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届全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研讨会于1992年11月28日至30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首府西安举行。研讨会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报纸周末版、星期刊蓬勃兴起的必然性及其积极的社会宣传作用,交流了办好周末版、星期刊的经验,并就成立周末版星期刊研究会一事达成了共识。这次研讨会是由陕西的《星期天》报联络《中国青年报·星期刊》、《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南京《周末》等几家报纸共同发起,并由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西安中国国际旅行社、陕西日报周末版和《星期天》报共同筹办的。出席会议的40多位编辑、记者和周末版、星期刊的负责人,分別代表新闻出版报、北京青年报、南京日报、哈尔滨日报、江西日报、青  相似文献   

2.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  相似文献   

3.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独出心裁,率先在全国首家创办“星期天”刊。 1984年10月:被誉为中国“独一无二”的报纸、发行量曾达900万份的《参考消息》,再次拿出绝招:增加周末版。此前此后,《经济日报》、《农民日报》等报纸也相继增加了“星期天”和“周末”刊。于是:一种新的报样悄然产生了,我暂且称之为“附报”。夹缝里诞生的“特区”何谓“附报”?它相对于正报而言,意即附属于正报的报纸。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的材料表明:全国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报道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是当前党报宣传的首要任务。作为党报组成部分的周末版(星期刊),同样,也应努力搞好经济宣传。我们《宜兴报·周末版》创办时,报社领导就明确提出,周末版也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的中心,大力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随着我国报纸周末版、星期刊热的降温,又悄然兴起了一股“系列周刊”热。这种系列周刊,除有单独的刊名外,在内容上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因而一经问世,便受到读者的青睐。曾在国内率先创办星期刊的中国青年报,去年以来在淡化星期刊的基础上,又增办了《青春热线》、《经济蓝讯》、《社会周刊》  相似文献   

6.
报纸周末版吸引着众多的读者。如何使周末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上都值得认真研究和总结的新课题。结合《邢台晨报》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想谈点认识和感受。周末版方兴未艾我国报业中何时出现了周末版?据说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试办“星期刊”,《天津日报》出版“星期专页”之后,便引起了新闻界同行极大关注,并受到了广大读者的青睐,一些报纸相继“引进”效仿,逐渐开办周末版或出版星期刊。什么是报纸周末版?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论述。我们认为,所谓周末版(星期刊),是指报纸上区别  相似文献   

7.
大有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感觉,许多报纸争相办起了周末版和星期刊,煞是好看。在我这种专业看报者看来,周末简直等同于一个轻松的假日。早一些的有中国青年报星期刊、经济参考报周末版,接着就是一大批省市报纷纷扩大副刊版面,向周末版过渡,连我印象中比较古板的河北日报,最近开辟的  相似文献   

8.
报纸周末版,俗称“周末刊”或星期天刊。“周末版”通常以社会特写和生活、文化副刊为主,在内容上同母报保持一定的距离。“周末版”现已成为报纸参与报业市场竞争的“小特区”。  相似文献   

9.
1982年,《中国青年报》首创“星期刊”,将“软”手法引入“硬”新闻中,曾引起过人们的一阵惊奇,最终竞赢得了500万读者。十几年后的今天,浏览街头报摊,人们发现各报“星期刊”、“周末版”、“特刊”、“扩大版”斑斓多彩,纷呈迭现,形成世人瞩目的“星期刊·周末版”现象。在这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报林格局中,尤令人们瞩目的是多年一直板着面孔的各级党的喉舌——党委机关报,也一改昔日面孔纷纷披挂上阵办起了增刊,开发出了“星期刊”、“周末版”、“月末版”这样一个“特区”。 这些各级党报中的星期刊、周末版既有党报的共性,又独具自己的个性。那么,星期刊的个性是什么呢?我们不妨从内容、体裁、形式等方面试谈它的个性。  相似文献   

10.
“周末”走势析毕扬从1981年1月4日第一张周末版(星期刊)诞生,经过近14年的跋涉,周末版(报)的成就人所共见,特别是1991年和1992年掀起的周末版热潮,使读者对周末版刮目相看。但这只是“周末现象”的一个方面,随奔涌的周末浪潮而来的也有少数“周...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13.
一、党报周末版也是新闻纸 党报周末刊的新闻属性及其功能、特点,是在中国报业市场的发育、裂变和发展的大背景下逐步形成和显露的。 周末版是本世纪90年代中国报纸走向市场的产物。它在诞生之初,是以其知识性、服务性、可读性的“软性读物”特色,作为党报的延续和补充,来维系和扩大报纸正刊读者群的,办报人并未自觉地赋予她鲜明的新闻属性。因此,当时曾出现过周末报纸“杂志化”的提法。在一份全国性的权威新闻刊物上,曾明确提出过“周末版毕竟不是  相似文献   

14.
周末版方兴未艾报业中何时出现周末版?大约在10年前《中国青年报》试刊“星期刊”,《天津日报》出版“星期专页”之后。便引起了新闻界同行的关注,受到了读者的青睐,一些报纸便相继“引进”、效仿,开办周末版或增出星期刊。什么是报纸周末版,这个问题很少有人去论述,即使论述,也很模糊,或认识不一。我们认为,所谓周末版是指报纸上区别于政治,经济、科技等报道的新闻综合版,是比较集中的刊载社会、家庭等精神文明或社会道德方面的特写和专稿的专版。尽管周末版的刊名不一,各报的内容和形式有别,但都以社会生活、社会服务为主题,一般不直接刊登指导工作的具体经验和做法。反映较多的是与群众生活联系较密切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5.
过去的一年是令南京《周末》报同仁颇感兴奋的一年。先是在年初中宣部和新闻出版署于广西南宁召开的全国报纸周末版座谈会上受到肯定与好评;年末,《新闻出版报》连续四期系统地介绍了他们的经验,认为“在全国600家周末版中,南京《周末》当属‘翘楚’,实属难得”。《人民日报》也刊文予以肯定,认为具有很强的文学价值、研究价值。正当全国周末类报纸走入低谷之时,南京《周末》又以其发行量接近50万份,广告收入大幅度增加,而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开路先锋 功不可没 1982年元月创刊的南京《周末》报,虽然是在1981年《中国青年报》出星期天版之后,但作为一张具有自己单独刊号,一创刊就独立于母报的报纸,仍然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全国第一家周末报。  相似文献   

16.
1991年,报纸创办周末版,星期刊、半月版、月末版、扩大版等渐成热点,到10月份,省以上报纸增版增刊的约有40家,其中首都报纸有22家,如《北京日报》的“京华周末”,《金融时报,的“周末版”,《中国商报》的“星期刊”,《中国旅游报》的“月末版”等。新闻出版署报纸管理司司长梁衡同志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访问时说道:办周末版属于微调范围,是报界同志们为争取社会主义报业繁荣,在报纸宏观数量和品种结构不变的情况下所作的一种改进报纸质量的尝试。已出的周末版,主要是给读者提供轻松一点、  相似文献   

17.
“周末版热”,是近几年来报纸上出现的一种引人注目的现象。不用说综合性报纸,就是一些专业、行业、企业报纸也对办周末版趋之若鹜。如同那句流行的广告用语“有路就有丰田车”、“有报就有周末版”一样。问题是大潮涌起,难免泥沙俱下。名相同实则相悖的例子比比皆是。怎样才能把周末版办出特色,办出品位?我认为当前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可读性、思想性、新闻性这三者的关系。(一)周末版的特色是什么?直观地说,就是周末。这是同义反复吗?不是。周末的概念,在西方,是从有“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那一天开始便有了。在中国。“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18.
周末版正在日益增多,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数字,全国周末版、报已达600家左右(这个数字显然是不完全的)。可以一点也不夸张地说,这600份周末报(版)都是所在地和所依附于的机关报的新闻改革“特区”,它们开创了报纸特别是党报前所未有过的生动、活泼的报纸新概念。周末版的兴盛,是党报在商品经济大潮中,认识到自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报纸创办星期刊(周末版)已经成为一股潮流。今年6月,我们《启东报》也推出了第一期星期刊。创刊至今,虽然仅仅几个月时间,但读者普通反映良好。当然,这里面也存在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从我们的办刊实践来看,特别要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星期刊的性质。我们认为,县(市)报星期刊不是游离于母报之外的子报,它和正刊内容应构成统一的整体,受党报特征的制约,应该具有鲜明的坚定的党报特色。党报的星期刊  相似文献   

20.
仅仅几年前,在北京,办有星期刊、周末版的报纸还可谓凤毛麟角,屈指可数;而今再看,未办星期刊、周末版,或者扩大版、月末版、月中版的报纸反倒是凤毛麟角,所剩无多了。放眼全国,外地的情况也大同小异。这种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速形成的前所未有的格局,被称作“周末版现象”。回首来路,最初的足迹显得格外清晰: ——1981年元月,中国青年报率先推出星期刊,至今11年。全国性报纸办星期刊、周末版,这是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