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美国媒体报道,长期以来,科学家普遍认为6500万年前的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了恐龙大灭绝,然而目前,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古生物教授乔治·波尔纳却在新书《谁在咬恐龙?昆虫病菌和白垩纪之死》中提出惊人理论:虽然小行星撞地球给地球带来了巨大的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2.
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从天而降,撞击到今天中美洲的尤卡坦半岛上,由此造成的剧烈气候变动使得当时的地球霸主——恐龙轰然倒地,让出了生物界王者的宝座.灾难过后,幸免于难的哺乳动物乘机扩张,并演化出今天的地球新主人——人类.假如小行星再次撞击地球,人类是否能避免重蹈昔日恐龙的覆辙呢?  相似文献   

3.
极速撞击     
郭艳红 《科学启蒙》2011,(12):44-47
"各位观众,告诉大家一个不幸的消息。008号小行星已闯入地球运行轨道,它有可能在三小时之后同地球相撞。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人类可能会重演恐龙时代的悲剧。"当这个消息通过电视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时,  相似文献   

4.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一种大型爬行动物———恐龙。可是,这种动物最后灭绝了。我们已经无法想象恐龙灭绝的情况,但是科学家们现在一致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公里的小行星的撞击,曾毁灭了包括恐龙在内的地球上的多种生物。科学家认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体积较大的小行星对地球不仅仅是潜在的威胁,实际上,在过去的数十亿年中,每隔一段时间小行星就要撞击地球一次。如何避免小行星的撞击呢?科学家们做了许多尝试。由第一位美籍华裔宇航员张福林等专家研制出的等离子体发动机,就是为了解决小行星问题而研制的不久后,…  相似文献   

5.
搬家去太空     
嘿,如果我告诉你地球正变得越来越脆弱,你会不以为然吗?地震、海啸、小行星撞击、环境污染、太阳的寿命……各种各样人类意识到和还没有意识到的危险都在威胁着人类,未来的危险距离我们究竟有多远?真的会有一天人类也将像恐龙一样永远在宇宙中消失吗?如果地球不能居住了,人类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到现在,关于世界末日的种种预言、传说已被证实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地球是绝对安全的,那也未必。因为科学家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后发现,平均每隔十万年就会有一个体积庞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  相似文献   

7.
地球防撞是指防止太空中的小行星对地球撞击。小行星由岩石和金属块组成,这些小行星结合得并不紧密,大部分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漫无目的地游荡,它们虽体积不大但数量庞杂,有100万~200万颗之多,而且其中很多小行星的运行轨道距地球均不足4800万千米,  相似文献   

8.
《红领巾》2009,(1):22-27
在中生代,地球曾经是一个恐龙主宰的世界,平原、森林、沼泽,到处都可以看到恐龙的身影。它们在地球上生存了将近1.4亿年,可是,不知为什么,恐龙竟然一个不剩地、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这实在是一桩千古疑案。  相似文献   

9.
按现在的主流解释,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使恐龙灭绝了。不过,最新的证据表明,一块更大的陨石从太空撞向地球,导致了恐龙的最初诞生。科学家在南极的冰原探明了一个巨大的陨石坑,这个直径480公里的大坑是由2.5亿年前一  相似文献   

10.
全球性的毁灭体积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所产生的毒气和灼热的碎片喷射向天空,可能使得地球数月暗无天日,并且引发了酸雨和全球性的磷火。植物生命被摧毁,图中的这只三角龙由于没有食物最终被饿死了。恐龙繁衍了1.65亿年,但在6500万年前,它们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部消亡了。事实上,这种大灭绝可能持续进行了数千年,但在地质史上它只不过是短暂的一  相似文献   

11.
蹦蹦兔和哈奇在草地上玩,哈奇去追蝴蝶,却一头碰到了大树上。蹦蹦兔大笑着说:“小行星与地球碰撞了。”“别胡说,”哈奇摸着碰痛的头说,“小行星怎么会与地球相碰?”“小行星就是会与地球相碰。”蹦蹦兔说,“有科学家推测,恐龙的灭绝就是一颗小行星与地球碰撞造成的。”“行了,知道你读了一本新书,”哈奇笑着说,“就把你知道的都说出来吧。”“说就说,”蹦蹦兔就像老师讲课一样开始了,“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里……”“慢着,什么是小行星?什么又是小行星带?你得讲清楚呀!”哈奇打断蹦蹦兔。“17世纪的天文家发现,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  相似文献   

12.
在太阳系中,大多数小行星都在远离地球的火星和木星之间游动。但也有一部分小行星飞到地球公转轨道附近,其中直径大于30米的近地小行星若与地球相撞,就会产生相当大的危  相似文献   

13.
《今日中学生》2014,(1):73-73
2亿多年前,地球迎来了巨型恐龙的时代,体长十几米、体重数吨的恐龙随处可见。这样的情景会再次出现在地球上吗?科学家表示,如果全球变暖持续下去,蜥蜴可能进化成恐龙那样的巨型爬行动物,地球可能再次迎来“恐龙时代”..  相似文献   

14.
<正>一、背景介绍有研究者认为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上了地球,导致恐龙因为无法适应地球上的气候环境变化,最终在此后的百万年时间里,逐渐从地球上消失了,也有观点认为,鸟类等一些动物的祖先就是恐龙。经国家古生物化石专家委员会鉴定,重庆市云阳县普安乡发现的恐龙化石群为世界级恐龙化石群。通过抢救性发掘,已形成长150米,宽2~4米,高6~8米的“恐龙化石墙”,墙体面积达1155平方米,含17个化石富集小区。据探测,墙下仍有大量恐龙化石,埋藏深度至少20米。重庆恐龙化石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5.
①恐龙兴起于23亿年前,曾横行地球1.6亿年之久,然而却在6500万年前倏然消失了。②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科学家发现那里铱的含量超过正常量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这引起了科学家的好奇心。因为在地球上,铱的含量非常稀少,但是在小行星上铱的含量却比较丰富。而这样高浓度的含铱量,在地球上通常只有在陨石中才可以找到。据科学家推测,大约6500万年前,有一颗直径达10千米的小行星以每秒20千米的速度在尤卡坦半岛与地球相撞。这次撞击所释放出的能量非常巨大,撞击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恐龙时代     
《家教世界》2014,(7):52-52
恐龙是地球上存活过的最成功的动物之一。它们曾是地球生物的统治者,在地球上称霸长达16500万年。而人类至今才生存了大约10万年。最早的恐龙出现于23000万年前,最后一批恐龙大约在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是爬行动物恐龙是生活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大多数爬行动物,比如蜥蜴,部长着像皮革一样的或者是带鳞的皮肤,它们下的蛋都有一层硬硬的外壳,它们的腿部从身体两侧斜伸出来。但恐龙的腿是直立的,长在身体的下面,这样便能承受住更大的重量。所以,恐龙的体型后来变得越来越大,行动也更加迅速。  相似文献   

17.
正凯博士坐着飞行器回来了。远古——中古——近古——近代——当代,几千万年的旅程,这是多么长的时间旅行呀。当然,在这架凝聚了当代最先进科学技术的飞行器里,时间的长度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那个概念了。由于过度的劳累,凯博士在飞行器里睡着了。也难怪,他去了白垩纪,并成功地改变了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的运行轨迹。历史就这样被改变了。大家都知道,当年那颗小星球的撞击使得恐龙绝迹了。凯博士轻轻地一"拨",就使得那些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幸免于一场灾难。然后他返航了。  相似文献   

18.
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的样子还和今天完全不同时,恐龙便已经生活在地球上了。它们有的体形庞大,体重比12头大象还重;有的则像火鸡一样小,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巨大的草食恐龙一鲸龙过着群居生活。霸王龙是肉食动物中的霸主之一。许多恐龙遇到剑龙都会落荒而逃,因为它们害怕剑龙那条带刺的尾巴。不过,大部分恐龙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主要生活在陆地上。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1月8日,一颗名为2005 YU55的小行星穿过月球轨道,与地球“擦肩而过”。当时它离地球的距离比月亮还要近,这是最近35年来首次有此类天体如此近距离地接近地球。  相似文献   

20.
刘志华 《小读者》2011,(6):54-54
关于恐龙是否已经灭绝,科学界似乎早有定论。但也有很多学者认为,恐龙并没有全部灭绝。世界各地都有类似恐龙的奇特怪兽出现的报告,许多科学家也纷纷前往考察。人们总是期待着能在地球上的某个地方找到恐龙的幸存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