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庄子在《逍遥游》中追求的自然人生、理想人生,倡导的自然人格、理想人格,这为我们现代人格的合理建构提供了重要的资源。我们应对其理想人格、社会批判意识、自我批判意识、审美超越意识等方面作出新的改造和阐释,赋予时代内涵、时代风格,让新世纪里的人性更纯洁,人格更完善,人生更逍遥。  相似文献   

2.
健康的民族心理素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民族区域自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族心理素质建构创造了必要的条件。民族区域自治从法律上肯定了少数民族的生存发展空间、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协调发展、政治优化、文化素质的提高、平等意识与诚信机制的构建,这对和谐社会民族心理素质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曦 《教书育人》2003,(2):37-38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ara)提出自我效能理论(self-efficacy theory),认为:行为改变的前提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能否达到目标和自我预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行为选择以及努力程度和持久性.该理论认为自信心是努力的前提,是促成个体勤奋的先决条件.有人通过对251位中国现代著名社会科学家和22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传记进行研究也发现,自信是他们共有的人格特征,是促成他们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由此可见,自信是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为使学生人格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关注学生自信心状况.  相似文献   

4.
张楚廷先生的独立人格思想在其理论体系中一脉相承.自信、质疑、自由是解读张楚廷独立人格思想的三个关键词.自信是基石,质疑是途径,自由是环境,三者紧密联系,最终指向独立人格的自主建构,这是贯穿其一生教育思想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关于人格美的意识,主要源自孔子人格思想儒家道德伦理观念体系,而孔子人格思想是依据当时社会经验所建立的道德模式和人格观念,是封建农业社会的产物,有着时代局限性。因此,孔子人格思想在思维方式和逻辑形式上难以符合现代科学意识要求,只有批判地继承、"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才能科学地建构符合现代要求的道德理念。  相似文献   

6.
人格现代化是由传统人格走向现代人格的过程.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现代人格应包含主体性、开放性、创新性、竞争性和合作性等基本内涵.通过培养自尊自信,增强竞争意识;树立现代观念,摆脱依附心理;加大教育力度,提高内在素质;加强人格修养,实现人格优化.有利于在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人格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漫议完善教师人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导向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必然要以提升教师人格为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未来人才不仅要掌握现代的科学技术,具有较全面的能力,而且要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工作者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导向作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教师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关心学生人格的发展,必然要以提升教师人格为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时代的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个人如果在事业上想取得威功,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而且还要具备坚强的意志、充满自信、具有适应社会和抗挫折的能力.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基于自身的特点,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具有特殊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冯契"平民化自由人格"理论是对中国传统哲学人格理念及近代培育新人理念的继承与超越.在其"平民化自由人格"理念中,"平民化"与"自由"的概念是极富时代意义而又内涵丰富的.强调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中把自由个性与历史必然性、社会责任和谐统一起来,这构成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在人格塑造方面的一个重要的主体性条件.其理论要想实现还是面临着一系列困境的.其人格理论在它体现出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我们今天要想培育自由人格、建构和谐社会,必须对其人格理念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12.
申福梅 《成才之路》2010,(17):85-85
幼儿园的教育不仅要使儿童有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素质,而且还要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品德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未来需要儿童具有创新意识、竞争能力、自主人格、适应能力,这一切的形成和发展都受心理素质的影响。因此,在幼儿园的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建构大学生健康和谐的心理素质,塑造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这不仅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方面,大学文化体现出其特有的功能,如价值导向、行为约束、心理素质优化、精神品行的引领等。因此,充分阐释大学文化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独特功能和实现路径,是新时期大学深化文化育人的一项基础性课题。一、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时代要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实现成长目标的基础。心理素质对人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人格的建构,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脱胎换骨的艰难过程;是一个显性的、更是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变迁过程。这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课题,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人交往的复杂化,都要求我们对人格进行重新建构。而鲜明的主体性、豁达的开放性、永恒的创造性、中庸的调和性,是现代人格的主要特征,也是我们建构现代人格的努力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道德与法治教师,在立德树人旗帜下,确定了"培养具有中国心、东方礼仪、国际视野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但是,我们不由得要追问:什么是"中国心"?如何培养"中国心"?本文拟从民族认同意识、历史认同意识、文化认同意识、国家至上意识和道路自信意识五个角度,探讨对"中国心"的认知和建构问题。一、以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唤醒中国心1.中华民族意识的建构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中华民族意识的唤醒,是外力和内力共同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心理素质,是指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心理品质,它决定着一个人能否从善适应环境,健康发展人格。心理水平是一切思想活动的基础,不了解人的心理特征,就无法真正了解人的思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分不开的。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17.
正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技能目标,更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由于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基础不同,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素质教育的精髓就在于面向全体学生,加强对学困生的转化,这不仅是对教育工作者职业道德的要求,更是时代的需要。一、关心爱护学困生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诚心、耐心地与学困生进行情感交流。对学困生要对症下药,要了解其后进的原因,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多从心理的角度去分析,给予他们真诚的指导和帮助,怀着真诚、理解、尊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以后步入社会提供坚实的基础,使学生有能力、有责任为社会的进步、祖国的繁荣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适应和谐社会发展需求的心理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它要求人才要具有健康的人格和全面的心理素质。学校必须大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民主意识、诚信意识、合作精神、抗挫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20.
一、幼儿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即发展受教育者心理品质的教育.它强调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旨在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建立一种完整和健全的心理结构.有学者甚至指出:"一切教育行为的目标与最高追求,必须为塑造健康的人格这一课题服务."[1]对幼儿期在个体人格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学研究已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在注重幼儿内在潜能、主体意识、创新精神、社会能力和个性的新一轮幼儿教育改革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各种人格理论中,精神分析学派的人格理论举足轻重,它是"心理学历史上第一个重要人格理论,大多数现代人格学说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这一理论影响".[2]它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探讨人格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人格教育提供了心理学的理论依据,蕴含了丰富的幼儿人格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