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勇气"号"机遇"号登陆火星2004年1月4日和1月25日,美国"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分别在火星登陆。截至2004年底,"勇气"号已在火星表面行驶4公里,详细探测了11个火星表面目标,向地球发回了3.1万多张照片;而"机遇"号也走了近2公里,  相似文献   

2.
正7月5日,美国"朱诺"号探测器成功进入木星轨道,成为迄今人类距离木星最近的航天器。在它之前,"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尤利西斯"号、"伽利略"号等8个探测器都曾造访木星。是什么吸引数量众多的探测器"前赴后继"?这次探测任务都有哪些看点?收集数据探索奥秘据"朱诺"号项目首席研究员斯科特·博尔顿介绍,"朱诺"号此次进入的是53.5天周期轨道,而不是进行科学考察的14天周期轨道。"朱诺"号要先在这个轨道围绕木星飞行2圈,10月19日左右再次点燃主引擎,进入14天周  相似文献   

3.
动态     
《科学中国人》2018,(8):6-7
自主无人潜水器"潜龙三号"首次出海4月15日,搭载"潜龙三号"无人无缆潜水器和70名科考队员的"大洋一号"科考船从厦门起航,奔赴南海执行"大洋一号"综合海试B航段科考任务。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先进的自主无人潜水器"潜龙三号"首次出海。航段首席科学家蔡巍说,这一航段主要是通过使用"大洋一号"在南海开展相关设备试验,完成重大装备海上验收,推动"潜龙"系统潜水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2月14号情人节当天正式宣布与机遇号"分手",原来,机遇号"失联"很久了。美国航空航天局在苦苦地寻找8个月无果后,无奈地做出了"解雇"机遇号的决定。要知道,机遇号是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火星车之一,另外一位就是它的"好兄弟"——勇气号。今天,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机遇号的光辉历程吧。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天宫二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起飞,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正式入驻太空。这一重要讯息自然让全国人民高兴。与此同时,人们不禁要问:我国还有无其他探测器在深空中存活?答案是,有。下面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那些久居"深宫"的"太空探险家"。早于"嫦娥三号"升空的,是"嫦娥二号"卫星。"嫦娥二号"被赋予的任务是进一步完成"嫦娥一号"月球科学探测使命,同时肩负着为"嫦娥三号"探路的"担子"。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  相似文献   

6.
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的春节文艺晚会上,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节目之一,莫过于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一号"飞行器模型闪亮登场。随着我国航天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太空空间站也逐渐揭开了神秘面纱。根据规划,中国将在2010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该飞行器设计重量为8吨。"天宫一号"实际上是空间实验室的实验版。随后,我国将发射神舟八号。"神八"是一艘无人驾驶的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进行无人自动对接试验。2015年前,我国将会陆续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相似文献   

7.
玉米品种展示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13个玉米展示品种中,产量高、植株综合性状好的品种有:"禾田4号"、垦沃3号、龙育10号、禾田1号及东农257等五个品种,其中"禾田4号"表现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安利 《百科知识》2015,(5):22-23
<正>经过9年的飞行,美国"新地平线"号探测器近日拉开了"约会"冥王星的序幕。这场"约会"将持续6个月左右,此后,"新地平线"号将告别冥王星,奔赴太阳系边缘神秘的柯伊伯带,并一去不再复返。探测浩瀚宇宙的奥秘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迄今为止,除"新地平线"号外,人类还发射了另外两对旨在探索宇宙深空的探测器——"先驱者"10号和11号以及"旅行者"1号和2号。它们正在飞向遥远的星际空间,飞向太阳系的边缘。  相似文献   

9.
广闻博见     
"机遇"号干净"勇气"号蒙灰 火星上谁在擦车 最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特别神秘、奇怪的现象:两部火星车同在火星探测,但是,"机遇"号总能保持车身干净,"勇气"号上则落了不少灰尘。  相似文献   

10.
正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难忘它和神舟八号、神舟九号及神舟十号的"天神之吻"。4年多来,"天宫一号"完成了多项试验任务,超期服役两年半,为中国空间站任务积累了宝贵经验,并于2016年3月21日正式"退休"。令人期待的是,"天宫二号"将于今夏接力"上岗",并将开创更多的"第一次"。航天争霸赛,中国借"天宫二号"快速"超车"飞离地球,邀游太空,是人类的伟大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前苏联于1957年10月4日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入太空,并率先在太空建设了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  相似文献   

11.
科学历程     
正1971年11月14日——"水手"9号抵达火星轨道"水手"9号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于探索火星的太空探测卫星。1971年5月30日"水手"9号成功发射,飞向火星,并于同年11月14日抵达火星轨道,成为第一个环绕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的人造航天器。当"水手"9号抵达火星时,大气布满了灰尘使地表模糊不清。因此,"水手"9号暂停了绘制火星地表的任务。经过好几个月的沙尘暴后它终于传回令人惊讶的地表清晰照片。"水手"9号在火星轨道运行349天,传送了7329张照  相似文献   

12.
李勉 《青海科技》2014,(1):90-91
<正>1986年,美国石油大亨爱德华·巴斯为了扩展人类新的生存空间,出资2亿美元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区动工兴建了仿真地球生态环境实验室——"生物圈2号"工程。之所以取名"生物圈2号",是把地球作为"生物圈1号"。后来因为空气恶化,最初原定两年的生态实验被迫提前结束,"生物圈2号"工程以失败告终。"生物圈2号"计划的目的"生物圈2号"计划的目的是想研究人类和约四千种动植物,在密封且与外界隔绝的人造系统中,是否可以经由系统内的空气、水、营  相似文献   

13.
正"洞察"号尽管出生"贫寒"("洞察"号是NASA知名的"抠门"项目——Discovery项目中的一员),还遭遇了坎坷("洞察"号本应在2016年发射,但因为内部某一部件出现了漏气问题,被迫"留级",这一留就是两年),但永不言弃的"洞察"号探测器最终还是等到了自己的春天。就在2018年5月5日北京时间19时05分,搭乘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宇宙神"V型火箭的"洞察"号如愿离开了地面,踏上了梦寐以求的火星之旅!  相似文献   

14.
<正>4月26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布入水中,"蛙人"解缆完毕。当日7时,"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向阳红09"科学考察船上离开,缓缓进入水中,向南海深处潜去。这是中国大洋38航次第二航段首潜,也是"蛟龙"号2017年在南海展开的第一潜。本航段主要科学目标,是利用"蛟龙"号载人深  相似文献   

15.
正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已成功软着陆。这是全人类首次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嫦娥四号"此次着陆在崎岖的极区,这意味着相比于"嫦娥三号"更难以获得光照。观测环境,尤其是夜间环境会更冷,为了不让探测器因为失温而坏掉,"嫦娥四号"必须更注意保温。因此,"嫦娥四号"除了太阳能板之外,还带了一块"核电池",在夜晚的时候也可以开展一些科研观测,而  相似文献   

16.
中国月球车     
刘宇 《百科知识》2014,(1):22-25
正2013年12月2日凌晨,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肩负首次登月任务的探测器"嫦娥"三号送入轨道,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于12月中旬在月球"虹湾"区软着陆。这是中国第一次将自己设计的月球车送上月球。"玉兔"号月球车究竟什么样?它与国外的月球车有哪些不同?它将完成哪些科学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2017年10月3日,我国"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在南海海试成功,这是继"蛟龙"号之后我国深海装备的又一个里程碑。无论是"深海勇士"号还是"蛟龙"号,它们的海底科考应用作业都离不开机械手。那么,什么是机械手呢?它对我国的科学事业又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呢?走进生活的机械手在数百万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类的手  相似文献   

18.
<正>8月17日12时11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捷龙一号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的方式成功将"千乘一号01星""星时代-5"卫星和"天启二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捷龙一号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型商业运载火箭。火箭总长19.5米,  相似文献   

19.
江南 《知识窗》2004,(5):18-19
如果有人要问美国海军损失最大、死亡人数最多的军舰是哪几艘,包括战史学家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提到"休斯顿"号(800人)、"富兰克林"号(722人)或是"朱尼奥"号(648人).  相似文献   

20.
科技快递     
"呼吸"号升空监测地球呼吸日本最近发射了世界首颗温室气体观测卫星"呼吸"号。它长2米,宽1.8米,高3.7米,重量约1.75吨。"呼吸"号将观测太阳放射并经地表反射的红外线,以及地表和大气自身放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