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辽宁农业大市,铁岭农业比重大,全市300万人口中农业人口就有207万,人口比重达到69%,如何办好农民爱听的广播,是铁岭广播电视台一直努力的方向,从2013年年末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改版以来,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从三方面着手,着重加强为农民服务,引导农民致富,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办农民自己的广播。一、把广播办成农民致富的好参谋办乡村广播,首先要清楚农民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听到的是什么。在改版之处,铁岭广播电视台乡村广播的领导到农村进行了广泛调研,听到最多的就是希望通过广播了解农民致富信息,学习人家的致富经验。因此让广大农民  相似文献   

2.
詹恂  母华 《新闻界》2007,(1):82-83
农村题材电视节目,即是电视台制作并播出的与农村、农业和农民以及与此相关内容的节目,其受众不仅囊括了占总人口70%的农民,也包含了大量的城镇电视受众。可以看到,农村题材电视节目的受众市场是相当广阔的。  相似文献   

3.
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县级电视台涉农报道的受众主要是农民,报道时就要本着贴近农民、贴近基层、贴近农村实际的原则,广大农民群众需要看什么样的新闻就报道什么,这样就能使节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满足农民的需求.增强节目的影响力,突出贴近性县级电视台是最接近农村的基层媒体,所以制作电视节目时就可以随时走出制作室,到农民身边去和他们近距离直接对话,以增强节目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关于农业和农民方面的报道越来越多,一些虫视台还陆续成立了专业的涉农节目。笔者所工作的秦皇岛电视台就有一档专门的涉农节目——《走进乡村》。笔者在《走进乡村》节目部任记者、编辑。为了让电视报道更真实、更客观’、更贴近农民,更能真切地反映农村实际,笔者在与农民的采访、沟通和对农民的拍摄上,着实下了点儿功夫。  相似文献   

5.
徐志隆 《新闻窗》2010,(2):120-120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民对国家政策、致富信息、市场行情和科技知识等需求日益强烈。由于电视节目声画结合、通俗易懂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看电视获取各类信息,看电视也成了农民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方式。尤其是最贴近农民的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对服务“三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因为县级电视台对农节目起步较晚,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农节目较少,节目时间安排没有贴近农民生产实际,缺少“农味”。  相似文献   

6.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县级电视台主要服务在农村,服务对象是农民,办好对农节目是电视工作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职责所在。本文从如何创新新农村建设报道内容、报道形式、制作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县级电视台创新新农村建设新闻报道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华社2006年3月6日报道说,全国人大代表赵本山建议:“建设新农村,农民的文化素质一定要得到提高,不然就是再富裕,没文化也还不是新农村。我觉得是不是应该建一个农民电视台,纯粹为农民服务的,宣传党和国家的农业政策,搞农业知识讲座,放农民电影电视……”其实,赵本山的建议与中央的精神是完全相通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11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指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农业大省的省级党报要开设农村版,电台、电视台要开办农村频率、频道。有条件的省级党报和电台、电视台也可开办专门的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市(地)党报和市(地)县广播电台、电视台要把面向基层、服务“三农”作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乔炜 《声屏世界》2000,(8):40-41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农民在进人市场的时候,常常感到不知所措和无法适从,他们迫切需要获知经济领域尤其是市场方面的各种信息,以便在了解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前提下能动地采取措施,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从生产经营活动中获得最大的收益。电视农村经济报道要尊重并满足农村受众获知信息的需求,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为农民传播各种信息的职责,发现和捕捉为农民所需要的、感兴趣的信息,特别是与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信息,并向他们及时报道。电视农村经济报道要突破过去传统型的“催耕催种”式的宣传,具体在观念、政策、…  相似文献   

11.
目前, 县 级电视台是最 基层的电视 台, 服务空间 主要在农村,服务对象主要是农民, 农民 是最广大的受 众群体。因此,县级电视台办 好对农节目至 关重要, 这不 仅是县级电视 台的立台之 本, 也是广播 电视工作者为 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职责 所在。 办对农节 目的实践, 使我深深地体会到: 必须坚持 把节目办得贴 近实际、贴近 生活、贴近群 众,做到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怀农民,才能办出地域特色, 才能符合…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电视产业化、集团企业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使原本处于我国电视媒体最薄弱、最基层的县级广播电视台面临着空前的危机和挑战.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县级台要想生存下来、发展得更好,就必须牢牢抓住对农村宣传这个主线,必须在做活、做精节目上狠下功夫,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丰富农民文娱生活,反映农民兄弟心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13.
杜强 《传媒观察》2007,(1):50-51
近几年的省级新闻评比中,淮安电视台屡获大奖,我们的体会是:以农为本“奖”自来。以农为本,就是要在心里装着农民,想着农村,关注农业的进程;明白农民富裕、农村和谐才能构建整个和谐社会这个大道理。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深入农村,以敏锐的眼光发现新事物,以追根求源的态度探究丑恶现象,以思辨的角度探询热点问题,以服务的精神报道农民的苦乐冷暖,站在全局的高度,做他们权益的代言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刘丽 《记者摇篮》2010,(1):26-26
目前,我国农村电视普及率已高达95%,电视以其生动性和直观性成为大多数农民获取外界信息,娱乐农家生活的首选。相对而言,电视媒体比报纸、广播、网络等其他媒体更容易为农民朋友所接受。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这些独特的优势,使得电视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受众。这也给我们这些电视人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尤其是有着创办对农节目绝对优势的最基层的县级电视台。那么,如何才能办好农村节目呢?  相似文献   

15.
把镜头与话筒对准农民,是电视从业者贯彻新闻工作"三贴近"原则的实际行动之一.县级电视台的记者需经常到农村采访,但由于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和普通话水平大都较低等缘故,采访往往显得比较困难、报道难以出彩.为了过好采访关、做好涉农报道,就得讲究采访技巧.以下,笔者拟结合工作实践,探究电视涉农报道中的采访技巧.  相似文献   

16.
县区电视台是宣传党的农村经济政策、传递农业生产科技信息的重要阵地。提高农村报道的可视性是当前县区电视台宣传报道改革的重要内容。 农村报道的题材较为广泛,大致可分为政策类、信息类、问题类、成果类四种。四类题材提高可视性侧重各不同。 一、政策类报道应注重针对性和指导性结合 宣传党的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是县区电视报道的重中之重。当前,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期,农民们普遍存在着怕改革又盼改革,想致富又怕风险,担心搞市场经济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矛盾心理。这就要求电视台的政策宣传要把握住农民的心理,选  相似文献   

17.
电视,应当格外重视农村这块阵地和农民这个庞大的收视群体。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13亿人口中,80%在农村。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还不敢这样讲,因为那时没有这么多的地方电视台和众多的频道,电视播出还不能覆盖广大农村。如今不同了,随着经济发展和电视覆盖面的增加,我国的电视观众已达10亿人,其中农村观众有近8亿。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相似文献   

18.
县级电视台是最基层的电视台,为农民服务是县级电视台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县级电视台的节目以其接近农民,接近农村生活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农村观众,具有中央台、省、市台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我们辛集电视台自1987年3月15日开播之日起,就确立了以农为主的服务思想,使电视宣传直接为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服务,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在为农服务中,我们主要把握住了以下几点:一、结合县(市)情,信息服务突出一个“准”字。对农民来说,信息就是财富,谁先掌握信息,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生产就能获得好收益。我们经常…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自1985年诞生以来,法制栏目总数已超过了200个。在我国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农村由于其特殊的状况,法治化进程比较缓慢。而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这一事实表明农村法治化建设是全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阵地。据调查,在电视观众中,农村观众占了总数的75.9%,这个数字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着电视法制报道在农村普法宣传中的巨大威力。然而事实是否如人所愿呢?据笔者观察,我国电视法制报道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地域歧视,法制报道在城乡分布上存在着明显的不均衡。笔者认为,消除电视法制报道的这种地域歧视是目前电视法制报道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谢寒梅 《报刊之友》2014,(3):115-116
电视具有声画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直观具体、视听兼备的独特优势,在农村它尤其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欢迎[1]。农民喜欢看电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有着丰富的电视节目,新闻、专题、娱乐和农业科技,能够一定程度地满足收视需求。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农村的信息资源与受众资源更加丰富,电视传媒应该以喜闻乐见且具有创造性地节目来吸引受众,积极主动地开拓并占领农村这个亟待开发的市场。市级广播电视台办好对农节目,要明确为农民服务的宗旨与要求,针对群体,以“三贴近”为原则,抓住意义深刻的主题宣传报道,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做出好听好看的节目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