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教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小小的创造力?"新课程要求教师学会蹲下看学生,它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相似文献   

2.
<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手是思想的镜子,是智力才能发展的刺激物,是意识的伟大培养者,是指挥的创造者。"这突出了培养幼儿动作能力的重要性。杨振宁教授也曾指出:"中国的小孩在动手的兴趣和能力方面明显不如欧洲国家和美国的小孩,主要是没有动手的机会。"找到其根源,那么我们该如何做才能给予幼儿更多的动手机会呢?结合我园的课题基于"快乐动手"的幼儿生活实践活动内容与形式的研究,我们从生活实践活动着手,从幼儿喜欢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社会教育的纵深发展,家长们也越来越懂得,培养学龄前儿童的最终目的不应该只是要把孩子教育成一个顺从听话的小孩,而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高"情绪智力"的人,我们把这种对于人以及感情世界的发展称之为"IQ(智商)"或"EQ(情商)"。眼下,家长不敢让自己的小孩到街上去玩,小孩子也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盯着电视或荧光屏。那么如何尝试利用多媒体对孩子进行情绪辅导尤其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4.
素质教育首重理念以素质生成为本,表明教育目标开始由"传授知识"向"培养素质"转换.这一转换引发了教育着眼点在社会与人之间的重新确立--坚持以人为本,具体说即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素质教育二重理念.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本,需要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本作保证,这是素质教育的三重理念.它们相互派生、相互蕴含、相互支持,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  相似文献   

5.
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力量.但目前"双师型"教师培养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在培养主体上,重学校轻行业企业;在培养目标上,重形式轻内涵;在培养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在培养范式上,重教书轻育人.随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发生了转向,培养目标从单一导向转向多元发展、培养内容从"双基论"转向"核心素养"、培养范式从"忠实执行者"转向"反思实践家".基于此,从积极心理学研究视角提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路径:追寻职业意义,树立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意识;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兼顾情感和智力培养;增加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反思实践家;建立积极保障制度,促进主体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职体育普遍存在的重技术、轻理论,重体育技术传授、轻健康知识传授,而忽略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培养等问题,基于健康教育理念,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高职体育新理念;以健康知识、职业体能、职业素养"一体化"的高职体育教学模式;以"多元化、综合化、发展与目的性"的学生评价新体系,构建了高职体育新体系,为高职体育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高师院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普遍存在"重教师讲授、轻学生互动,重理论知识、轻问题研究,重考试成绩、轻能力培养,重封闭式教学、轻开放式思维"的突出问题,扼杀了学生的独立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与创新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改革传统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实现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理论教学与问题研究相结合,考试成绩与综合评价相结合,书本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构建互动型、创新型、能力型和开放型课堂,提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以湖南工学院为研究对象,研究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监督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围绕"加强通识教育,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强化实践环节"的总体思路,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完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的"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和"重基础、重技术、重能力、高素质"的"三重一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建立具有湖南工学院特色的教学质量监督与保障体系,培养专业基础牢、技术水平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与传媒学院秉承"文化引领未来,传媒成就梦想"的理念,以科学发展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重质量提升、强品牌意识,走"工学结合"之路,培养适应市场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中职学生家庭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前有过一个报道,说是有个小孩生下来没多久就学会了数数.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好奇和关注,但是经过了解以后才发现:原来孩子的父母酷爱打牌,为了打牌带孩子两不误,常常怀抱小孩来上阵,如此耳濡目染,难怪小孩会成为数数的"神童"了.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生活、成长的第一环境,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养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国教育界对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合作提高学生的素质并无疑义,认为三者相互配合才能强化教育效果.有些学者提出了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或"三结合"的教育理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我们培养的中职学生学生除了具有扎实的劳动技能外,还应当具有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质.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应该从何做起呢?简单地说,我们应从头做起--从小孩子的教育做起,抓好家庭教育.  相似文献   

11.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植物检疫专业(动检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等方面的问题,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和应用技术型专业转型发展的趋势之间有较大差距.本文以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验教学及考核方式等方面作为突破口,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育的质量成为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以此为中心能促进其学习质量、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需要有支撑的平台,这里提出"四重支撑",从属性、结构、过程、环境四个层次构造培养创新性与培养认知,从背景、内涵、实施与效果四个维度进行诠释。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立教学与科研平台,引入多层次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不断地加入学习,不断完善发展,切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来为学生服务。  相似文献   

13.
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双师型"职教师资培养的要求,论述了重教师素质、重实践能力、重创新意识的培养理念和突出职教师资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双四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以"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为总原则,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学科发展规划为依据,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培养标准为起点,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按照循序渐进、重实践、系统化的特点,紧密结合科研工作和社会实践,通过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实验教材建设,构建了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涵盖基本型、综合设计型和研究创新型"三个层次",兼顾基础训练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类专业实验、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对家庭教育的回顾与展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对个体心理成长与毕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以回顾成长历程中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及未来会怎样培养自己的小孩为核心问题,对某211高校58名大学生进行访谈调查。借助Nvivo软件进行质性分析与描述统计,结果如下:(1)对父母所曾给予的培育而言,最感遗憾的是:忽视兴趣与特长培养、心灵沟通匮乏、为人处事与社交指导缺失、性格培养关注不够、其他(如缺乏理财教育)。(2)对将来培养自己的小孩而言,会着重注意的是:性格培养与做人指导、重视兴趣与培养特长、给予平等与空间、多深层交流、其他(如世界观、人生观指导)。最后讨论了对青少年时期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综合与实践"作为一类重"实践"、重"过程"的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数字编码"的教学为例,在两次试教的过程中,从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设计具有探究价值的活动和重视交流评价等三个方面阐述了通过"综合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办好高职艺术院校要准确把握职业教育和艺术教育的特点,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重传统、讲创新,重特色、讲个性,重实践、讲实效"的学校文化,促进艺术职业院校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蒋录元 《成才之路》2022,(14):112-115
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存在以"教师理论讲授"替代"学生主动探究"、以"动画视频展示"替代"动手实验演示"、重"教材中实验"轻"教材外实验"、重"实验形式"轻"思维品质"的情况.基于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要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存在重"教"轻"学"、重技能轻创造、重形式轻审美、重进度轻兴趣、重灌输轻实践的弊病,这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必须对《音乐教学法》课程实行改革,更新理念,即在坚持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重点、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核心、以学生兴趣爱好为动力、以学生实践为基本途径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20.
科学课试图改变传授型"单一性"传统培养模式,向自主、合作、探究型"多样性"培养模式转变,鼓励学生把学习的过程变为思考、质疑、批判、发现、求证的过程。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的变革:一、在培养目标上:重知识,更重能力第一个变革是在培养目标上,要变"重知识的传授、轻能力的培养"为"既重知识的传授,更重能力的培养"。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仅够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得鱼。更何况,人类知识在不断膨胀和更新,靠生硬灌输和被动接受永远赶不上科学的飞速发展,唯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良策。为此,我们要让科学知识的学习成为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桥梁,通过科学知识的形成,最终实现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我们要有这样的理念,那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