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盛小平  李福铭 《情报学报》2001,20(6):670-676
介绍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研究的意义 ,论述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的层次、分类 ,提出一种实现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的方法———面向代理软件框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异构的互操作,对基于协作构架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3.
Web Services与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可用于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问题的新的计算模式Web Services,分析它与以往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解决方案的不同之处,并进一步探讨了近年被数字图书馆领域广为看好的互操作解决方案OAI在Web Services环境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4.
几种典型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协议分析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互操作是数字图书馆的根本问题,其目标是共享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本文针对数字图书馆应用层的互操作,分析讨论了几种典型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协议,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最后简单讨论了设计数字图书馆互操作协议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语义网格环境下基于元数据本体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毕强  韩毅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5):17-82
基于语义网格技术,探索基于元数据本体的数字图书馆系统间的互操作策略,以期用来解决目前数字图书馆系统间互操作所面临的问题,即不同本体之间的互操作,跨语言、跨文化的互操作,数字图书馆的发现与安全性等,并提出下一代数字图书馆系统间互操作框架。  相似文献   

6.
互操作是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其根本目的是提供一种分散、异构、海量的信息整合机制,以有效操作大规模分布式数字信息,实现跨库统一检索.文章首先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互操作问题和本体论技术,然后阐述了基于通用本体的元数据互操作机制,最后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机制.  相似文献   

7.
OAI-PMH 与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重点介绍了OAI协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互操作中的应用,并对此进行了评价和总结;提出了一种利用OAI协议以互操作的方式实现个人数字图书馆功能,满足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8.
元数据的互操作问题是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介绍了数字图书馆元数据的作用,分析了元数据方案的3个层面,从语义、句法、结构3个层次探讨了元数据互操作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9.
唐德合 《信息管理导刊》2002,15(5):15-22,60
本文介绍了数字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关键技术、解决的主要问题、主要设计思想,数字图书馆的三角结构模式,数字图书馆XML/RDF、元数据的实现,同时介绍了异构数字图书馆的基于代理框架的互操作。  相似文献   

10.
互操作联邦数字图书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来的图书馆将是联邦数字图书馆 ,其目标是向用户提供一个将异构、分布信息源无缝集成的视图 ,实现对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透明访问。文中首先介绍了研究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的必要性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讨论了联邦数字图书馆的实现方法 ,并对当前具有代表性的互操作联邦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讨论 ,最后简单讨论了目前建立互操作联邦数字图书馆所面临的挑战及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种基于元搜索引擎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解决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付志 《情报学报》2004,23(4):422-427
实现数字图书馆互操作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跨越异构、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的馆藏发现有用的信息 ,并向用户提供统一、透明的服务。本文首先介绍元搜索引擎的概念、结构模型及工作原理 ,在此基础上 ,提出一种基于元搜索引擎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框架 ,并给出了基于该框架实现的一个原型系统。与相关研究工作相比 ,该方案对参与互操作的数字图书馆没有任何约束 ,具有较好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2.
数字图书馆的体系结构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数字图书馆(Dlib)主要是为了解决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产生的。数字图书馆要解决的是现在Internet存在的主要问题信息查找困难、异构信息仓储的互操作性和缺乏对大规模分布数据的操作机制。Dlib的关键技术是研究数字化信息的有效组织结构,解决各个信息仓储间的互操作性,形成Dlib基础体系结构以有效地操作大规模的、分布的数字化信息。其目标是实现跨仓储的统一检索,为用户提供一个虚拟的、统一的信息网络。文章重点介绍了国际上有影响的三大数字图书馆体系结构互联信息空间(Interspace)、信息总线(InfoBus)和基于代理(agent)的体系结构。最后,文章总结了Dlib体系结构设计和实现的技术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总结数字图书馆领域中与ETL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数字图书馆中ETL的分类,最后结合数字图书馆的应用需求和发展趋势,从ETL在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数字图书馆用户服务、实现数字图书馆与其他系统之间互操作3个方面,详细分析和研究数字图书馆中ETL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基于网格技术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框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格技术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它的目标是实现网络虚拟环境上的高性能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消除信息孤岛和资源孤岛。随着数字图书馆的迅速发展,互操作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互操作的一些技术方法在实现大规模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笔者提出一种建立在网格技术基础上的数字图书馆互操作框架,为解决大规模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examining and comparing the metadata practices of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libraries regarding digital projects. It explores the types of metadata and vocabularies utilized, issues of interoperability, end-user-created metadata, and staffing for metadata planning and creation. Participants from 87 academic libraries and 40 non-academic libraries responded to the survey. The survey found that, despite their different environments,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libraries engage in similar metadata practices. The majority of the participating libraries have metadata librarians, who are the primary staff members responsible for all metadata activities. Academic libraries tend to use more metadata schemes, plan for metadata interoperability more frequently, and are more likely to have created new positions responsible for metadata for digital projects.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与分布式构件技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三种主流分布式构件模型, 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 指出分布式构件技术能够解决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问题, 最后阐述了分布式构件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从哈工大学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一类分布式数字图书馆系统结构进行研究,运用中间构件技术和智能主体技术构造一种三层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数字图书馆系统结构模型,该模型可扩展性和安全性好,对分布异构的数字资源具有很强的集成能力。另外,还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探讨,给出一种信息模型,使信息组织灵活方便;提出一种优化的资源调度方法,能使系统运行成本降低;同时,还对数字图书馆的互操作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相应的互操作性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