然是好的,我们理应积极响应,勤学习,善研究,争做名师。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名师的桂冠只属于少数人。在任何一个行业,精英总是少数,大多数不过是普通的从业者。教育也不例外!但教育又有所不同。"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兴衰,系于教师"。普通教师同名师、优秀教师一样肩负着国  相似文献   

3.
名师,即非同凡响、富有盛名的教师,他们是教育实践中的佼佼者, 生活的历练者,幸福的成功者。名师的价值不在一己之名,而是一种财富和资源,属于一门学科,属于一所学校,属于教育事业。仰慕名师,走近名师,不能满足于欣赏围绕在名师头顶的绚烂光环,而应去找寻他们的成长轨迹,探究他们的成功秘笈,获得启迪,汲取智慧。  相似文献   

4.
创新优秀教育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机制,加强名师队伍建设,是加快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好的着力点。近年来,山东高密市教育局在培养名师、充分发挥名师作用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名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呼,顾名思义是指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教师。名师应当是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研究者、实践者和示范者,同时也应当是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本文所谈的名师,指的是特级教师、市级中小学教育专家、市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或者市级及以上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中  相似文献   

6.
《吉林教育》2009,(7):F0003-F0003
学校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做实做优名师工程。名师引路,名师访谈,名师讲座,放飞睿智的教育理想。凸显教学实效,点燃孩子的智慧;深入孩子心灵的德育工作以仁爱工程为引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7.
名师效应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名师是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教育理论的创立者和教育实践的带头人。名师效应可从名师-名生效应、名师-名校效应、名师-名人效应等多个角度来探讨。  相似文献   

8.
周如俊 《江西教育》2004,(20):45-45
朱永新教授在其教育随笔集《享受教育》《“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一文中写道:“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写千字评语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持3650篇前来本公司。理赔办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成功者(名师)之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名师这幽默的语言,却道出了教科研的最有效方法,教师的素质自我提高、教育名师的成长秘密!  相似文献   

9.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担负着培育人才、振兴民族的重任。只有拥有一支由各级名师导航、护航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素质教育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教育现代化才能早日实现,教育事业才能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如今,名师造就名校,名校培育名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笔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怎样努力成为学科教学带头人。  相似文献   

10.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名师队伍,带动和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所在。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校长,必须树立精品意识,打造名师队伍,实现“以名师建名校,以名校育名师”的良性循环。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有三点:  相似文献   

11.
李霞  徐吉志 《教书育人》2007,(11):13-13
名师标志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声誉,名师可以带动一个学科,带动一支队伍,产生“一花引来百花开”的作用。当前,在教育界存在一种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即越是名校,名师越多,教学风格越丰富多彩,创新特色越斑斓绚丽。为此,教育行政部门纷纷加大了名师培养的力度,不断地扩大名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名师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进名师们的课堂,常常能够听到情不自禁的开怀大笑。教师用幽默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让学生的精神获得自由,智慧在高峰体验中开出绚烂的花朵。聆听名师的教学,不啻是一种高雅的艺术享受。他们如珠的妙语,都是根据现场即兴生成,而且体现了极大的教育性,使人由衷地佩服名师们的教育机智。  相似文献   

13.
在基础教育的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了越来越大的比例,逐渐成为教育教学的主体。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具有硕士或博士学历,从事教育工作的起点很高,同时也非常渴望自己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更有人希望通过努力,成为优秀的教师,进而成为一位名师。名师是教育教学的精英,是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他们在青年教师心目中有着怎样的形象?青年教师又是如何理解名师?如何靠近名师?想成为怎样的名师呢?  相似文献   

14.
泱泱中华几千年的辉煌,一代代名师典范传道授业,使民族文化得以传承发展。其思想、教法、人格无不深深地影响着后人。本刊于本期起开办“教坛风范”栏目,本栏目将分期介绍从古代、近代、现代各时期名师大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为人师表的人格魅力,或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等内容,希望读者从中了解名师,学习名师。  相似文献   

15.
近日,从一份教育刊物上读到一则故事:某校邀请一位名师来给老师们上示范课。这位名师对授课内容稍做准备,便从容走上讲台。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无不拍手叫好。赞叹之余,有人问这位名师:“您的这堂课准备了多久。”名师慨然道:“可以说我只准备了几分钟,也可以说我一生都在准备上好这堂课。”  相似文献   

16.
<正>当下,"名师"一词在教育行业可谓炙手可热,"名师"效应也在中国教育这方热土上弥散开来,名目繁多的名师评比、名师送课、名师讲座、名师出书等等不一而足。毋庸置疑,名师效应的兴起,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成长,还是满足国人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都是值得推崇的。不过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一个度的问题。从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结构方面讲,"名师"应该是庞大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属于人才顶端的极少数,多数教师还是普普通通的教育工  相似文献   

17.
“名师出高徒”,这是我国千百年来的古训.千真万确。今天,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社会与人民对名师的渴望和呼唤越来越强烈。因此,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地的中小学校都在忙着评选自己的名师,实施所谓的“名师工程”计划。暂且先不说这类评选是否合理与公平.也暂且不说这类被评出来的“名师”是否货真价值与名副其实。  相似文献   

18.
时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提出了打造"名师工程"的响亮口号。为使工程得以具体落实,有些教育主管部门为一些特级教师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还把工程的具体任务"承包"给有关部门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着意打造名师工程,其出发点是好的,教师确实需要培养,一个区域的教育教学也确实需要一批名师来带动。但遗憾的是,一些名师工作室已经成为名师的"加工厂",有的教育主管部门领导为了扩大区域教育的知名度,增强区域教  相似文献   

19.
试论名师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名师有广狭之义,狭义名师特指教育界的名家和大师,热爱教育,献身教步的教育事业,艰苦奋斗,创造丰硕的教育成果,生前身后形成广泛的教育影响,是中外名师共同的基本特征,了解这些特征,并使其在实践中得到凸现,有助于新的时期名师的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20.
周彬 《上海教育》2008,(1):32-33
对于今天的中国教育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名师的时代。中国教育需要名师来突破应试教育的瓶颈,需要名师来担起中国教育的脊梁,可以这么说,没有哪个时代比现在更急迫地需要名师了。可是,名师是等不来的,恐怕我们也等不及,于是名师培养工程与名师评选活动在这片热土上轰轰烈烈地展开了。不管是教育行政部门,还是具体的学校,都不乏名师评选的踪影;留给我们思考的,就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名师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