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砂层组及小层砂体的平面作图,研究了林樊家区主要的微构造类型与特征,顶底微构造组合模式,剩余油分布规律、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其储层主要的成因类型为河流——三角洲体系的河道砂体、河口坝沙体,其次为滨浅湖滩坝砂体和河道间砂体。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长2油层组沉积微相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为例,利用铸体薄片、物性测试、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等分析测试,通过对沉积微相划分、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砂体和含油面积叠合等研究,对研究区长2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控藏作用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L地区长2油层组主要微相包括: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和河道间沉积微相.其中,95%以上的油气都位于分流河道微相上,分流河道侧翼和河道间微相油气较少,因此分流河道微相是油气聚集的主要相带.沉积微相对研究区长2油层油气的形成和分布有重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辛68断块基本位于辛镇长轴背斜与东营背斜的交接处,其周缘营14和营66块沙二段河道迁移摆动频繁,相带变化快,缺乏对整体区块的沉积微相认识,严重影响开发效果。结合岩性、电性及实验分析资料对辛68断块周缘营14-营66块沉积相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物缘主要来自南东方向,沙二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三角洲平原两种亚相;②沙二上1-5砂组砂体主要呈窄条带状分布,氧化色泥岩普遍存在,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亚相;③沙二6砂组泥岩颜色自南东向北西方向由氧化色向过渡色转变,属于三角洲平原向三角洲前缘过渡相带,沙二下7-10砂组河道、河口坝砂体叠加切割连片分布,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④沙二段河道砂体自下而上逐渐向东侧方向迁移,且宽度逐渐变窄。  相似文献   

4.
工区储层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目前对储层沉积微相类型不确定.为了更有效的开发该区块,从区域地质资料出发,利用岩心颜色、沉积遗迹构造、岩心粒度特征及古生物标志等岩心相标志,结合测井曲线形态特征,对正270区长6地层的沉积微相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正270井区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发育的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并且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是本区占主导地位的骨架砂体.同时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相和油气成藏的关系,为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目的层提供了地质线索.  相似文献   

5.
垦东地区新近系馆上段河道砂体多为砂泥互层沉积结构.由于薄互层储层的干涉造成,常规地震反射多为弱反射,且砂体边界刻画难度大.采用改进Morlet分频重构处理方法,确定最佳分频重构频带;通过地震多属性分析,优选瞬时振幅属性作为该区河道砂体薄互层的敏感属性,拟合实钻砂体厚度与属性值的相关性,预测砂体展布范围及厚度,叠合构造基...  相似文献   

6.
在定边地区富县组地层的构造特征、沉积相分布及砂体展布的分析基础上,从油源、油气运移路径及盖层等方面分析了富县组的油气成藏条件.分析认为:上三叠统延长组的深湖相泥岩为富县组提供油源,油气通过网络状的砂体向上运移,在构造和岩性圈闭中聚集;岩性圈闭是富县组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区沉积微相由西向东从砾砂质河道渐变为洪泛平原沉积,砂体厚度减薄,直至尖灭;定边东部地区较高,微幅构造发育,有利于形成上倾尖灭性岩性油气藏及岩性-构造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致密砂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及砂体分布的不规则性导致优质储层钻遇率低,常钻遇大套泥层和干层。为了研究在气测值较高的泥岩层段进行压裂施工的可行性,选择处于相邻两条河道的三口水平井进行对比,其中一口井钻遇大段泥岩层。结合产量参数、微地震裂缝形态、示踪剂监测结果对泥岩层段最长的JQ1-8-H1井进行压裂必要性分析。通过对比,试气产量与河道宽度、砂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微地震裂缝形态显示对于泥岩层厚度小于5 m的层段,裂缝纵向延伸较砂岩段小,但可以沟通远处有效产气层。示踪剂产出剖面结果显示,泥岩层段的产水率和产气率较高,取得较好的穿层压裂效果。  相似文献   

8.
老河口油田桩106块1988年投入开发,自1994年逐渐建立起以振幅能量储层追踪结合水平切片技术寻找河道砂体为基础的一整套滚动勘探配套技术,滚动西扩实现突破;对桩106北极浅海区Ng组进行综合描述,共描述有利河道砂体48个,石油地质储量3600×104t。在油田开发中,配套应用滩海建筑墙体技术、细分砂体技术和砂体分类治理技术等综合治理配套,至2004年3月,累建产能36.1×104t,累积产油247×104t,实现了桩106隐蔽油气藏高效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9.
通过利用桃2区块的基础地质资料和测井资料,分析砂岩的矿物成分和微观结构,研究砂体成因和叠置类型,并在收集和统计研究区山1段单砂体厚度范围的基础上,利用相关公式定量计算砂体规模.结果表明,研究区山1段的砂岩成熟度较低,孔隙类型以次生孔隙为主,边滩、决口扇和河底滞留沉积是主要的砂体成因类型,砂体的叠置类型可分为简单孤立型、冲刷叠置型以及冲刷切削型,并以简单孤立型为主.研究区的砂体发育良好,山_1~1、山_1~2、山_1~3亚段单期河道宽度范围分别为69~151 m,107~200 m,107~200 m以及主砂带的宽度范围分别为665~1 460 m,1 035~1 934 m,1 035~1 934 m.在此基础上,绘制砂体平面展布图,可以看出研究区的砂体呈北北东至南南西向条带状展布,砂体厚度主要分布在10~20 m,具有曲流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老河口油田桩106块1988年投入开发,自1994年逐渐建立起以振幅能量储层追踪结合水平切片技术寻找河道砂体为基础的一整套滚动勘探配套技术,滚动西扩实现突破;对桩106北极浅海区Ng组进行综合描述,共描述有利河道砂体48个,石油地质储量3 600×104 t.在油田开发中,配套应用滩海建筑墙体技术、细分砂体技术和砂体分类治理技术等综合治理配套,至2004年3月,累建产能36.1×104 t,累积产油247×104 t,实现了桩106隐蔽油气藏高效滚动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11.
针对杭锦旗地区独贵圈闭盒1段致密砂岩储层,利用岩心观察、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技术对储层特征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总结不同类型储层的沉积相、岩性、物性和孔隙结构等特征,分析不同沉积微相气井的生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独贵圈闭盒1期砂体主要发育在冲积扇辫状水道微相,岩性主要为(含砾)粗-中粒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粒间...  相似文献   

12.
成1井东三维工区内侏罗系头屯河组发育河道砂体,已有钻探成果分析,多数井虽均钻到目的储层,但效果并不理想,砂体的含油气规律不清楚。对成1井东地区应用 AVO 油气检测技术,计算分析侏罗系头屯河组砂体的AVO 属性,进行属性交汇分析。结果表明:侏罗系头屯河组含油气砂岩为栺类AVO,成2、成3井位于有利含油气区;AVO 技术是油气预测的有效技术,处理解释一体化是应用该项技术的关键,而叠前道集资料的精细预处理是提高 AVO 检测精度的关键,针对不同气藏类型应采取不同的 AVO 资料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地区为三角洲前缘沉积,长81油层属于低渗透、特低渗透、超低渗透致密砂岩油藏.综合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物性等试验资料,深化认识马岭地区长81储层特征及物性影响因素,通过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的研究发现:马岭油田长81储层砂岩以岩屑长石质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中等偏低.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是影响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物性差异与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方向一致,水下分流河道的物性最好;,压实残损孔隙平均为22. 2%,胶结孔隙度残损平均5. 0%,次生溶蚀孔隙度增加平均为4. 8%,胶结孔隙度残损平均值7. 7%,最终计算孔隙平均为8. 3%,成岩作用中的压实作用对本区的物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为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的简称)砂岩体主要发育有樊家砂岩体、高青砂岩体、正理庄砂岩体和金家砂岩体.各砂岩体均具成因联系,大体上为不同时期同一辫状三角洲的不同相带砂岩.由于各砂岩体分布的相带不同,因此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砂体储层的基本特征、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发现以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正理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博兴洼陷西部沙三段(为渐新统沙河街组三段的简称)砂岩体主要发育有樊家砂岩体、高青砂岩体、正理庄砂岩体和全家砂岩体。各砂岩体均具成因联系,大体上为不同时期同一辫状三角洲的不同相带砂岩。由于各砂岩体分布的相带不同,因此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差异较大。综合分析砂体储层的基本特征、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发现以辫状三角洲前缘亚相正理庄砂岩体的储层质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萨北开发区东部过渡带经过42年的开发已进入特高含水后期。由于原油物性明显差于纯油区,且河道砂呈窄条带发育,平面砂体发育零散,层间差异大,水驱开发存在井网控制程度低、采油速度低、含水上升速度快等问题。东部过渡带一条带共分基础和加密两套水驱层系开发,基础井网主要射开萨Ⅱ组和萨Ⅲ组的主力厚油层,加密井网主要射开萨Ⅰ组及表内薄差层、表外储层,由于加密井网钻遇油层少,剩余油性质差、平面上分布  相似文献   

17.
涠洲11-X油田属低渗低产能储层。平面上非均质性强,储层砂体展布规律复杂,制约着油田的实施挖潜工作。围绕涠洲11-X油田流沙港组一段砂体边界认识不清及平面上非均质性强等核心问题,开展基于地震沉积学的储层精细描述研究,通过优选合理的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地震相特征,划分沉积微相类型以及明确储层砂体展布特征,最后应用地层切片技术,确定研究区沉积演化规律,精细描述储层砂体,有效提高低渗油藏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8.
综合运用岩心、录井、试油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厚度特征以及厚度与产液量的关系进行研究。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单层厚度一般为0.5~3.5m,随着单层砂体厚度的增加,滩坝砂体储集性能增强,有效储层百分含量增大。日产液量随单层砂体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并且二者具有良好的函数关系。东营凹陷西部沙四上亚段滩坝砂体有效厚度下限为1.5m,实施措施后各层产液量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浊积岩砂体描述精度,以地质分析为基础,地球物理技术为手段,对中带—牛庄地区沙三下、沙三中浊积岩砂体发育情况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影响浊积岩砂体描述精度的因素,明确研究区3支主要浊积水道的发育特征。针对常规地震剖面上灰质对浊积砂体影响的问题,确定一套有效储层描述手段的研究方法,明确砂体展布及储量规模,指导区带井位部署,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20.
<正>一、试题设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沙火山是沉积后尚未固结的砂体在外部动力作用下喷出地表的产物。2019年秋季,山东省菏泽市某乡村河道水位降低后,河床底部出现大量沙火山。调查发现,该河道春季时曾进行了河道清淤。该处沙火山沉积物粒度较细,以粉砂和泥沙为主。不同规模的沙火山,其组成要素和涌出水流特征存在差异,火山口涌出的水流前期浑浊,后逐渐变清[1],可能是因处于不同的演化阶段(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