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尧 《中国德育》2013,(18):56-56
据报道,云南昆明一所小学,按照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对新生进行分班。一石激起千层浪。赞成者有之:依据儿童心理学家布伦芬特纳"儿童所处的学校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一致性越高对儿童成长越有利"观点,这种分班方法是科学的;反对者有之:这种分班方法把天真无邪的学生按照家长的学历和职业分成三六九等,有制造社会歧视之嫌。  相似文献   

2.
初中英语教学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分层分班教学”,但真正意义上的“分层分班”教学,学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那么,如何在不分班的情况下,在课堂上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干事”呢?我们尝试在学习上“低起点、多层次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相似文献   

3.
与学校科技教育相比,校外科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分班更合理、教育资源更丰富、教师更专业等多方面优势,这些优势与学校科技教育形成互补,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在小组活动分班上的互补众所周知,中小学普遍采用按学生年龄进行分班的班级授课制。这种分班制的优点是好操作、容纳人数多(一般每班30人左右),是教学效率比较高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教育实施了全面的改革与创新,以达到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其中对农村教育的改革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农村地区教育与城市之间的教育存在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一些学校存在着"择班"问题,如有的农村学校设置重点班级,致使教育资源极不均衡,这对一些学生来讲是不公平的。那么在管理方式上就要推陈出新,阳光分班是近年来最新推出的一种分班理念,其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对学生与教师进行随机分配,这有效解决了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主要针对农村阳光分班的班级分层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杨忠靛 《中学文科》2007,(11):151-151
近年以来,由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的基础教育得到长足的发展,许多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就在农村学校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让人担忧的地方。农村学生,尤其较为偏远乡镇学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已进城务工。笔者曾对本校及周边乡镇学校的学生进行统计,留守少年儿童占学生人数的60%以上,留守少年儿童中,40%以上是后进生,其中20%左右的学生问题较为严重。[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王生泰 《青海教育》2014,(11):13-13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就如何做好此项工作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是我在担任农村寄宿制学校班主任工作期间的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一、摸清底数,建立学生信息档案 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及时调查处理,这就需要我们熟悉自己的工作对象——学生。在寄宿制学校中这项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寄宿制学校与其他学校不同的地方在于学生学习、吃住都在学校,这就决定了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工作更为辛苦,责任也更重大,而且工作是全天候的。  相似文献   

7.
与学校科技教育相比,校外科技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分班更合理、教育资源更丰富、教师更专业等多方面优势,这些优势与学校科技教育形成互补,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8.
刘启华 《教育》2012,(24):9
农村小学实行中心小学管理模式以来,考试排名就成了学校管理唯一指针,教育的模式就是考试——排名——定成败——论英雄!在农村乡镇中,薄弱地区的薄弱学校优质生源大量流失到优势地域的优势学校,而优势学校还要经过考试筛选,择优录取,基础差的打回原籍。为了在考试中获胜,教师敢于对学生下狠招。晨读、午休时间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模拟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不得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等次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但时下,部分学校正悄然兴起另一种分班形式--根据"关系"进行分班.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农村学校的办学状况持续受到全社会关注。虽然许多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师资、生源等问题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解决,但农村乡镇初中教育仍处于一种较为艰难和尴尬的状态。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学生大多选择到县城中学就读,农村初中生源大幅减少,部分乡镇初中只好停办或者合并,能够坚守在这些学校的教师也大都送自己的子女到县城就读。  相似文献   

11.
教育主管部门明文规定:不得根据成绩把学生分成等次不同的班级进行教学。但时下,部分学校正悄然兴起另一种分班形式——根据"关系"进行分班。一、如此分班借口多  相似文献   

12.
钱峰 《贵州教育》2009,(13):11-11
在经济潮流的冲击之下,从农村到城市找工作的农民夫妇是越来越多。这些农民夫妇离开年迈的父母,丢下孩子走上了打工之路,学校就出现了一批不是孤儿、近似“孤儿”的学生——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3.
今年教育局明文规定全市各中学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分班。但是据调查,分班的学校并非没有,他们的理由是只要还有升学压力存在,分班教学的形式就有存在的可能性。为此,笔者专门就分班给高中生带来的压力进行了一番调查。在本调查中,笔者重点对分班带给学生的压力及其根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村乡镇的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村儿童的品德有些什么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如何进行教育?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对351名4~7岁儿童品德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二、乡镇学前儿童品德的现状及形成原因调查表明:乡镇儿童突出的长处在于尊敬师长,友爱伙伴,爱劳动、会劳动,做事有责任感,生活自理能力较强;明显的短处在于生在农村不知艰苦,受封  相似文献   

15.
素质教育已推行了二十多年了,但在很多地方,由其是在偏远的农村的乡镇学校应试教育大行其道。很多学校、老师为了在评比中取得好成绩,不遵循教育规律,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对学生强迫硬压。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础教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努力践行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6.
<正>一、问题研究背景S学校位于安徽省北部宿州市城区,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当地较有影响,学生数较多,农村学生占学生总数的近2/3,从高二开始进行文理分班。2005年宿州市S学校发生了数十起学生事  相似文献   

17.
温泉 《师道》2008,(7):35-35
每学年开学前,对新生进行分班是令学校、教师和家长都感到头痛的一件事。虽然,上级部门一再三令五申: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允许编排所谓的重点班。然而,现实是,有很多学校仍然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为标准进行分班。而家长对此的态度也是站在有利于自己的一方,有的赞成,有的反对。一般来说,孩子学习成绩较好的家长更愿意分班,因为他们认为一个班大部分都是好学生,那么这个班的学习氛围一定很好,学校、老师肯定会加以重视;而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家长却反对分班,认为学校这样做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抛弃”。  相似文献   

18.
继去年上海市八中在高一年级实行男女分班教学的新模式后,今年,北京工 业大学附属中学也对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尝试。学校将新入学的高一年级新 生分为五个男生班和五个女生班,各占一个楼层进行教学。每到课间,在教学楼内 就能明显感到男女楼层的不同。二层全部是男生班,一到下课这里最热闹,到处都 是男孩儿们的身影:而女生班所在的三层,下课后却相对安静。校方称,这种男女, 分班教学的方式是学校在借鉴国外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中学生早恋的发生。继此之后,温州市沙城高级中学也"异曲同工",学生餐厅被 标上了"性别",分别供男生和女生就餐时使用。校方称,这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 为。而据一些学生反映,学校让男女分餐是为了防止学生早恋。 无论是分班还是分餐,学校的理由都是试图通过减少男女同学接触的机会来 防止早恋。但就此现象,大家众说纷纭。如此男女"分治",真的能竖起中学生的 "早恋篱笆"吗?  相似文献   

19.
刘志平 《贵州教育》2013,(19):24-27
今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了包括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最新数据的研究报告。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6102.55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37.7%,每5个孩子就有一个留守儿童,而在城乡结合的县级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更大,因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学生大量涌入。这些家庭往往效仿"孟母三迁",但却很难择"贵族"学校哺乳;为此他们对城乡交接的县级学校特别厚爱,这样学校成了留守儿童的家,成了孩子犯错的地方;而教师就成了  相似文献   

20.
在强调深化改革、重视素质教育的现代社会,人们愈发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于人自身发展的巨大影响。农村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行业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在农村乡镇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农村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提倡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对于农村乡镇学校的学生培养有着积极影响。简要阐述了农村乡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农村乡镇学校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够对农村乡镇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