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魏文欢 《今传媒》2013,(10):53+57
随着我国都市报的迅猛发展,信息的娱乐化倾向在都市报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很多报纸在报道中纷纷运用了新闻娱乐化的表现手法。那么,为何都市报会重视新闻娱乐化,把其作为赢得受众、扩大报刊发行量和追求社会影响力的法宝呢?都市报新闻娱乐化产生的根源都有哪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都市报新闻娱乐化的出现与流行有其现实土壤和历史必然性,是受到媒介竞争压力、报业市场化推进、受众需求改变、对西方大众化报纸的借鉴等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闻娱乐化的受众心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市场经济对媒介的最大改变是在消费领域确立了新闻产品的消费——受众的主体地位,在生产领域确立了媒体自负盈亏的独立经营的地位。对受众的“迎合”和市场理念,使传媒在商业化操作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现象。新闻娱乐化产生和发展源于深刻而复杂  相似文献   

3.
当前国内媒介出现了新闻与娱乐的合流趋势,既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倾向,从经济与受众变化角度考察,新闻娱乐化倾向是传播与受众一拍即合的结果,从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与新闻本性上考察,其存在并非新闻传播的正途,正是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相似文献   

4.
新闻娱乐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楠楠 《新闻世界》2009,(8):113-114
媒介的娱乐化最初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近十年间西风东渐.这种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进入我国传媒。具体表现指报纸、电视、电台上的娱乐性节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媒介为了追寻受众的满足、追逐商业利润、迎合受众的口味进行的新闻娱乐化包装。一切很像西方出现的一个新概念--infotainment,即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的合成词,它预示着当代西方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  相似文献   

5.
正视新闻娱乐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闻娱乐化现象在我国的出现是近两年的事儿。它的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视其为洪水猛兽。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  相似文献   

6.
李傲 《记者摇篮》2005,(8):54-54
新闻娱乐化近年被引入内地,它的出现引起业界一片哗然,持反对意见者忧心忡忡。认为“新闻娱乐化”将导致传媒流于庸俗,最终使传媒的权威下降、公信力丧失.甚至危害社会风气。而持肯定意见者却将“新闻娱乐化”当做争取受众和市场的法宝。.应该说,新闻娱乐化与报纸的严肃性、权威性有背离之处,如果毫无原则地对所有新闻事件都做“娱乐”处理.势必影响报纸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这种无原则的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下述方面:  相似文献   

7.
当前国内媒介出现了新闻与娱乐的合流趋势,即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倾向.从经济与受众变化角度考察,新闻娱乐化倾向是传播者与受众一拍即合的结果.从这一现象可能带来的危害性与新闻本性上考察,其存在并非新闻传播的正途,而是形式与功能的错位.  相似文献   

8.
刘希阳 《新闻传播》2009,(11):109-109
新闻娱乐化是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条件下.新闻改革的一项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的可读性,增加了受众对报纸和电视节目的关注度。但是,在新闻娱乐化的进程中,也出现了不和谐的现象。表现为泛娱乐化使新闻失真,与新闻的严肃性、权威性相悖:把娱乐化等同于庸俗化,降低主流媒体的格调,影响了新闻的公信力。如何做好新闻娱乐化这篇文章?笔者认为.在新闻娱乐化的实践中,应当把握好几个原则.把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度。使其发挥正面效应,尽量克服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于都  胡舜文 《军事记者》2005,(10):12-14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深入开展了抵制新闻低俗之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有一些媒体陷于低俗泥潭难以自拔,巧打低俗“擦边球”以遮人耳目.新闻娱乐化就是其中主要表现形式之一。这些媒体把贴近受众与媚俗的“娱乐化”等同起来,将新闻娱乐化当作争夺受众的新法宝,视为取胜市场的灵丹妙药。报纸纷纷争“软”,电视竞相比乐,电台抢着搞笑……新闻娱乐化,  相似文献   

10.
李莹 《新闻传播》2010,(9):147-147
新闻娱乐化的潮流产生于上世纪90年代,主要表现为硬新闻开始在形式上和内容上进行软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湖南台的《晚间新闻》。其自1998年改版以来,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了突破,获得成功。随着其改版的成功,其他一些媒体也纷纷效仿推出新的栏目,娱乐化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的比例逐渐加大。之所以会出现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这与受众需求的变化,媒体自身理念的转变以及跨国文化的冲击等因素是分不开的。新闻娱乐化表明媒介在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其经济属性大大强化,新闻媒体为更好地贴近受众迎合市场,严肃的新闻节目开始探索用娱乐手法包装。  相似文献   

11.
韦良成 《新闻窗》2013,(1):88-89
新闻娱乐化指的是新闻在发展中逐渐将信息与娱乐融为一体的倾向,主要体现为在新闻语言、取材范围、制作手法、形态结构等方面逐渐呈现出与传统新闻有别的,更活跃的面貌,从而带给受众一种娱乐的体验。虽然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它已经具备的基本特征是:在内容上偏重于内容相对轻松、有趣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所谓“娱乐新闻”,就是予人以娱怀取乐的新闻,也就是能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愉悦之情的新闻。一般说来,“娱乐新闻”有如下特性: 其一,具有娱乐性,这是毋庸置疑的。究其原因,是娱乐新闻属于软新闻,而软新闻大都具有娱乐特性,尤其是那些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奇人趣闻或自然界的异物怪事的消息,其娱乐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其二,具有趣味性。凡是具有娱乐性的新闻,都能满足某些受众的好奇心,使之产生兴趣。这是因为,具有娱乐性的新闻,其主要价值要素是趣味。而有趣味的事物,总是会使人感兴趣的。当然,趣味有高级与低级之分,我们…  相似文献   

13.
娱乐新闻的庸俗化与受众的审美疲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 《记者摇篮》2005,(12):53-54
时下,娱乐新闻占据了媒体众多的版面和空间.不仅是娱乐休闲类的报刊。就连一些一向以严肃面孔示人的党报也开辟了娱乐专版.娱乐新闻已与经济新闻、科技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等一道成为这个时代公众资讯的组成部分。但是,与娱乐新闻在媒体上大肆攻城掠地的发展势头相比,受众对它的热情却在逐年降温。究其原因.一方面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则要归咎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由于娱乐新闻的庸俗化导致受众的“审美疲劳”,而与娱乐新闻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4.
法制新闻娱乐化是指采用各种娱乐化的方式以及其他各种易于受众接受的形式,对有关立法、司法、法律监督等方面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所进行的报道。但法制新闻的娱乐化有其限度。首先是法治功能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释法为己任;其次是价值追求的限度,法制新闻娱乐化应以正面宣传为主导。娱乐化内容选择也有其限度,应该“言而有尽”;在...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球新闻的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娱乐化的新闻带给了受众全新的感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媒体,甚至使许多原本对新闻毫无兴趣的受众,开始以新的眼光、新的心态感受新闻。但是,新  相似文献   

16.
时下,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新闻媒体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新闻娱乐化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所谓的新闻娱乐化,即是指媒体以其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的娱乐效应,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接受氛围。然而,新闻娱乐化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主流的严肃新闻受到冲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价值亦有被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17.
所谓“娱乐新闻”,就是能引起受众兴趣并使之产生愉悦之情的新闻。一般说来,“娱乐新闻”有如下几点特性: 其一,娱乐新闻具有娱乐性,因其属于软新闻,而软新闻大都具有娱乐特性,尤其是那些报道社会生活中的奇人趣闻或自然界的异物怪事的消息,其娱乐性表现得特别突出。...  相似文献   

18.
何为新闻娱乐化,目前还没有简单明了的定义。一般“新闻娱乐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内容偏向软新闻或使硬性新闻软化,其特征是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向受众播报:二是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从最初强调硬新闻写作中适度加入人情味因素,衍变为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  相似文献   

19.
杜元  张翀宇 《新闻前哨》2006,(10):62-63
新闻娱乐化已经成为当今大众传播活动的一个普遍现象,这类新闻以趣味盎然的内容、灵活多样的形式、强烈的视觉冲击等构成娱乐要素,为受众提供轻松愉悦的氛围,为媒体赢得更多关注和市场份额。在西方,已出现了用一个全新的概念:Infortainment来表述。该词由Information(信息)和Entertainment(娱乐)组合而成,充分说明了娱乐和新闻之间的融合现象。  相似文献   

20.
何谡之 《记者摇篮》2010,(5):50-50,3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媒、世也迎来了一股来势凶猛的娱乐化浪潮,从最初的纯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到各类新闻节目铺天盖地向娱乐化的强行拉近,新闻的娱乐标签在传媒平台上几乎随处可见。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对待新闻娱乐化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对新闻娱乐化进行批判的解读,使之更好地服务受众,服务新闻的本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